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曹汉

现在给他送一百万两,应该是了。

一百万两,相对四海来财的缺口来说,不多。

然则,单独来讲,言沐竹这出手,是相当大气。这句小小回礼,初听像是要与他划出距离,十分生硬,再听这话却是值得细嚼慢咽,好好拆解。

雪中送炭难,锦上添花易,患难识忠贞。

言沐竹特意让人强调这是回礼,那就是说这一百万两银票是送给他的。

说不震撼是假的,他怎么也没想到言沐竹会给他送来这么多银票。

昨日的建议其实算是他有意上门讨取,也是瞎子摸象,言沐竹肯说已经算是回礼。

今日这银票……代表什么?

代表他已经愿意站在自己的阵营了。

这一百万两,是他的投名状!

想到这儿,燕王心境慢慢恢复,烦闷消失不少。

他就知道,他言沐竹重新回到宁海公府,必定也是想回到这名利场,不会甘愿做个隐世闲人,也不会让宁海公府就此没落的。

他让人将银票收起来,送往四海来财。

侍从照做,可又在匣子底还发现个夹层。

打开后,里面露出了一张纸。

侍从定睛一看,是一张官府开出的贸易券书,上面写着,吉昌商行,经营的是一些日用杂货。

“王爷。”

侍从赶紧将东西递给燕王,燕王看着券书有些奇怪,他对这个商行没有印象,没从上面看出什么特别的信息来。

“言沐竹给小王这个干什么?”

侍从自然也是不能知晓。

燕王又拿着券书仔细看了看,还是没看出什么。

他问侍从可知晓这商行,侍从也一无所知。

他看着券书陷入了沉思,言沐竹送来这个是何意?

侍从猜测,“这券书放在夹层里,是不是言世子弄忘了?不小心夹带出来的。”

燕王:“……”

要不是自己身份摆在那,他想给他一下。

这东西看似无特别之处,可言沐竹特意将它分开来放,还放的这般隐秘,肯定有它的意义。

他将券书递给侍从,“去官府查一下。”

“是。”

赔付的第三日,四海来财还在坚持赔银子,不少人都拿到了钱,没拿到的也安了心,之前制造焦虑的恐慌流言也少了些。

顺意钱庄也很讲道义,财发的差不多了,也叫来了几个同行。

其中有一家新开的钱庄,在它的背书推荐下,在现场招揽了不少生意。

当日,京郊惨案也出现了重大进展。

官府根据那些前来认尸和报案的人地描述,给那些受害者画了像。有同意公布画像的,官府都将画像挂了出去。

三大官衙又都发了悬赏布告寻找知情人,大理寺卿还私人追加了悬赏。

大理寺和刑部的人根据仵作的检验结果和受害者家属的供词,以及京都街头巷尾对这起案件的讨论,四处查访,查到了一些线索。

曾有几人分别看到有人于不同地方掳走了女子,有的和画像上的人极为相似……

临近傍晚,有一马车夫揭了布告到大理寺领赏。自称半月前,见过画中女子,即大理寺卿的女儿。

大理寺的人立即将他请了进去,从他口中,大理寺卿得知,半个月前,自己女儿从家中出来后,就在城东一家不起眼的客栈住了一晚。

第二日一早,她让客栈伙计帮忙去车行叫了马车。

车夫就是现在这人,他来到客栈门口等候,接上了姑娘。

他问去哪儿,可姑娘也没有个定数。

她想了很久,报出了一个地方,是在南城。

他把姑娘送到了地方,是一个小宅子。

他说的那个宅子,大理寺卿知道,那是那个穷书生住的地方。

姑娘没让他走,让他等一会。没到一刻钟,里面的年轻男子将姑娘,送了出来。

他又将姑娘送回客栈,快到客栈时,姑娘大概是好奇街上的事物,要求下车。

他还没走,姑娘就撞到了一公子哥,公子哥调戏了她两句。好在姑娘嘴利,又是大庭广众的,姑娘很快脱了身。

那男的他没仔细看,不记得了。姑娘端庄有礼,又多给了他不少银子,他便还有些印象。

他说的这些虽然没有提到万子恒,可也是非常有用的线索。

大理寺立即派人前往了那家之前没有被发现的客栈,顺着这蔓藤开始抽丝剥茧。

这日万慎求见大理寺卿,被他再次拒绝,并放话一定要严惩凶手,让凶手给他女儿偿命,最后被大理寺少卿劝走。

晚上,万慎又去大理寺卿府上求见,依旧被拒之门外。

同一时间,燕王侍从凭着那张券书从官府查到了那个吉昌商行的位置。

西城暗街。

只是那里从来没有那个商行,在那个位置上有的是一家银号,长隆银号。

通过官府,燕王府的人还查到了那家商行的东家,是贺家的一个远房亲戚。

听完这些事情后,燕王终于明白了言沐竹的意思。

他是在‘提点’他。

“长隆银号。”他冷笑着,眼神阴沉,“贺家,好得很,好得很。”

折腾了一圈,原来他是在给贺家赚利钱。除此之外,他还欠上了他们安国公府这大人情。

安国公,不愧是经历了三朝风雨的朝廷重臣,厉害。

燕王气得摔碎了手里上好的茶杯,看着碎了一地的茶杯,他忽然顿住。

利钱,人情,长隆银号……

四海来财的事,他早就怀疑是有人做局,可惜一直查不到线索。这背后牵扯的人又众多,他也不确定这事针对的是不是自己……

如今加上这长隆银号和贺家,这件事不就组成了一个环……

他之前一直怀疑秦王,现在看来,是他自己先入为主了。

贺孟学,这个老东西,跑来他这里卖乖,实则是在跟他玩身在曹营心在汉……

翌日早朝,燕王战战兢兢,生怕被龙椅上的人降罪,反而走了神。

忽然被点名,天楚帝询问他对正在议论之事的看法,他没能给出令天子满意的回答,被呵斥了一番。

燕王听着,总觉得天楚帝是在侧面警告他,背后冷汗直冒,好在最后有惊无险。

下朝后,天楚帝没有召见任何人。

安国公次子贺霖时任太常寺卿,也有上朝。

燕王出殿后,不动声色地追上了贺霖,特意矮了姿态表示了对贺家的感恩,让他转达自己对安国公的感谢,态度诚恳。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