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孔丘求学,秦孝公求贤

农家,名家等各派创始者皆是开口。

稷下学宫内诸子百家的道韵全部浮现,相互斗争。

最终属于道家的法则道韵高悬头顶,其余诸家皆是不甘的落于其后。

眼见诸位已无招架之力,稷下学宫的主人大手一挥,所有的限制皆是解除。

只见属于道家的法则道韵冲天而起,其余诸家位于其下被整个九州人族所看到。

道韵大放,紧接着全部落下,回归诸位体内。

而李耳眉毛微微一挑,他能感觉到自己体内多出了一些莫名的东西。

似乎是气运,李耳微微一笑,对着稷下学宫之主抬手行礼,便是离开。

李悝,墨翟等人不爽的摇摇头,亦是行礼离去。

孔丘带着门下七十二弟子,看着李耳离去的背影眼神深沉,认真想了想便是决定跟上他。

于是孔子带领弟子们行礼以后便是快速跟上李耳。

李耳虽然感觉到有人跟在自己身后,驻步等待,但着实是没有想到数十位肌肉大汉将自己围住。

在李耳满头黑线之际,孔丘从一众大汉之中走出,对李耳抬手鞠躬行礼道“还请老师教我。”

李耳微微一笑愣,将孔丘扶起,笑着点头道“无需如此,咱们平辈相交即可。”

孔丘固执的摇摇头“老师既是传授我知识,那便高我一辈。”cizi.org 永恒小说网

李耳摇摇头“罢了,既如此,你便称呼我为先生吧,切莫再说此话了,你那儒家亦是有着巨大的潜力。”

孔丘当即大喜“是,先生。”

接着孔丘便是陪伴着李耳一同返程,至于那些弟子则是干起了杂事,成为了护卫。

而李耳亦是将自己的知识见解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了孔丘。

丧葬之礼,礼仁关系,仁义之道,人性,六经,藏书,先王治世,为人之道。

李耳的见识与知识让孔丘亦是感悟巨大,心悦诚服的对着李耳行礼,口诵先生。

李耳已然将自己的思想全部传递给了孔丘,眼看着也快到地方了。

孔丘对着李耳认真行礼道“多谢先生对我等的倾囊相授,我等便不再打扰先生了,先生安好,我等告辞。”

李耳笑着点点头,开口道“仲尼,富贵之人喜欢用钱财送人,有学问的人喜欢用言辞送人,我算不上是有学问的人,但还是送你几句话吧!”

李耳停顿一下,继续说道“善于经商的人,总是把货物藏起来,好像什么都没有一样;道德高尚的人外表谦虚的像个愚人。抛弃你的那些傲气和欲望吧,这些东西对你来说没什么好处。”

李耳说完便是离开。

而李耳的这番话,对孔丘的触动亦是巨大,他愣愣的站在原地,良久才是长呼一口气。

他看着自己的弟子们,笑着说道“鸟,我知道它们善于飞翔,鱼,我知道它们善于游水,兽,我知道它们善于奔跑,对于鸟,我可以用弓箭射它,鱼,我可以用渔网捕捉,兽,我可以用陷阱擒获。”

说到此处,孔丘长长叹气,接着说道“而对于李耳先生,我看见他仿佛看见了天上高飞的龙,无法触摸,无法针对,我自愧不如啊。”

孔丘却也快速的调整了自己的心态,接着继续与弟子们一同周游列国,完善自己的思想。

而从李耳这里得到了启发的孔丘当即四处游走,寻找各种贤人。

他带领弟子们依次拜访了李悝,墨翟等无数开创门派的创始人,孔丘听着不同门派不同的理论暗暗点头,此时的他已经收回了自己的傲气,重新保持着学徒的心态。

而孔丘的路途之中,经过了一个村庄,他看到了老人,老人亲自从井里打水出来浇地。

孔丘见此大为不解,他上前一步一边帮助一步问道“你为何不用机器或者马呢?你一个人工作一天,它们可以只用半个小时便可完成,何必如此废自己的力气呢?”

老人笑着摇摇头“用手工作总是好的,因为每当机器出现之时总有狡猾的头脑出现,只用狡猾的头脑才会使用狡猾的机器,你这不是败坏我吗?我一个老人,让我死时跟出生时一样单纯。用手工作,总会保持谦逊。”

孔丘微微愣住,他沉默的点点头。

又是一次,孔丘与弟子们被困山野,七天没有吃过食物了,他的弟子颜回讨回来了一些米煮饭,饭要熟的时候,孔丘看见颜回居然用手抓取锅中的饭。

孔丘微微一叹,装作没有看见,当颜回请孔丘吃饭之时,孔丘站起来说道“食物要先尊长进食,岂可自己先吃?”

颜回一听,连忙解释道“夫子误会了,刚才我是因为看见有灰尘进入,所以将被弄脏的饭粒拿起吃了。”

孔丘连忙对颜回道歉,微微叹息道“人可信的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可靠的地方,依靠的是心,但心也有不足考的时候。”

孔丘行程中遇无数事情,皆是让孔丘沉思良久,深深一叹道“三人行,必有我师啊!”自此以后孔丘的心更是放了下来,不再自恃骄傲。

陈晨一直在暗暗关注着孔丘,看着孔丘的成长他亦是高兴的点点头,而对于身处人族的李耳,陈晨亦是不在意,甚至看着李耳对孔丘的教导满意的点点头。

玄龟亦是取出龟壳暗暗催动着人道法则,他对于孔丘的关注亦是不少,毕竟自己的师父可是说了这位后辈很有可能与自己成为道友!

而此时不被诸侯关注理会的秦国,当位秦国大王秦孝公决心图强改革,便是下令招贤。

法家代表人商鞅与李悝一番讨论之下,决心前去秦国施展自己的才华。

李悝一心发展法家,之前稷下学宫的失利使得李悝有些挫败,不过他对于与众教创始人的交手亦是感到高兴至极。

而商鞅对此事不感兴趣,只想着施展自己的才华。

李悝知道商鞅志不在此,当即也是点头同意,他心中也是有着一丝期望商鞅可以有一番作为将法家大放!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