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〇五章势不可挡

剑阳城。宋宁派徐英旧部武义进城劝说吕有德投降。

武义进城后劝吕有德道:“将军,主公兵败自刎,大势已去。今湖阳、荆东尽入东南之手。宋东南世之英雄,奉长公主之命,拥十万之众,水路齐发,所到之处,万众归心;旌旗所指,无不归降。剑阳不过是一座孤城,将军何不早降?如此上可报效朝廷,以明忠义;中可保全自身,以慰将士;下可免除兵祸,以安百姓!”

吕有德道:“吾本湖阳一莽夫,幸得主公赏识,提拔我于乡闾之间,之后信之重之,授以兵权、托以重事,方有今日。今主公尸骨未寒,吾安能背之而投昔日之敌?此与禽兽何异哉?武兄不必多言,剑阳虽是孤城,吕某亦非大才,然忠义二字,却是至死也不敢忘。是故纵然明知不敌,亦要拼死一战!请回告宋东南,吕有德有死而矣,绝不投降!”

武义闻言羞惭不已,见吕有德意志甚坚,只得长叹一声,深施一礼后无奈离去。

宋宁听了武义的回报后也是感叹不已。不想徐英手下,竟有这么多忠义之士。真是可惜了!

吕有德既不肯投降,宋宁没办法,只得尽起大军,围攻剑阳城。大军连攻十日,竟不能下。qula.org 苹果小说网

宋宁心中难免有些焦躁。攻城本就困难,更何况是像剑阳这样的大城。昔日他攻打阳郡,也是围城数月,耗尽城中粮草后方才攻克。以徐英之猛,前后两次攻打剑阳,也是历经数月这才拔此坚城。吕有德坚韧执拗,死守城池,宋宁想要拿下此城,只怕也要数月之功不可。

关键是如今他大军在外,每日所耗钱粮均是天文数字。而无论是东南还是山南,离剑阳都较远,后勤运输难度极大;而湖阳只是新占之地,又拿不出太多钱粮。所以,此战必须速战速决。否则,拖延太久,即便最后宋宁能拿下剑阳,也只能明年等再来攻打荆襄郑卓了。

毕竟襄城可比剑阳更雄伟坚固。郑卓见他连一个剑阳城都拿不下来,如何还肯轻易投降?到时又要进行一场更为艰苦的攻城战——这对宋宁而言极为不利。

赵幽燕也明白这一点,当即拔剑在手,就要学那徐英亲自上阵,先登攻城。宋宁连忙将她拦住。开什么玩笑,如今胜利在望,也就多耗些时间而已,他怎么可能让赵幽燕亲冒矢石,蚁附攻城?这要是有什么意外,他岂不是要心疼死!

宋宁道:“我宁愿退兵,明年再来拔此坚城,也不愿你受到哪怕一点伤害。”

赵幽燕感动得两眼汪汪,若不是其他众将都在,已忍不住抱住他亲上一口了。

郭万道:“主公,不可退兵。剑阳城之所以难以攻克,乃是因为吕有德心存必死之志,要报昔日旧主之恩。不过,像吕有德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城中绝大多数将士及民众却未必如此。我军已连续攻城十余日,如今剑阳城外无援兵,内无粮草,城中百姓人心惶惶,普通士卒也心生绝望,吕有德虽然厉害,但他也绝对坚持不了多久的。”

宋宁自然明白这个道理,只是打仗是要钱的,拖得太久,粮草必然不济,他也耗不起啊!

郭万道:“主公勿忧。如今徐英已死,湖阳有秦逸将军镇守,我军后方已经无忧。主公大可裁撤部分军队,使之卸甲归田。如此一来,我军所需粮草必然大减。而剑阳城粮草却得不到补充,吕有德能支撑到几时?所以说,最后的胜利必然会属于我们。”

宋宁闻言不由点头:“军师所言有理。”

郭万见宋宁听取了自己的意见,接着又道:“剑阳是荆襄门户,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要地,剑阳城高大坚固,主公需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今剑阳已是一座孤城,主公不妨命赵将军率军攻取荆南其他各地,只留少量兵力围住剑阳城即可。”

“同时,从东南、山南调官吏前来,如同昔日治理山南和百越一般,恢复湖阳、荆东及荆南秩序,劝课农桑,改善民生,发展经济。如此一来,要不了多久,湖阳、荆东便也如山南百越一般,尽入主公之手。而剑阳不需主公强攻,自有人缉拿吕有德,主动献城投降。”

“善。”宋宁当即裁撤了一半军队,仿效昔日农兵制度,将裁撤的士兵编为湖阳、荆东及荆南的农兵,使之屯田耕种,以发展地方。当日他答应百越族长和长老,要帮助后者安置五万户越民,如今湖阳已下,正好将越人士兵也一起裁掉,分发土地和钱财,予以安置在湖阳地区。

同时,宋宁将宋子玉调来湖阳,命之总理湖阳大小事务。又分别写信给张茹、长公主和李薇薇,让张茹再派大量官吏和宋氏学院的学生过来,帮助宋子玉治理湖阳。给长公主写信则是让之再修一条连通山南和湖阳的官道,以加强湖阳和山南的联系。

山南可以从海外购得大量粮食,这两年来也一直在修建官道。只要再将山南和湖阳的官道修通,他便可以从山南运输粮食到湖阳来。而只要有了粮食,不仅湖阳能够迅速安定下来,他也有足够的底气与吕有德继续耗下去了。

至于写给李薇薇,当然是为了安置越民之事。

郭万说的对。攻打剑阳和荆襄不能心急,既然急切间难以攻下,不如一边围城,一边消化湖阳、荆东等新得之地。如今正值春耕之时,宋宁只需用一部分兵力围住剑阳城,然后裁撤部分军队下来,让之就地屯田。如此一来,只要挺过这段时间,后面粮食就能源源不断地送过来。到时莫说几个月,就是和吕有德再耗上一年,他也不惧。

于是,宋宁采纳了郭万的计策,顶着巨大的压力,继续攻城。期间,郭万又献计,让宋宁派人进城联络徐英旧部以及城中大户,许以优厚条件。同时在城中大肆散播流言,制造恐慌和动乱。

这一招还是很管用的。明眼人谁都知道剑阳迟早会被攻破,吕有德不怕死不代表其他人也不怕死。所以,很快便有大户答应了宋宁的条件,愿意伺机打开城门,迎接宋宁大军入城。吕有德也知道这一点,然而他却没有办法,只得派出大量兵力看住城中的大户,同时抓捕传播谣言者,镇压城中此起彼伏的骚动和叛乱。

只是这样一来,守城的士兵便少了。宋宁又让湖阳的降卒在城下高唱家乡的歌曲,然后向城中射入大量劝降书信。这些劝降信中,宋宁不仅许诺,只要守城的士卒放下武器投降,一律赦免无罪,而且这些劝降信中还夹杂着不少守城士卒家人亲眷写来的书信。守城的士卒见了,顿时想起自己远在湖阳的家人,抵抗的意志不由更加薄弱。

两月后,也就是民丰十二年六月二十日这天。吕有德终于坚持不住,城中大户李氏、庞氏、薛氏联合守将蒙到、彭元打开城门,迎接宋宁入城。吕有德心知大势已去,遂横剑自刎。

宋宁入城后,才发现剑阳城中已是一片鬼域。一问之下才知道,早在一月前,城中便没有粮食了。吕有德为坚持守城,和昔日许棠一样,先是杀马、吃老鼠,后面吃树皮、煮皮革,再后面就吃死人尸体。城中早已是一片混乱,许多百姓被活活饿死。这也是城中大户和守将打开城门迎接宋宁入城的原因,实在是他们也快支持不下去了。

终于拿下了剑阳城,然而宋宁心中却并无多少高兴之意。看着城中遍地尸骸,满目凄凉的情景,心里只觉沉甸甸的。昔日繁华兴盛的大城,如今一片萧条,估计起码要数年时间才能恢复元气。怪吕有德么?的确要怪此人。若非他顽固不化,宁死不降,众多士兵不会白白丢掉性命,城中许多百姓也不会活活饿死。

从这一点来说,此人的确罪大恶极!但对方对徐英忠心耿耿,一心想要为旧主尽忠。城池被破后,宁愿自杀也绝不投降,却又叫人敬佩。

那怪他么?若非他野心勃勃,想要一统南方,悍然出兵攻打剑阳,也不会造成今日的结果。从这个角度来说,他应该也是有罪的。

只是,即便他不来,也会有别人来啊!徐英之前就两次攻打剑阳。这是乱世,杀戮是无法避免的。

宋宁感叹了一阵,旋即便收起心中的悲天悯人,眼神也变得愈发坚定:吕有德没有错,他也没有错!错的是这个世道,是人类本身固有的自私和残暴!想要挽救更多的人,想要天下真正太平,就必须尽快结束这个乱世,然后恢复秩序,缔造和平!

和之前的高欢等人一样,宋宁命人将吕有德予以厚葬。说来他能这么快攻破剑阳城,还要感谢郑卓。这厮和吴霄一样短视,竟坐视宋宁攻城,连粮草都不给吕有德一颗。若郑卓依骆衍之计,免费供给吕有德粮草武器,宋宁想要攻下此城还没那么容易。

不久,又有好消息传来:就在宋宁拿下剑阳之时,何劲、与洪剑、周沫、杨迪等联手也攻下了江口郡。自此,荆东三郡和荆南二郡全部落入宋宁之手。

宋宁大喜。他在剑阳城呆了十天时间,一边休整军队,一边发送粮食,赈济城中百姓。同时收编降卒,接见城中大户,安抚城中百姓。民丰十二年七月,宋宁再次率领大军北上,攻打荆襄最后的领地——荆北。

与此同时,何劲、白原按照宋宁的命令也率师西进,攻打夏阳。

宋宁一路势如破竹,七月二十日,兵临荆襄治所襄城城下。郑卓震恐,忙问手下退敌之策。

一众文武,俱皆呐呐不言。郑卓只得再次望向骆衍,满脸愧色地道:“悔不听先生之言,以致有今日。不知先生如今可还有良策,能助吾退此强敌?”

骆衍心中苦笑,只是作为臣子,为主分忧是分内之事,闻言也只得打起精神,建言道:“主公,今剑阳既下,荆襄已无险可守。唯今之计,只有坚守襄城,待对方粮草耗尽,东南自然退兵。”

他见郑卓似乎不太明白,心知行军打仗非自家主公所长,只得耐心解释道:“宋宁远来,又征战半载,看似声势浩大,其实早已是粮尽兵疲,难以久战。主公只要守住襄城,不出两月,宋宁必然退去。”

郑卓迟疑道:“可襄城目前兵力不足三万,而宋宁先败徐英,又取剑阳,兵力已超过十万。我等只怕坚持不了两个月。”

骆衍道:“主公之前不是派出两万大军去夏阳了吗?夏阳易攻难守,只怕难敌东南何劲。主公不如将夏阳两万将士撤回樊口,与襄城成犄角之势。然后再从襄城征召民壮两万,如此一来两地便有了七万大军,足以守住襄城不失。”

“樊口扼守大江,水陆交通便利,不仅易守难攻,且可切断敌军粮道。只要保住樊口不失,以襄城之固,主公之明,宋宁纵有十万大军,两月之间亦难以攻克。”

郑卓听后大喜。当即拉着骆衍的手,道:“有先生在,我无忧矣。”

骆衍听后却摇头道:“主公勿要高兴得太早。这样虽能阻挡宋宁一时,却挡不住对方一世。且剑阳、夏阳相继失去,荆襄已失去荆东、荆南两面屏障,宋宁纵然此次退去,明年定会复来。到时,对方兵精粮足,两面齐攻,我军再难以抵挡。主公还需早做打算。”

郑卓闻言脸上喜色尽去,心中又是忧虑又是庆幸。忧虑的是宋宁明年还会再来,到时自己会更麻烦。庆幸的是至少今年荆襄还可以保住。当然,他这个心思肯定是不能表现出来的。所以,他一脸忧色地道:“不知先生有何良策?”

骆衍心中再次苦笑,宋宁如今大势已成,统一南方之势已是势不可挡。他又不是神仙,还能有什么良策?

不过,事已至此,怨悔已是无用,最终还是得面对现实的问题:“主公可派人联络西州叶胜,苏中吴霄以及苏东朱顶等人。宋宁一旦统一南方,对他们这些人来说都不是好事。若能得三人相助,或许还有转机。”

郑卓闻言,心知对方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一时间不由十分失望,但还是按照骆衍的提议派出使者分别联络叶胜、吴霄和朱顶去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