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介绍完了糜竺的身份后,孔融便拉着糜竺,与刘备又细说了张闿劫杀曹嵩之事:“…所以如今,那曹操已然纵兵大掠,调动大军围住徐州,陶谦特派糜别驾来此处向我求救。”

糜竺也在一旁,忙诉说起曹操在徐州大肆掠夺,百姓不堪战火。

又表示担忧被围困在都昌的这几天,还不知道徐州方面战况如何了。

一番言语,说的情理分明,情真意切,显示出了出众的口才。

就连刘备听完,也是不禁点了点头,赞同道:“陶恭祖乃是仁人君子,不料却因为手下人一己私欲,而受此无辜之冤,却也是可怜了徐州的百姓。”

这个时候,铺垫了半天的孔融,才看着刘备,说出了他心中的意图:“公乃汉室宗亲,今曹操残害百姓,倚强欺弱,何不与孔融同往相救?”

之前在都昌城头上,他可是亲眼见到刘备那两个义弟,关羽和张飞驰骋沙场,所向披靡的英勇。

如果能够有刘备相助的话,那么他的把握也会大上很多。

“这…”刘备看了一眼旁边冲他微微摇头的夏诚。

沉吟了一阵,轻叹一声道:“并非刘备胆敢推辞,怎奈兵微将寡,新降之黄巾军又兵甲不齐,粮草欠缺,军心不稳,加之又未经操练,恐难轻动曹军,助文举一臂之力啊。“

“玄德啊,你真是太让我失望了。”

孔融瞪着眼睛,看着刘备道:“如今我孔融,想要带兵前去救援陶恭祖,虽然说是因为昔日的旧谊,但也是为大义,玄德你又岂能独无仗义之心?”

君子,可欺之以方。

却是孔融担心刘备,不愿意随他一起救援徐州,故意拿话语激将于他。

毕竟,如今的曹操坐拥衮州,手握十万精锐的青州兵,没有人会愿意轻易惹上,这样一个劲敌。

果不其然,为此话一激,刘备顿时面露不忿之色,刚要应承下来,后面时刻关注着这边谈话进展的夏诚,连忙上前拉住他。

“孔府君乃名门之后,声威著于四海,又阔拥北海,兵多将广,钱粮充足,自可为之。”夏诚接过话来。

“但我主兵微将寡,些许人马自守尚不能及,焉是那曹操十万大军的对手。”说到这里,夏诚还故意摇头晃脑,蹙紧眉头。

“而且...恐怕孔府君尚还不知,此次我主听闻您被困北海,已经是尽起了麾下所有兵马,日夜兼程,方才赶赴。”

“沿途又救济难民,加上为解都昌围困之危,又分施稀粥与那些黄巾,只是我主不愿声张。”

夏诚假意大吐苦水,悄咪咪的开始了薅羊毛的举措。

他已经摆明了说,他们一行人是因为救援北海,才耗费如此多的钱粮,量孔融也不会无动于衷。

果不其然,孔融开口道:“我北海库中尚有千余套铠甲和一些兵器,玄德若用得着,只管拿去就是,粮草方面,我也会让人尽力供应分拨一些与你。”

夏诚眼前一亮,还待继续开口薅下去。

“子谋!”刘备却是不忍心了,急忙出言喝止道。

“还望文举勿要担心,那管亥如今已经归降于我,五万黄巾军,整顿一番,就可发兵救援。”

“主公啊!”夏诚“恰到好处”的又在一旁惊呼一声。

“主公你这段时间忙于担忧孔府君,却有所不知,那管亥虽然号称有五万大军,但泰半是老幼妇孺啊。”

“加上前几日攻打北海也多有死伤,如今能上阵者不过万余人,而且这些士兵大都手持镰刀锄头,衣不裹体,就算算上他们…凭他们如何是曹军虎狼之师的对手?”

“既如此,请文举先行,容备再去吾兄去公孙伯圭处,再借三五千人马,随后便来。”刘备想了想,转身又对孔融道。

在刘备十五岁时,刘备母亲就要他外出求学,当时的他,与同宗刘德然、辽西公孙瓒,共同拜入大儒卢植门下求学。

在读书的期间,公孙瓒与刘备结为好友,由于公孙瓒较年长所以,刘备以兄事之,公孙瓒也对刘备多有照顾。

孔融点了点头,道:“那好,我先整军,望公千万不要失信。”

倒不是孔融小人之心,而是他清楚,自己一人根本没有能力去救得下陶谦,面对精兵强将的曹操,必须要有能征善战之将才行。

他北海麾下,原本最强武将武安国,如今已然断手,无法再驰骋。

想要战曹操,还得合刘备之力。

刘备说:“怎么会呢?古人云:自古谁无死,人无信不立,还请文举放心,不管最终能不能借到兵,我都很快赶来。”

见刘备如此,孔融点头应下,糜竺也在一旁拜谢。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3日到6月5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