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不多

中原暴雨,黄河决堤。

姜辰脸色立变,在这个节骨眼上,对朝廷的打击绝对是致命的。

一旦处理不好,大丰朝说不定就真的没了。

“这……”

段子兴也骇然失色,仰天长叹道:“庚子年,天灾何其多?!”

“有可能不是天灾。”

姜辰叹息一声,意味深长的道:“而是人祸。”

段子兴一振,道:“每年朝廷都出银子修缮河堤,难不成今年是有人给贪墨了?”

姜辰摇头,没有过多的解释。

他心中隐隐觉得此事跟张天公有关,在江南道无功而返后,就想办法制造内乱。

如此,朝廷将自顾不暇。

轰隆隆!

京都,紫禁城上空阴云密布。

朝堂之上,一群宰辅之臣噤若寒蝉,都沉默不语。

太平道之乱还没有平息,先是蝗灾紧接着又有洪灾,真是一个不祥的年份。

崇皇面无表情,高坐九重,黑衣之上,绣着一只威猛的五爪金龙。

他威严的眸子在文臣武将身上扫过,最后落在了丹榻上站立的一个青年身上。

周庆!

当朝太子,大丰储君。

“父皇,攘外必先安内!太平道龟缩在陇右、河西,动摇不了国本,当务之急,儿臣认识应该是赈灾,救济斯民!”

周庆无法承受那磅礴的威压,站出来打破沉默,表现出担当。buwu.org 梦幻小说网

崇皇淡淡道;“怎么赈灾?”

周庆道:“开仓放粮,拨款修堤。”

“启禀太子爷。”

户部尚书站了出来,面带为难之色道:“西北用兵,所费甚巨,户部现在总共存银不足五百万两,其中三百万还是即将运往西北的军饷,已经无银可拨了。”

周庆道:“那粮呢?”

“也没多少。”

户部尚书道:“库中不足,还从各地调了一些,全部运往西北了,所有存粮勉强够京畿日常之用。”

周庆眉头颤动,这老贼为何刚才不说,分明是故意让自己在父皇面前出丑!

他知道户部尚书是靖王的人,心里深恨之。

“无银,无粮,这可怎么办?”

“灾民一旦聚集,恐怕会惹是生非。”

“是啊!其祸端丝毫不弱于西北。”

一群大臣交头接耳议论起来,各个愁眉苦脸,却没有一个能拿出应对之策。

“肃静!”

崇皇旁边的老太监此刻站出来,用公鸭嗓子训斥。

朝堂之上又变得落针可闻了。

唯有太子周庆脸色阴沉的在喘着粗气。

就在这时,一名青年站了出来,表现出胸有成竹的样子,正是威望很高的靖王周显。

“父皇,儿臣启奏。”

他长相英俊,气度非凡,有人主之相。

崇皇露出感兴趣的神色道:“说。”

“我大丰地大物博,从来不缺银钱跟粮草,只因父皇爱民如子,轻赋税免徭役,所以国库才窘迫至此。”

靖王不露声色的先是恭维了一番。

这让崇皇的脸上罕见了露出的笑容,道;“继续说。”

“朝廷没钱,但百姓富足!”

靖王沉声道:“儿臣觉得可从户部拨款一百万两,然后派钦修缮河堤,同时查明决堤的原因,杀几个贪墨官员,让百姓看见朝廷体恤民情的决心。”

“至于不足之处,可往江南道募集。”

“这次无论蝗灾还是洪灾,都没有波及锦绣之地,那里富商很多,又盛产粮食,必然可以解决这次燃眉之急。”

他的条陈有力有序,立刻得到了百官的赞扬。

崇皇微微点头,似乎也认可这个方案,道:“谁可为钦差?”

“儿臣愿往。”

靖王站出来道:“身为皇子,理应为君父分忧!万死不辞!”

“儿臣也愿往!”

太子周庆也急忙站出来,不想让靖王抢走了风头,这个时候必须说话,不然自己这个储君就太没有存在感了。

“哦?”

崇皇看见两个儿子争一份苦差事,脸上露出了欣慰之色,沉吟了片刻道;“还是太子去吧,以储君之尊,更方便行事。”

靖王面带不甘的退下。

而太子周庆则露出喜色,父皇这是给机会让自己建功,树立威望啊。

他瞥了弟弟一眼,那份轻蔑与得意根本掩盖不住。

……

姑苏镇。

事情的发展比姜辰的预料还要可怕,仅仅过去了数日,每日来排队领粥的人已经不下十万之众!

从城头上望下去,黑压压的犹如蝗虫一般,所过之处,草叶树皮都被扒干净了。

筹措的一万担粮食,在又增加的三十口大祸后已经消耗近半。

“姜叔,这么下去不是办法。”

议事厅内,杜开一脸气愤。

“有百姓混入灾民之中,也排队领粥!不然绝没有这么多人。”

“哎!”

姜辰叹了一口气,升斗小民,也就勉强温饱而已。

看见有施舍粥的,贪心作祟,跟着灾民领上几碗度日,这很正常。

“从明日开始,十斤米放半斤石子木屑。”

他沉思了一下,说出了一个办法。

“好主意!”

杜开眼睛一亮,忍不住击节赞叹。

这样的话粥就变得难以下咽,只有那种实在没有东西吃的灾民会领取。

“可……这么一来灾民难免心存不满,名声可就坏了。”

他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真笨!’

姜辰翻了个白眼,道:“贴张告示,跟大家明说,告诉他们这是长久之计,大家肯定会理解。”

“明白了。”

杜开恍然而悟。

就在这时,一个人突然闯了进来,竟然是多日不见的黄泥儿。

只见他手里端着一个托盘,上面盖着一块红绸。

“主公,猜猜这里面是什么?”

黄泥儿嘴巴都咧到耳朵根了一脸的得意。

姜辰愣了一下,然后激动的站了起来,颤声道:“种出来了?!”

“哎!原本想卖个关子,没想到这么容易被你猜出来了。”

黄泥儿一阵泄气,然后亲手揭开了红绸。

只见托盘上放着一个红皮的巨大果实,上面还沾着泥,明显是刚出土不久。

“收了一亩地,这是最大的一枚!”

“刚才上称,足有八斤四两重!”

黄泥儿激动的道:“这真是宝贝,单这一枚,就足够寻常人家吃上两天!”

姜辰不关心这些,迫切的问道:“亩产多少?”

一枚长的分量中屁用没有,关键还是看总产量。

“不多!”

黄泥儿咧嘴道:“五千斤!”

“这玩意亩产五千斤?!”

杜开听的不淡定了,无论水稻还是小麦,亩产都不胡超过五百斤,收三百斤都算是丰收。

这接近二十倍的产量了。

“黄泥儿,你种了多少?”

“不多!”

黄泥儿傲娇的摆摆手,道:“也就不到八千亩。”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