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冒牌世子爷39心定

福喜回家看到陶睿的时候, 和他说了自己的疑『惑』。

“哥,今天我和公主提到草原人,她好像不喜欢他们, 前不是说草原人是来讲和臣服的吗?”

陶睿笑了下, 给她解释,“从前的草原人确实有点臣服的意思, 但现在的掌权者是主战派,不论他做了什么,他私下都是想开战的。”

战事肯定离京城很远,但提起来难免让人难受。福喜皱着眉说:“这些人就像山贼强盗一样,太无耻了。”说着她又叹口气, “公主对什么事都太上心, 我看好心疼。她讨厌草原人, 还在读记载草原人习『性』的书。我看她那里还有草原的衣服, 她是想帮皇上的忙吧, 如果她像其他公主那样可能会轻松很多。”

不陶睿说话, 福喜又笑起来, “不那样就不是三公主了,我还是喜欢这样的公主。哥,明天我早点进宫,我想陪在三公主身边。”

陶睿若有所思地问道:“说三公主那里有草原衣服?女装?”

福喜点点头,“是啊, 摆在一边,我没仔细看, 是新的,第一次见感觉还挺有意思的。”

陶睿又问:“她很了解草原人吗?”

“很了解啊,怎么了?”

“没事, 去休息吧。”

陶睿把福喜送走了,独自沉思起来。buwu.org 梦幻小说网

诚然,三公主是和福喜这样的闺阁女子不一样,会多『操』心许多事,但仔细了解草原人,还做了草原服饰,这就不止是『操』心那么简单了。

拓烈部落的新首领乌克敦二十六岁,他的妻子一年前死了,他此行进京很有可能会求娶一位公主,展现交好之意,并装模作样地将边关那些『乱』子推到他的兄弟身上,保证回去会严加管束,请求大周支援。

乌克敦会借此麻痹大周,得到大周支援的好处,最后进攻时将娶回去的公主祭天,振奋军心。

这是本朝历史上草原人曾经做的事,三公主不可能猜不到。那么三公主如今的为只有一个可能,她是自愿去的!

没有人会自愿送死,还是这种对大周朝毫无疑义的死,皇帝也不会同意。

陶睿想到三公主隐瞒得极好的高强武艺,还有私下许多与明面上不符的谋略心机,以及马上年满二十还未嫁。

乌克敦上位恐怕是皇帝和三公主待的好时机,那群狼以为带回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公主,公主却可以在嫁妆队伍上做手脚,将带去草原的所有人换成精良士兵,打入敌人内部,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陶睿一直觉得皇帝如此疼爱三公主,一定会有什么想法。如果不是大周国泰民安,推举女皇上位太过内耗,他觉得皇帝甚至会让三公主继位。

如今他的疑『惑』解开了,皇帝给三公主选了另一片地方称王,让她做整片草原的女皇,到时,整个大周都会是三公主的后援,她可以放开手脚去统一草原!

虽然只是一点点信息,但陶睿觉得,如果他是皇帝,他就会这么干。这样不但能收复整片草原,开拓疆土平息边关战『乱』,还会让三公主青史留名,管理整片草原自由自在,不受任何拘束。三公主将得到所有人真正的尊敬,自内心的尊敬。

流年小声说:【睿哥,如果猜的都是真的,那三公主要跑了啊,追不追?】

陶睿笑了,【追!我要是猜对了,那我可能找不到比三公主更合我心意的媳『妇』了。准备一下,我们要换地图了。】

陶睿这一夜没修炼,他在书房里看完了所有关于草原的书面记载和边关地图。

第二天下朝他直接去见皇帝,铺开地图和皇帝说边关一定会开战,不如事先准备,如何如何。

皇帝刚开始以为他想说乌克敦狼子野心,要如何防备接待类的,没想到突然说到排兵布阵上去了,还说得挺好,问题是这不是武将干的事吗?陶睿之前一直是文官啊。

不皇帝很快就将这些思绪抛开,专注地听陶睿讲述他的计划。

两军对战,不止是兵法那么简单。如果有周密的计划,获胜的机会将大大增加。陶睿提出的计划就足够周密,超出他想象的周密,让他在听完后夸赞声脱口而出,“妙!此计甚妙!”

陶睿笑道:“如此,不论乌克敦此向大周提出何要求,我大周都无需答应。姿态摆得越高,对我们的计划越有利。”

皇帝看向他,微微挑眉,“谨之似乎话里有话。朕还不知,谨之为何突然对草原感兴趣了,竟要亲自出征。

可知,战场上刀枪无眼,纵使武艺再高,也有丧命的危险。与家人团聚仅数年,要冒这样的险吗?”

“保家卫国,好儿郎自当出一份力。臣身为大周丞相,怎能眼睁睁看外人侵扰我国子民?至于臣的家人,他们都在天子脚下,定能一切安好,臣很放心。”

皇帝点了点头,思忖踱了几步,又道:“朕还有另一个计划,或许由三公主深入草原内部,更容易成功。”

陶睿都没问他的具体计划,直接就说:“如此需要冒险的就是三公主了,即便最后胜利,草原的气候与各方面条件远远不如中原,皇上放心留三公主在草原生活吗?”

当然不放心。要不然,皇帝前也不会放任陶睿和三公主相处了。不他的打算其实是让陶睿随三公主去草原,他们两人联手,自然能治好草原。只有一个问题,下一任皇帝容得下他们吗?

这一点一直都是他心中的疑虑。

三公主自幼聪慧,他宠爱三公主不止是因为先皇后,更多的是因为三公主乃是他所有子女中最聪慧的一个。

这么多年,他时常惋惜三公主不是男儿,并非他重男轻女,而是群臣百姓不会轻易接受女子称帝。大周国泰民安,他当将精力放在建设国家上,怎能因女儿引内『乱』,耗损国家元气?而且他也怕,他没那么多时间为女儿铺路,他已经年过五十了。

皇帝沉默片刻后,突然问了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谨之,觉得朕身体如何?”

陶睿立刻回道:“皇上身体康健,同龄人中无人能及。臣以为,皇上将来能带曾孙骑马『射』猎,共享天伦。”

要到曾孙可能要十几年之后,要曾孙骑马『射』猎至少要三十年了。那时他八十岁还能骑马,陶睿也是对他太有信心了。

关键皇帝看看陶睿的表情,现他居然不是奉承。皇帝不由地笑了一声,“谨之总是与旁人不同,便是太医院那些人也不敢如何同朕说。”

陶睿勾起嘴角,玩笑道:“若臣说自己会点相面之术,皇上信吗?”

皇帝摇摇头,朗声笑起来,“呀,只有这时候才像个少年人。给朕说说,都二十了,为何还未娶妻纳妾啊?祖父不急?”

“臣的家人都重情义,臣告诉他们,臣要找到情投意合人,一生为伴,不可『操』急,毁掉一生。说来也巧,宣国公府沦落到宣谨伯府,刚好都有臣之养母的影子,臣的家人亲身感受,非常认同臣的想法,便未再催促婚事。”

两人来我往地说了这么多,陶睿嘴就是严得很,半丝不透『露』他对三公主的想法。但要说不透『露』吧,他又明确表示了不希望三公主嫁去草原。

好在皇帝完全能明白对话背后的意思,心里暗骂他一句滑头,干脆打他走人,自己认真考虑一下。

事情有变,需要考虑的事很多。牵一而动全身,做皇帝的,每个决定都不是那么容易。唯一确定的便是,他的决定必须对国家有利。

许久后,皇帝叫人找来五皇子,亲自考校了一下。五皇子还未满十岁,才智中上,在皇帝看来,若全力培养,五皇子又没被别人带歪的情况下,能做个守成的皇帝,将大周维持现状便是尽全力了。

皇帝又了御医,确定自己的身体比前还健康,仿佛壮年时期。接着他才寻三公主一同用晚膳,将陶睿那番话告诉她。

三公主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但她没有欣喜,反而面『露』迟疑,“父皇,陶大人会不会是因为父皇的原因,才……”

皇帝笑了,“朕还是头一次看到你如此不自信。玉馨,谨之是什么人?他若不愿,就算朕赐婚,他也有办法拒绝。一旦他开口,那必是他心中有意。”

三公主脸一红,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若陶睿有意,她怎么竟没看出来?

皇帝倒觉得陶睿很懂事,姻缘未定,这么随意让公主看出来岂不是唐突了公主?

正因为对陶睿的欣赏,他话题一转,突然说:“谨之欲亲自领兵,去边关指挥作战,朕希望与他同去。”

“同去?”三公主惊讶地抬头,她若同去就是进军营了,“女扮男装?”

皇帝点了下头,“这是朕的想法,如何选择,自己考虑。若你不放心,按照我们原来的计划也一样可行。只有一点,一旦你去了战场,决不能泄『露』你的身份。若你战死或未能立功,就只是在宫中‘病’了些日子。

只有立下大功,才能以公主尊风光归来。”

三公主神『色』动容,“儿臣知道。”

她起身郑重地跪拜在地,向皇帝了个大礼,“儿臣谢父皇!”

无需多言,他们都知道自己能为对方做到什么程度,更知道一切需以家国天下为先。

这也许是最好的一次机会,也是最重要的一次机会,一旦选择,便不容有失。

他们的命运,都将在这一刻改写。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