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振聋发聩之语,大明覆灭?

这一刻,老爷子的声音响彻全场。

从对方那冷冽的眼神都能看出来。

如果说。

之前黄子澄说的,就是打了个样。

模糊不清。

说的,基本上都是什么老生常谈的“天下初定”、“四民之策”。

说实话。

这些话和没说,几乎没区别。

因为听来听去。

不就是四个字。

大明没事!

毕竟……

天下初定是事实,无法更改。

而四民之策,是老爷子为了巩固大明政权,以及开垦荒地,所做出来最有利于大明的国策!

也无法改!

到头来。

按照黄子澄的说法。

百官讨论了好大一会儿,结果和挠痒痒一样。

而这,也是解缙之所以站出来,大骂黄子澄:“胡言乱语”外加“自欺欺人”!

但现在。

随着朱允熥,一连说出了两点。

明眼人都看出来。

这简直是拿着骨刀,刺进了大明深层,最痛、最隐秘的地方了。

第一点。

税粮征收、程序太过复杂。

有心人想要在这上面刮油水,那随便找个说法,就能吃的肥头大耳。

最有名的事件:就是已经发生的郭恒案!

第二点。

那就更常见了。

土地兼并、官商勾结、这是每个末代皇朝之景。

历史上无数次的记载,就是前兆!

而三皇孙朱允熥所说。huci.org 极品小说网

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将当朝很多官员暗地里的“肮脏事情”。

全都搬到了太阳底下来暴晒。

这怎么不让群臣感到恐慌。

又怎么不让老爷子感到震怒。

当然。

如果观察的仔细。

定然能够发现,老爷子的语气,以及太子朱标的动作。

都透漏着几分急切。

若非现在是奉天大殿。

恐怕父子两个,早就让朱允熥交代全部了。

因为他们都知道。

这番话。

根本不是朱允熥能够想出来的。

而是那个……大哥!

……

“第三点……”

朱允熥的语气也分外急促。

他想着之前,大哥给他举的例子。

终于,他反应过来。

“皇爷爷!是商税!”

“准确的说,是皇爷爷,刻意降低商税、给予商人的恩惠,也被其他人以各种名目钻了空子!”

轰!

如果说,之前的两点财政问题。

就如同刀子一样,刺进了某些人的骨骼里。

那现在。

就无异于天雷轰顶。

但朱允熥显然没时间注意他们。

他的语速很快,

“商税!”

“在洪武初年的时候,皇爷爷虽然定下四民之策。”

“限定了士、农、工、商!”

“也确定了商人的贱籍。”

“可按照朝廷的意思,虽大力发展农业,但也不可太过轻贱商业。”

“所以,最初的商人税收,是十税一!”

这些数据,都是朱允熥这些皇子皇孙,在学堂时期的必修课。

“而后来,商业市场并没有起色。”

“所以皇爷爷先后几次,调整了大明的商税。”

“由十税一、到十五税一、再到二十税一、三十税一……!”

“可直到现在,商税的收入,依旧不足粮税的万分之一。”

说到这里。

朱允熥的声音,忽然被人打断。

黄子澄走出一步。

口吻咄咄逼人!

“三皇孙!”

“前两点,如果说你所言,还有道理。”

“那这最后一点,可就没一点儿道理了。”

“你可知道,正是因为商人的贪得无厌,所以朝廷再将其分为贱籍!”

“你可知道,商人背信弃义、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甚至敢私通敌国,所以,大明打压商人、甚至打压商业,这都是为了以后的千秋万代记载!”

“至于商税,姑且可以算作,是朝廷给那些商人的福利。”

“不可让它们无路可走。”

“而事实证明,就算是如此,商人的重要性也不值一提。”

“甚至,这两字,根本不配出现在这大殿之上。”

黄子澄话语一顿。

声音如刀锋般锋利。

“而现在,按照三皇孙所言,岂非,你是要为商人鸣不平?”

“你是要掀翻,咱大明定下的四民国策?”

此话一出。

百官顿时联合起来,冲着朱允熥大声喝道。

“三皇孙,咱曾经也当过你的老师,可这段日子来,你学业又荒废了!”

“成何体统!成何体统啊!”

“堂堂的大明三皇孙,竟然公然而然的在朝堂之上,为商人广开言路!”

“这简直是咄咄怪事。”

一行人你一言我一语。

朱允熥说这些,本来就分外紧张。

现在被这群人连番逼问。

顿时有点招架不住。

他脸色突兀通红,明明非常愤怒,但似乎怎么都发泄不出来。

终于。

等到一位臣子忽然说道。

“陛下,臣有奏,这三皇孙所言的三点,实在是危言耸听!”

“这等见解,从他口中说出,没有半点儿的实质性,完全是他一人的空口无凭的胡编乱造!”

“切切不可当真啊!”

听到这句话。

朱允熥当先就忍不住了。

他突然大声吼道。

“这不是胡编乱造!”

“大哥说了。”

“大明的商税,被人钻了空子!”

少年的大吼。

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一下子,压盖群臣。

见此一幕。

朱允熥红着脸,激动的双手都在发颤。

“你们都给咱闭嘴,允熥,你只说……钻了空子,是什么意思。”

危急时候,还是老爷子站了出来。

朱允熥连忙说道。

“商人虽贱籍!”

“可商税太低了!”

“二十税一、甚至三十税一!”

“这比粮税还要低。”

“皇爷爷的本意,想来是让天下的商人,促进商品流转、维持市场繁荣!”

“可是……”

“这样极其低廉的商税,恰恰又被某些世家大族利用……”

“他们豢养门客。”

“让他们去担任商人。”

“然后,再蓄意勾结,谋图钱财!”

“商人虽贱籍,但大树底下好乘凉。”

“久而久之,越来越多的商人,投入到士族的麾下,他们就像是忠犬一样,搜刮着一切。”

“虽是商人身,但却仅次士!”

朱允熥越说越是激动。

“就以前朝宋国为例,商税是主流!”

“更是奠定了宋国的富有!”

“可现在,我大明的商税在某些人的建议下,持续的走低。”

“但是,商人的规模,却越来越庞大!”

“长此以往。”

“所得钱财,不是入了大明的国库!”

“而是趁着朝廷的商税便利,全部进了自己的私人腰包!”

“因此……”

朱允熥的话语、徐徐落定。

最后,他看向老爷子。

“皇爷爷!”

“第三点,就是那看不见,但却必定是一笔巨大财富的商税!”

“大哥说了……”

“以上三点,若是一直不改变。”

“那不管,朝廷制定的策略,如何的好。”

“但是,大明却会越来越穷。”

“而穷极之下。”

“便会朝着大明嘴勤勤恳恩、本本分分的百姓头上,增加苛捐杂税!”

“全部的重担,累计在一起。”

“我大明……就是一条腿走路!”

“而那些奸贼呢?他们不会顾及天下危亡……他们只会担心,自己吃的不够饱!”

“所以,朝中的官员,哪怕真发现其中错误。”

“能站出来当一个裱糊匠的……”

“都是少数!”

“而更多的,他们会因为错综复杂的利益,联系在一起。”

“然后会以一种冠冕堂皇的理由,去继续欺上瞒下!”

“等到有一天……”

“大明财政彻底崩塌,大难当头!”

“百姓也会被他们被逼的卖儿卖女、家破人亡!”

“什么都没了的百姓。”

“就是全天下……最恐怖的洪流!”

此刻。

说到这儿。

朱允熥忽然看向老爷子。

“皇爷爷,我终于知道,那位神医为什么要留下这个问题!”

“因为……财政、关乎天下!”

“而这,也就是我大明正在经历、且所经历的。”

“一旦真落到如此田地。”

“那时候,大明……”

朱允熥双目赤红,再度看向群臣。

说出了那个。

彻底让全场寂静的字眼。

“将彻底覆灭!”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