第88章 封地临胡县

收拾了梁王残魂,张去尘才得来仔细探寻这座巨大的地下宫殿。

我擦!这真是三十米长刀割屁服,开了眼了,东边的衣甲兵器堆积如山,看来这梁王谋反还真谋划了不少时日,这不怕有武装二万余人的军械。

西殿却是一堆堆灵石,虽然以下品灵石为主,但中品灵石和上品灵石也数量可观。

这不由得张去尘心花怒放,娘的,老子要不要也来一波谋反?

收了!收了!这可都是值钱货,将来一朝东风起,土鳖化成龙,那可说不定的。

将地下宫殿的灵石物资仔仔细细搬进随身洞府,再三检查了,没发现有价值的东西。

又闪身进了随身洞府,来找那枚珠子,洞府里的莹雪,被送进来的兵甲枪刀器械吓呆了,接着又像是下冰雹般的灵石落下来,还当是这随身洞府换了主人了。

见到张去尘进来,才放了心,忙问出了啥,张去尘将情况说了一遍。

“你看到了一颗青色冰冷的珠子闯进来吗?”

“没有,只是有青光一闪,就没了,不过这里的环境变化了!”

张去尘打量了一下洞府空间,嘿!

这空间一下涨了十倍有余,树木好像添了不少生机,长高了几尺,特别是溪流的水也丰沛宽阔了很多。

原来那枚珠子被随身洞府私吞了,融合进了随身洞府,可能是五行属性中水属性的灵物。

看来这个洞府空是可成长的,将来有缘的话,集齐了同级别的五行灵物,说不定会变成个啥样。

张去尘刚要转身出洞府,被莹雪一把拉住。

“带我出去!我一个人在这里快闷死了。”

“我的姑奶奶!外面危险啊!要死人的,你知不知道,我到这方世界,几乎天天都在搏命,你这种嫩不拉几的小修,一个屁都能蹦翻好几个,乖,就呆在这里好好修炼?”

“不行!再危险我也要出去,你若有什么意外,我…我活着又有什么意思。”

张去尘一想,也是呵,我万一挂了,一切都得换主,莹雪也没得好下场,也总不能让她呆在洞府里一辈子,早晚还得面世。

可是以什么身份突然出现在自己身边,才不让旁人生疑呢!

现在还是太晚上的,得先溜出去再作计较。

大清早上,褚健等四弟兄大开梁王府门,因昨天没有雇佣到人,只能亲自动手,先打扫一下王府前的垃圾。

毕竟梁王府多年未曾住人,总有过路的扔些东西,和摆摊贩卖留下的遗弃物,再怎么,现在也是一座将军府第了。

忽见张去尘从街东面转过来,后面跟着一妙龄少女,眉目如画,小鸟依人的模样!

褚健心里嘀咕,这位主子将军行啊,来苏图京都,不到一天,就拐到了大户人家的小姐,是个人才。

快步迎上去,拱手行礼。

“将军早啊!”

“嗯!早上空气好,上街去溜达溜达,喏!这不捡了个便宜,这姑娘命苦啊,大早上的卖身葬父,本将军见她可怜,花了一千灵石,买下来作个贴身丫头,也好服侍我的生活起居,也省得你兄弟忙前忙后的。”

张去尘是撒谎不带脸红的。

褚健心里暗骂道,卖你个头的葬父,这姑娘一身穿着齐整,还是个筑基修士,像买不起一口棺材,挖不了一个埋人的坑的人。

“还是将军想得周到。”

傻大个郑钟一旁听得清楚,忙跑过来。

“哪里买的?好便宜,还有不?我也去买一个来,洗衣做饭多省事!”

张去尘一听乐了,

“街东头有不少,只是年纪大点,价格贵点,我就挑了一个年纪小不值钱的货。”

忽觉后腰一痛,被莹雪揪住软肉,扭转个一百八十度。

褚健知道二哥郑钟有点犯愣,忙道,

“二哥别闹!兵部司衙门应该开衙办事了,咱们拿将军印信,去领一百士卒回来。”

下午时分,一顶软轿直接抬进了梁王府。

张去尘正在书房翻看各类典籍,莹雪在一边煮茶。

褚健进来报告,宫中来人,请张去尘接旨。

张去尘一边往大厅走,一边纳闷,昨日才进宫见驾,又来宣什么旨?

来到大厅,只见宫内大太监高钰据坐正中央。

张去尘不敢怠慢,现在形势不由人,还得曲膝跪他人。

忙上前撩衣下跪,高钰拂尘一摆,

“张将军且慢!陛下令谕下的是密旨,无需张扬,一旁坐下即可!”

高钰从大袖中取出一道旨书,递给过来,张去尘忙躬身接过,解开丝结,展开来看。

“昨日与卿一晤,朕心怀大开,得卿良材,朕何虑权臣专政,宵小横行。

本欲留卿于朝中,就职于兵部,忽想卿乃新进之士,无甚根基,恐上下挈肘,难有作为。

不若将之在外,海阔天宽,卿可大展手脚,尽情发挥,可大作为矣!

故朕赐封地于临胡县,地虽僻壤,广有千里,望卿不负朕意,努力发展,来日京都有变,卿当助力!

同时,予卿便宜行事,奉旨钦差,赐空白圣旨三道,于随机应变之用,再赐兵甲若干,灵石十万,士卒二百,予自招建兵马之权。

接旨即可成行,无需入宫辞驾!

来日大事成功,君臣把酒相聚!”

唉!这小皇帝也对自己真心不错,自己也不想在京都混吃等死,每月几千灵石的俸禄,修炼勉强能够,但要自己有所发展,就必须有自己的力量,哪一方世界都一样,只有自己拳头硬,才有说话权。

既然有了圣谕,就更明名言顺地发展自家势力,小皇帝这般给力,如果将来条件允许,帮他一把也应该。

高钰交付了张去尘兵甲灵石的储物袋,喝罢茶水,起身回宫。

送走了高钰,张去尘便召褚健兄弟四人进来商量。

“大家商量一下,陛下封我镇守临胡县,可又缺兵少马,虽临胡县有驻军二千,但情况不明,如果我们裸身而去,只怕把皇帝老儿的圣旨搬出来,也不顶鸟用。所以必须自己组建一部分人马才好。”

“将军,青龙山的劫匪,有一部分是军队退役人员,多是不堪上司压迫,而无处可去的修士,属下愿去试一试,可能有些人愿意重新入伍为军!”

“四哥说得对,那二哥与你去青龙山一趟,大哥与三哥去城门之处,竖起招兵牌子,我们将兵员待遇提高三倍,但要求是炼气八层以上的境界。”

四人领命而去,张去尘也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在京都招兵,几乎是个笑话,但能搞到几个算几个,自己如果一个光杆司令,哪有本钱坐镇一方。

第三天,褚健来报,在青龙山己招募一百七十八人,现在郑钟率队在城外待命!

季安陶营也收了招兵牌子,也弄了八十多人,好在碰到一个马贩子,买到了三百余匹犀角马,加上将军府卫队,和兵部拨付的二百,总算凑合了五百余人的队伍。

四日清晨,五百余人的队伍,在城外集体换装,整齐了衣甲旗仗,配好了枪械弓马,开支了第一批兵员薪资,这使得这支杂牌军,终于有了点正规军的样子。

竖起荡寇将军张的大旗,开拔向官道而走,一路之上,张去尘开始军事训练,好在都是修士军,身体素质还不错,加上季安四兄弟,本是行伍出身,接受张去尘的军事思想很容易,四人加上冯叶老小子,一人领一个百人队,刚刚好,训练也顺利展开。

因有苏图皇帝御旨,加上张去尘三品将军印信,一路之上,穿州过县,并无阻拦。

行军了十几日,在接近临胡县的时候,这支队伍不但纪律性有了巨大变化,队列和军阵都有了相当基础,唯一的弱点,就是缺少实战检验!

离临胡县八十余里,就遇到了边军斥侯,褚健拍马上前,说明身份和来意,斥侯回马临胡通讯。

张去尘一行,慢悠悠地行军,四野望去,少有人家,官道上,倒是有几支商队,远远望见临胡县城,一派荒凉景象。

距县城二三里,临胡县西门大门,一队人马涌出城来,在县城门前列阵。

一骑拍马前来,距三百米勒马而立,

“来者何人?报上名来!”

褚健拿赐封御旨,上前交涉一通。

来将拨马而回,等待了一刻钟之久,将旗下,一个衣甲鲜明的中年将领,率二十余骑前出阵列,至张去尘马前十丈,扳鞍下马,单膝跪地,拱手为礼。

“临胡边军校尉毛腾,参见钦差大人!”

“免礼!”

张去尘将马鞭向上抬一抬,

“有请毛校尉前面引路。”

“喏!谨遵大人钧旨!”

毛腾上马转身,率二十余骑先行,张去尘离十余丈随后,季郑陶褚冯五人随扈左右。

进得城来,张去尘心里凉了一半。

临胡县城,与胡奥国接壤,因为中间隔着八九百里的沙漠,战略位置远不如南边累城重要,而临胡又是征东王与镇南王势力的分界处,地域之内,又无灵矿产出,也无其它资源,只因官府管辖松懈,有不少商人贪图少了许多收税,故有不少商队,走临胡去胡奥国交易。

特别是胡奥国二太子与镇南王开战,断绝了南边商路,而走临胡的商队更多了。

也因此引来了不少盗匪,沿途打劫往来商队。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