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一步一个脚印

白天好像变长了许多,装着心事的崔生第一次觉得时间是过得如此之慢,好不容易挨到了傍晚下工,却不料在回家路上碰上了李宝槐。

“崔生,崔生,听说你要娶媳妇啦?”

小姑娘风风火火,穿了一身新做的碎花小连衫,手里抓着一串冰糖葫芦,拦住了崔生的去处。

流言猛于虎,是假也成真。

崔生站住脚步,无奈一笑,回道:“李宝槐,你找我有事么?”

小姑娘咬了口冰糖葫芦,摇了摇手,嘟囔着说道:“不是我找你,是我爹要我找你,他说他在山神庙等你。”

“好,我这就过去。”

崔生点了点头,说着便要抬腿离开,却不料小姑娘一把抓住了他的手臂,眨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盯着他说道:“崔生,你还没回答我刚刚的问题呢。”

崔生觉得嗓子有些发干,干咳了一声,回道:“那都是他们瞎传的。”

小姑娘闻言眼睛弯成了一轮月亮,笑着说道:“还好,还好,要真是的话,我都还没准备好礼物呢。”

小姑娘松开了崔生的手臂,忽地又挠头想了一想,语重心长地对着崔生说道:“崔生,你长得这么黑,也不怎么好看,家里也没有钱,要是你的那个远方亲戚真的看上了你,要同你结婚,你可千万别不答应呀,赵言说过,有便宜不占是傻球儿。”

崔生一脸尴尬,心道即便是我想占这个便宜,那也得人家姜离看得上自己呀,不过嘴上却是回了句:“嗯,我知道。”

说着,摇了摇手与小姑娘作了别,转路去往了山神庙的方向。

山神庙在小镇的最东边,需要跨过被加宽了的龙渠沟,大石桥是必经之路。

说是桥,其实不过是一块巨大的石块,据说这石块乃是从天而降,不偏不倚地正好落在了龙渠沟上,解决了当时龙渠沟村民凑钱造桥的难题。

崔生踏上了大石桥,往日里平淡无奇的石桥竟然发生了咯吱咯吱的响声,他驻足扭头看向四周,石桥上稀稀疏疏地人来人往,那声响消失了。

崔生挠了挠头,又抬腿走了一步,脚下又传来了咯吱咯吱的响声,再驻足观看,行人依旧,声响消失。

奇怪,难道这声音只有自己能听到?

崔生不信邪,接着走了几步,咯吱声连成一串,响于耳畔,再次看向四周,来往的行人似乎依旧未听到这奇怪的声响,各自走着各自的路。

有鬼!

崔生不禁加快了脚下的步伐,不再去理脚下的那咯吱声响,快速地走过了石桥,来到了龙渠沟东侧。

崔生侧身看了眼自己适才走过的桥面,惊人的一幕发生了,只见桥面之上多了一长串发着光的脚印,如萤火一般,在这暮色之中一闪一闪。

崔生狐疑地扫过一张张过桥人的脸,却发现他们神色自若,似乎全然没瞧见那一长串发着光的脚印。

真的有鬼!

崔生扭头就跑,边跑边思量,合计着要不要把自己适才所听到的和所看到的等会儿告诉李先生,李先生学识渊博,说不定能为他释疑解惑。

不一会儿的功夫,崔生的身影便出现在了山神庙的门口,庙内掌着灯,不时地传出人语声,有男有女,是两个人,似乎在争论着什么。

崔生跨步进了庙门,庙不大,如同土地庙一般,一个天井,一个正堂,带着两间拿木板围起来的侧室。

一进庙门,崔生便张大了嘴巴,僵住了身体。

只见正堂高处的山神金身崩塌了一半,大大小小的碎石滚得到处都是,一男一女正站立在案桌前方,男的是龙凤私塾的先生李春来,女的是小镇的代亭长司徒宣羽。

“崔生,你来啦。”

李春来瞧见了迈步而入的崔生,停止了与司徒宣羽的争论。

司徒宣羽循声侧目,看着僵立在门口的崔生,开口说道:“李先生,你要我等的莫不就是他?”

“正是。”

李春来慢走几步,来到了崔生的身旁,伸出一只宽厚的手掌在他肩膀上拍了一拍。

顿时,崔生觉得一股暖流从肩头涌入,心神微微一震,恢复了神色,开口回道:“李先生好,司徒亭长好。”

李春来笑着点了点头,对着站在不远处的司徒宣羽开口说道:“司徒亭长,我知道你有官家职责在身,但我身为儒家门生亦有师命在身,关于龙渠沟山神金身崩塌一事你可向我身旁的这位少年询问三个问题,但三个问题过后,所有关于此地山岳之事你当遵从天意,可否?”

司徒宣羽脸上露出一丝难色,想了一想,盯着李春来回道:“李先生,龙渠沟所为何地你我皆是心知肚明,我可以答应你的要求,但至于上面如何看待这件事,却非我所能左右的。”

“好,足矣。”

李春来一拂宽大的绣袍,眉宇间透出了一股自信。

司徒宣羽转而看向了李春来身旁的崔生,开口问道:“崔生,你与知无涯是相熟?”

崔生撇头看向了身旁的李春来,李春来笑着淡淡地说道:“但说无妨。”

崔生闻言点了点头,对着司徒宣羽回道:“回司徒亭长,是。”

司徒宣羽眼神微凝,接着问道:“你可知道他现在何处?”

崔生摇了摇头,回道:“不知道,知爷爷说他要走了,去很远的地方。”

司徒宣羽闻言不禁轻咦了一声,金身乃是一方山神的立命之本,如若金身崩塌被毁,下场往往就只有一个,那就是魂飞魄散。

微微一愣后,司徒宣羽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那他走前可留了什么信物于你?”

“信物?”崔生仔细地想了一想,回道,“槐木枝算么?”

“什么样子的槐木枝?”司徒宣羽瞪大了眼睛。

“是——”

崔生正要回答,却不料李春来单手一扬,止住了他,只见他笑着说道:“司徒亭长,你这算不算是第四个问题?”

司徒宣羽重重地哼了一声,面对这位教书先生她可是没半点的办法,须知他可是当朝国师——一位儒家亚圣的亲传弟子,若非他有师命在身,仅凭他那满肚子的经纶,足以在朝堂之上混个大学士的尊号。

“李先生,临走之前,我想送你一句话,你可别忘了,这少年的名字自他出生起便是入了军部暗册的,即便是有你师门撑腰,但如果预言的那一天真的到来,我想也是于事无补吧。”

司徒宣羽悻悻而去,出门之时还不忘嘱咐上一句。

李春来哈哈大笑,道:“他来便叫他来,我叫李春来,向来不怕来。”

看着远去的司徒宣羽的背影,脑海中回味着适才身旁二人的对话,崔生有些好奇,有些惊讶,也有一些生气。

自己的命运似乎早已被人安排好了,自己的一切别人都知道的明明白白,可自己却一点也儿不知情,这是为什么?

“崔生。”

李春来好似看透了他的心思。

“这个世界很大,可能大到连我的老师都无法想象,所以这个世界也充满了无尽的变数,不要相信旁人口中所谓的命运,那只是雾里看花,看得终究不真。路在自己脚下,需要自己去走,你才会发现诸多的与众不同,就好比是你刚刚来时一样,那大石桥上的脚印就是你的与众不同,发现了,不妨停一停,去感受一下。”

崔生有些似懂非懂,不过还是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说了一句:“好的,李先生,我会去感受的。”

李春来伸出宽厚的手掌抚过崔生的脑袋,笑着说道:“去吧,别让你的新朋友在家久等了。”

“是,李先生,李先生再见。”

崔生笑了笑,有些不好意思,与李春来道了别,走上了来时的路,不跑,一步一个脚印,走得很认真。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