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

邓雪峰很快发现,不对劲的不只是这些画风质朴的演员,整个剧处处透露着不对劲的气息。

演员们抵达片场后,陆续去化妆间妆发,男演员是自己化妆,只有女演员身边站着化妆师。

这场景,让邓雪峰联想起几十年前演话剧的那些青葱岁月,那时候条件艰苦,剧组没钱请那么多化妆师,为了节省时间,男演员们大部分是自己化妆,化妆师留给女演员们用。

邓雪峰问正在给自己修眉的乐言:

“剧组的化妆师不够用?”

乐言弹了弹眉毛上的碎渣,摇摇头:

“够用够用,但没必要,男演员妆太重有脂粉感,上镜不好看。”

开机后的那几天,每拍完一个镜头,化妆老师都会过来给乐言补妆。

乐言在监视器里看到自己脸上的粉太厚了,特别不自然,就跟剧组沟通不用给他安排化妆师了,只要光打得好,素颜看起来更加真实。

而且最近拍摄的内容围绕的是学生时期的故事,穿着校服的学生们太光鲜亮丽容易出戏,自然点更好。

那之后,剧组再没有一个男演员敢用化妆师.

邓雪峰很赞同乐言的看法。

他最看不惯那些描眉打粉的男演员,没有一点男子汉样子。

在京影上课时,他也很排斥学生化妆,无论男女,只要看到会勒令他们马上洗掉。

因为这些小细节,《夏洛特烦恼》剧组在邓雪峰心中的印象分提高了一丢丢。

剧组里的年轻演员们很质朴,也很塌实,一点没有明星架子,邓雪峰隐隐觉得在他们身上看到了老一辈演员们的影子,这很难得。

化完妆,乐言再次把邓雪峰带回监播室。

路上,邓雪峰拦住乐言:

“打过招呼了,就不去监播室了吧,你休息室在哪里?回去等开拍吧。”

监播室是导演看拍摄画面的地方,邓雪峰猜乐言一下车就把他带到那里,是为了和剧组里的演职人员打招呼。

这是应该的,剧组突然多出来一个大活人,理应介绍给大家认识。

今天拍摄的第一镜没有乐言。

没有你,咱们就去休息吧,别去监播室了。

岂料乐言歉意的说:

“抱歉邓老师,我没有单独休息的地方.没有拍摄的时候都在监播室里坐着,要不我把车叫回来,您去车上休息?”

是他考虑不周了。

他一个大小伙子,过的粗点就粗点了。

但邓雪峰细皮嫩肉的,没办法跟着他吃苦啊

邓雪峰先是一愣,随后表情平静的说:

“不用,那就去监播室。”

乐言去哪儿他去哪儿。

以前在农村拍戏时,累了都躺苞米地里。

哪有这么多事儿?

一边走,他一边给乐言传授经验:

“在监播室待着挺好的,顺便看看其他演员拍戏的样子,你的情绪和投入度,也要根据其他演员的情况随时做调整,虽然不在一个画面,但你们演的内容会包装成一个整体,而且,可以通过导演的导戏风格判断他想要的画面感觉,你现在刚进组,要和导演磨合一阵子。”

见过剧组所有演员后,邓雪峰认为这里大概率没有所谓的‘土皇帝’,每个人都很质朴,是他想太多了。

既然如此,这一趟来的任务就放到给乐言传授经验上吧,在剧组可以学到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今天咱们就来个现场教学。

“好的好的。”乐言点头如捣蒜。

邓雪峰背着手继续说:

“一会儿进去你坐导演旁边去。”

当年他还是小卡拉米时,就是靠蹲在导演旁边听他给其他演员讲戏快速成长的。

导演虽然指点的是别人,但一样的道理适用于每个演员。

吸取他人的教训,当你遇到同样的情况就能找到捷径。

多听、多看、多练习,缺一不可。

这都是经验之谈,一般人我绝不告诉他!

但当他们再次返回监播室时

整间屋子坐满了人,尤其是监视器旁边,连导演人在哪里都看不清。

邓雪峰停在门口,没敢进去。

开会呢?

我要不要回避一下?

乐言把邓雪峰推进去,给他解释:

“忘了跟您说,我们剧组所有演员都没有休息室。”

其实乐言也觉得很奇怪。

他不要休息室是想向其他人证明,他还是他,不仅不搞特殊化,还特别亲民。

但其他人为什么不要休息室乐言就弄不明白了。

也许都是年轻人,觉得挤一起更热闹?

“所有演员,每天都待在这里?”邓雪峰指着监视器的方向,不敢置信的问。

“是的,所有。”乐言笑着点头,“我就说我们剧组很有意思吧?”

邓雪峰眯起眼睛,再次陷入遥远的回忆。

这么多同剧组演员聚集在一起,让他想到很多年前当群演的日子。

刚毕业的那年没有什么戏拍,但演员停下来就会丧失表演的热情,于是邓雪峰去当群演了,抢到一个没有台词的路人甲能高兴一整天。

那大半年,每天的情况就是眼前这样,一群年轻人挤在一起,有聊不完的梦想和吹不完的牛逼。

现在回头想想,也挺有意思的。

不过在这里,他听到身边演员们聊的话题却是

“我觉得第二条好,第二条情绪最饱满,后面有点懈了。”

“我觉得第五条好,这是喜剧,重要的是节奏,不是情绪。”

“喜剧也要情绪的,哪有拍戏不要情绪?”

“乐言乐言!你说拍喜剧是情绪重要还是节奏重要?你来评评理!”

乐言站起来,扒头看了眼监视器:

“这个镜头啊,这个镜头我觉得得看导演的运镜了,运镜不同,表演的方式不同.”

乐言很快加入到讨论中去。

邓雪峰环顾了一圈屋内的演员们。

好浓重的学习氛围

没有一个人在聊天或者休息,大家都在认真的观看监视器里的画面,并进行积极的讨论。

这是他见过最棒的剧组环境。

邓雪峰依稀记得,几年前拍戏时,导演身边冷冷清清的,大部分演员拍完自己的部份就离开现场了,即使留在片场也是刷手机或者玩游戏,根本不会聊专业知识,更不会像此时一样积极讨论。

“邓老师,您觉得这个镜头怎么演合适?”演员们忍不住向邓雪峰递去话筒。

虽然邓雪峰恶名昭著,但他专业啊。

而且看他和乐言说话温声细语的样子,显然心情不错。

也许能大发慈悲点拨他们两句?

正常情况下被人问到专业问题,性格高冷的邓雪峰会打太极推走,不会说什么。

他是为乐言来的,凭什么指点别人?

但到场后见到的种种画面.唤醒了邓雪峰内心中沉睡许久的‘善良’一面。

这些质朴的年轻人,还有这个学习氛围浓重的剧组,很像是他刚刚踏入演员行业时的样子。

那个时候,如果能得到剧组前辈一两句点评,回家睡觉都会笑醒。

以邓雪峰的性格,说就要说到精髓上,但他的注意力都在观察演员上,根本没注意现在拍的是什么内容。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