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简化政务,竹纸奏折的出现!(求鲜花求评价)

“从即日起,朝议上奏的文书,都用竹纸来替代竹简。”

“本公子将其改了个新的名字,就叫奏折了!”

“诸位公卿,本公子准备了笔墨纸砚,将需要奏请的事,都在奏折上重新写一遍吧!”

“待试行一段时间,就将其推广到整个长安城的各部门。”

刘牧让小太监将类似于明代版本的奏折,逐一分给公卿文武,又给美人准备了笔墨砚台。

长安城竹纸才出现两三天,刘牧就已经准备了标准格式的竹纸奏折。

这其中含义,不言而喻!

“这奏折如此轻便,不论是书写查阅还是携带,都比竹简方便多了!”

“竹纸馆的竹纸,一张一金,皇长孙却将其制作成奏折,真是阔绰!”

“什么阔绰啊!难道你还没醒悟?这竹纸,恐怕是皇长孙的人制造出来的!”

“什么?这洁白如玉的竹纸,出自皇长孙之手,真的假的?”

“除了皇长孙,谁还有这本是,制造如此精美的竹纸?一纸一金啊,真是奢侈,我都不敢落笔了!”

“我也是啊!这么精美的竹纸,我应该去找个书法大家题字,留作传家宝才对!头一回对自己的字太丑而感到悔恨!”

“....”

桑弘羊盯着竹纸奏折,久久不能言语。

对于纸,桑弘羊早就见过。

但不是这种竹纸。qula.org 苹果小说网

而是用破麻布制造的非常粗糙的纸。

擅长经济的桑弘羊,对社会各层都在了解,一开始还想尝试能不能将纸推广赚钱。

后来发现。

那些纸,用途非常稀少,只是一种没什么大用的造物。

但现在。

刘牧却给了桑弘羊一个降维打击。

纸?

就市面上那些粗糙不堪的东西也配叫纸?

“长安城的纸,一纸一金!”

“虽然不知道生产的成本如何,但皇长孙却想要推广到整个长安城的各部门。”

“由此可见,这竹纸的成本非常的低廉!”

“这意味着,竹纸专营,可以成为跟盐铁酒专营一样的创收妙用啊!”

桑弘羊不愧是大汉第一经济学专家。

很快就觉察到了竹纸那广褒的商业价值!

当即。

桑弘羊直接放弃了今日需要奏请的事项,估摸了奏折可以书写的字数,提笔研磨。

方正的隶书跃然纸上。

洋洋洒洒的来了一篇《竹纸专营》的经济策论!

刘牧静静的打量扫视文武公卿。

别说是桑弘羊等人了。

就算是诸葛亮,在竹纸出现的时候也是震惊不小。

毕竟诸葛亮在的时期,市面最好的纸,也只是左伯纸,远远比不上刘牧这洁白如玉的精美竹纸。

诸葛亮何等精明的人。

在刘牧提出用竹纸奏折替代竹简奏书的想法后,很快就针对性的来了一场国事流程的梳理。

相对于宋明时期。

大汉的国事相对而言,不那么复杂。

毕竟。

只有经济越发达的时期,国事才会越复杂。

因为分得更细!

而还在用竹简的西汉,一部分政务的效率,可以说是低到离谱!

别说细分了,很多政务都是杂在一起的。

诸葛亮即便有心想要改,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分得太细了,这官员就会增加。

对于国家财政而言,是一个不小的压力。

尤其是现在,国库不是那么富裕!

但竹纸奏折的出现,让诸葛亮的一部分构想能实现了!

不仅不会增加官员,反而会因为竹纸的出现,还能进行一部分的裁员!

“《竹纸专营论》?”

“这桑弘羊的一双眼睛,就盯着钱了。”

“但这倒也不是坏事,目前而言,竹纸也只能专营!”

刘牧暗暗一笑。

如果竹纸不能专营,如何享受那降低了80%的生产周期?

但刘牧没有立即批复。

而是将桑弘羊的奏折搁置在了一边。

待得公卿文武的奏请都差不多了,刘牧只留下来桑弘羊和诸葛亮在正殿之中。

“丞相,给桑弘羊谈谈建学府的事吧!”

刘牧眯着眼睛。

竹纸奏折只是刘牧用来简化政务的一个手段罢了。

但这竹纸的真正妙用,可不仅仅只是简化政务!

建学?

桑弘羊下意识的想了想国库的余额。

“皇长孙,这建学,得花多少钱?”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