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六章 建火炕遭遇的麻烦

李孟羲所说的土炕,在李孟羲看来,是微不足道的小技术而已,然而在刘备关羽看来,土炕一物,关乎到伤兵生死,实乃重中之重。

还是下午,刘玄德扎营事务还没忙完,南城墙外,关羽道,“羲儿,趁有空,咱去垒炕吧。”

“好吧。”李孟羲道。

垒炕李孟羲认为不难,不过是拿土垒一个高高的床而已,唯一有难度的地方,是在床面本身,用黄泥去铺悬空的床面,能不能经得住人李孟羲很怀疑。

对汉末土工技术所知不甚详细的李孟羲,实在想不到该如何用黄土搭建出结实的床,还得用专业人士。

今日关羽本来已经找好了建造匠人准备去大陆泽测量土地准备来日建营的,可因为城里要迁营,关羽因此没能动身。

下了城墙,关羽唤来建造匠人几十人全交到李孟羲手下听命。

建造匠人,还不是一般的泥瓦小匠,是关羽特意寻找的有参与过盖造深宅城池的大匠,也就是说,这几十个建造匠人,连城墙建造都能知道个一二。

土炕结构简单,李孟羲抽出腰间短刀,在地上草草花了一个土炕床的简图,然后给匠人们讲解道,“说来简单,不过是黄土堆起一火灶而已,灶上再搭床,此便为火炕。”

“难的在于,军中缺少砖石,某不知,徒以黄土垒砌,床经不经的住人。”xuqi.org 海豹小说网

安静了一会儿,看过李孟羲所画的半图,为首的建造匠人朝李孟羲拱了拱手,说到,“黄土能经的住。”

李孟羲不无怀疑,“……经得住?当真?”

匠人点头,“经得住。”

李孟羲疑惑依旧。

边上,关羽出声,“哎,给军师好好讲讲,讲详细。”

建造匠人于是四处寻摸,想找个棍什么的,见状,李孟羲把刀递了过去。

接过了刀,匠人在雪地上边画边将,“这样,军师且看。

要是平的,是经不住人的。

先用黄土湖一穹拱之形,待干,复于穹窿之上铺以平土,如此,床便惊的住人了。”

经建造匠人这一解释,李孟羲再看着匠人所画的一个半圆拱形上边再加一个板儿的形状,瞬间,李孟羲看懂了,这玩意儿竟然跟拱桥一样的原理啊。

拱形承重能力很强的,鸡蛋承重能力强,也是如此。

黄土平铺,脆弱的很,经不住的人。

但先搭一个土拱,然后再于上面放床,完全可以承受住人的重量。

看鸡蛋壳那么脆弱的材质,上边放铁板都压不坏,就是如此。

“妙啊!”李孟羲赞叹,开心的蹦哒了一下,还拍手。

看着一众衣衫褴褛满面沧桑的匠人,这么一群普普通通的匠人,会有如此巧妙的构思。

大汉工技高朝,李孟羲再一次感慨,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

偶得一建造良法,土炕,承重的桥梁,城门洞,战车,等等所有需要承重的结构,都可以用这个穹窿方法。

依照习惯,李孟羲从腰间拿出笔和一小卷白绢,毛笔被冻的邦硬,李孟羲把毛笔笔尖放嘴里放了一会儿,化开了结冰的墨水。

“呸!”一口吐掉吐沫。

提笔,李孟羲很认真的记录下方才匠人所画的穹顶结构,他还连连照着匠人的草图看。

匠人们都觉得活泥垒土这玩意儿不值一提,然而见李孟羲慎重无比的将匠人自己都看不起东西认认真真的记下来,第一次,匠人们有了被尊重之感,匠人们第一次有了错觉和迷茫,他们错觉自己个挺重要?他们错觉,就垒个土而已,值得拿白绢记下来?

画完了穹窿结构,李孟羲备注下,【火炕,桥梁,门洞,攻城车辆,等等需承重结构,皆可用穹窿。】

记完,李孟羲把白绢叠好,揣进怀里。

李孟羲比匠人们更熟知火炕,李孟羲清楚知道,火炕不仅仅是一张床而已,还可以是大通铺,是很长的一整张床。

带着匠人们,李孟羲去找适合建火炕的地方,满城巡视,满城都是断壁残垣,苍凉的很,好屋子没几座。

最后,李孟羲索性去伤兵营,直接在伤兵营那块找地方建。

垒炕所需,泥土,麦秸,还有泥刀,还有模具。

到需要模具的时候,李孟羲又后悔把木匠们全都调出去了,就说,木匠作为一个万用工种,能解决九成九的突发技术问题。

木匠们所需的模具是垒穹窿时起支撑作用的半圆支撑架,不管这支撑架做着好不好做,李孟羲坚信若匠营的木匠们在这儿,一会儿就能把架子做好。

可,木匠们一个不在,无奈的很。

最终,实在没模具用,建造匠人们说用大桶也行,这才勉强解决了问题。

建造所需的黄泥,李孟羲派好多人提着筐子背着锄头出去挖土去了。

所需的和泥的水,城中就有水井,就近担一些水很方便。

和泥的麦秸得处理一下,得弄碎一些。

铡刀没有,但军中人力充足,环首刀卡卡一阵剁,碎麦秸剁了一堆。

很快,没用多久,一切准备充足。

开始搭建火炕,匠人们先把桶一个接一个对起来,排了长长一横,然后用扁担挑着黄泥,直接把黄泥往桶上倒。

片刻之后,待黄泥有一定数量了,匠人们拿着破木板砍成的泥刀,把黄泥一点一点往桶上湖。

伤兵营平日无事,很闲,无所事事的伤兵们觉得有趣,不少人一瘸一拐的出来看。

有人问,“这是垒啥吗?”

李孟羲道,“做好你就知道了。”

因人力足够充沛,很快,一道长长的炕湖好了。

炕湖的跟个兵马俑一样,横在地上长长的一个半圆柱。

建造匠人的首领过来说,幸好天冷,泥巴一会儿就冻硬,一会儿就可以撤农了。

李孟羲听得新奇,咦?冬天有利于建造吗?黄泥穹窿在冬天更容易固定?

照这么说的话,嗯……冬天不是一无是处。

觉得知识有用,李孟羲便又很当回事的拿出白绢开始记。

李孟羲记得是,【冬日之时,软泥撘造极易固形,有利建造】

边上,那个建造匠人是识一些字的,看李孟羲又在写啥,建造匠人忍不住探头来看,结果看到李孟羲写的东西,写的只是软烂泥冬日易固,只是这个,建造匠人首领都不知作何感想了。

如匠人首领所说,幸好天冷,脱模容易。

不大时间,匠人们把木桶从炕洞里取了出来。

李孟羲过去看,他看到黄泥真个就冻住了,直挺挺的一穹窿结构立在那里。

<ins ss="adsbygoogle" style="disy:block" data-ad-cl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lot="1016693305" data-ad-format="auto"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ins>

(adsbygoogle =|| ).push({});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