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拉风的出场

“首先犯错的是你自己,可惜你不知自省,竟然还好意思在这里侮辱别人,你以为全天下的人都与你一般肮脏不堪吗?”

“我觉得做人最好还是嘴上多积德,不然苍天有眼,说不定你哪天就会遭了报应。”王铁柱是个铮铮汉子,他能凭借一个外乡人的身份,在槐树村安家落户,还让人觉得他不好惹,自然也有几分镇得住场子的血性。

可惜陈子扬是个看不清眉眼高低的货色,长着自己是个秀才就因为全世界自己最了不起,看见王铁柱那沉着的脸他不仅没有闭嘴,反而是愈加变本加厉的嘲讽道:“怎么你们孤男寡女的凑在一起,大白天都在嘀嘀咕咕,三人行的感觉不耐吧?连大白天的都招摇过市,这是生怕别人不知道你们的丑事吗?”

“啪”这一次韩若秋汲取了之前的教训,特么的用手扇耳光,自己的手也吃亏,所以这一次她是直接脱了自己一只鞋,反手就对着陈子扬的另外半张脸扇了过去。

韩若秋看见陈子扬那张种的像个大猪头似的脸,满意的说道:“觉得不对称,想让我帮你整对称,你明说就是,何必这么嘴贱!”

“一个大男人怎好做那长舌妇?整天无事生非,四处造谣,这就是你身为一个秀才该干的事吗?我看你是真的有娘生,没娘教的狗东西,既然如此,本姑娘今天就发发善心,教教你什么叫到处搬弄是非,造谣生事,何能不生事端。”

“你若要是还想找打,尽可放马过来,本姑娘今天就教教你何为君子之道。”韩若秋手里拿着一只鞋,满脸的戾气让陈子扬看的有些胆寒,脸上的痛楚提醒他今天他斗不过韩若秋的。

不过身为一个秀才,他还是要名声的,于是在大家都远远回头,看着他们几个人的时候,陈子扬用那肿得过分的脸颊,含糊不清的说道:“韩若秋,我也是为你好,你一个女子就应该守妇道,不能德行有亏,不然我将来纳了你,是会影响到我的名声的。”

韩若秋真不知道,这陈子扬究竟是哪里来的自信,竟然会觉得自己非他不可。

“陈子扬你是耳朵聋了还是脑子不好使,没长记性?我早就明明白白的告诉过你,我这辈子宁愿上山当姑子,也不可能嫁给你,更别说是给你当个小妾,你真以为这个世界上的男人都死绝了吗?我还就必须非你不可。”

“若秋,我知道因为我娶了青梅,你现在还在气头上,所以才会与我置气,我相信等你气消了,就会怪怪进门的,所以你现在对我打也打了,骂也骂了,能不能消气了?答应我,别再和其他男人,眉来眼去的好不好?”

“陈子扬,你这说的啥话呢?我们可是把若秋当亲侄女,哪里有你说的这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听见陈子扬三番五次的诋毁韩若秋,韩铁牛也按捺不住自己的性子,直接和陈子扬理论起来。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你们要是没有干那些见不得人的勾当,怎么就怕我说呢?”

“陈子扬你究竟还是不是一个读书人?读书人难道不应该是出口成章,满嘴圣贤?怎么到你这里变成出口成脏,胡说八道了呢?”韩若秋见韩铁牛和王铁柱把自己死死的挡住,目的应该是保护自己,她真的好想说一句,自己并没有你们想象中的那么柔弱。

可惜韩铁牛二人即便亲眼见识了韩若秋扇耳光的威力,还是依旧把她当成一个需要人保护的小姑娘,二人这份心叫韩若秋感动。

在场这么多人,她看见老韩家也有不少人名列其中,可是却没有一个人站过来帮她。

这让韩若秋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

陈子扬见韩若秋被挡住,而韩铁牛和王铁柱两个常年干活,那一身的腱子肉可不是陈子扬这种弱鸡能够比拟的,在心里衡量一番之后,陈子扬说道:“若秋,你要相信我,无论我做什么都是为你好,,也是为了我们的将来好。”

韩若秋听见陈子扬还在说这种恶心人的话,当即无奈的摇着头看着陈子扬说道:“对你,我实在想不出有什么语言,和不同人类的你沟通!你可真的是将油盐不进发挥的淋漓尽致,听得懂滚字不?赶紧滚,要不然本姑娘一脚踹不出你屎来,算你拉的干净。”韩若秋作势恶狠狠的抬腿,就要往陈子扬身上招呼。

陈子扬感受到韩若秋腿带过来的劲风,当即吓得转身就跑。

看着他溜得飞快的背影,韩若秋慢吞吞的将腿放下吐嘈道:“一副讨打相。”

“行了,咱们快去排队吧!被他都耽误了好些时间了,待会儿我要是回去晚了,你大妮婶子又得抱怨。”

韩若秋眨眨眼睛,她这是又无意中吃了一把狗粮吗?

槐树村的村民看见韩若秋走过来,都很自觉的给她让位,韩若秋走在前面,身后一左一右跟着韩铁牛和王铁柱,那感觉就像是黑老大出街收保护费似的,场面还挺拉风。

即便韩若秋说着不需要他们让位,可这些村民却是直接绕过韩若秋三人,站到了他们的身后,这场面可真是挺叫人无语的。

不过众人都在退让,人群中的韩老头到是奇葩,他煎站在自己前面的人也转而往韩若秋的身后去排队,他不仅没有让,反而是舔着脸就直接排在了第一位。

韩若秋脸上扯出意思嘲讽的笑容,很快消弭于无形。

她很清楚韩老头这是在倚老卖老呢!仗着是她爷爷的身份,在哪里头顶插大葱,装蒜。

韩若秋也没有多和他计较,原本她是连村民的避让都不肯,可是这些村民却主动为她让道,这情,她不受也得受。

很快上头来征税的衙役就赶着马车来了,手里拿着好几本厚厚的账册,找到属于槐树村的那一本之后,便坐在村长早就安排人摆好的桌子前,拿出笔墨纸砚开始记录。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