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英王教弈

言暮看着英王爷那做工精细的轮椅,才回忆起刚刚观察整个英王府,确实不见一处阶梯。

英王应昀腿部有疾,这是整个大恒都知道的,当年英王与长平侯和宋大将军一同出征北疆,抗击匈奴,十四年前获得大捷,将匈奴赶出漠北,后自愿留守漠北,但恒帝思念儿子,又得知孙儿应日尧在漠北出生,便传唤英王一家回京,殊不知本路遇上刺客,英王伤了双腿,自此之后,王爷残疾的消息传遍整个大恒,他也从当年与应明争夺太子之位最有力的角逐中悄然退下。

漠北凶残的匈奴没法打败的英王,终是败在了回京的路上,这是天意,还是人为,这是太子想看到的,还是英王想得到的结局呢?

就在言暮陷入沉思之时,文音月已经把言暮这孩子来求学射弈的事,全数跟英王说了。

“夫人,这日头如此毒,你身体才刚见好,绝不得在外面风吹日晒!”英王听了文音月的话,立刻就打断了她的想法,话里带着三分恼,七分劝,但听着所有人的耳中,皆是十分的在乎!

文音月一听就急得咳出声来,英王只得叹着气抚摸着她的后背,仆人们赶紧上前服侍,言暮和宋琦对视了一眼,皆是担心。

“这可不行!”文音月猛地喝了一口清茶,顺气说道:“我既然答应便一定要教!”

英王看着自己王妃那信誓旦旦的模样,深知其性,乃十头牛都拉不回来,当年死命跟着他去北疆打战是如此,现在硬撑着教言暮射弈亦是如此。

半饷,英王终是妥协,只见他长叹一口气,断然说道:“本王来教!”

在场的人听了英王的话,无一不被震惊得瞪大双眼,倒是文音月感不妥:“王爷,我这干女儿是个女娃娃,你这上战场对士兵操练的教法的,恐怕不太妥!”

英王瞥了一眼言暮这个小女娃,不以为然地说:“当年也是我教会儿子射弈的,那时他才不过五岁,跟这孩子个头差不多,一样是教得他百射百中,怕什么!”

宋琦饶有兴致地看着这两夫妇,自家女儿这会可真的找到个万人之上的师父了,便出来打圆场:“暮暮是宋家之后,跟我宋琦一眼流着将门的血,得英王教导实是三生有幸!音月,咱们也许久不见,不如我和你留在此说些体己话,让孩子跟着王爷去学射弈。”

文音月还是有些不安,可是拗不过这几些人,便只好嘱咐道:“王爷,儿子不及女儿,要好生教!”

“知了!”英王见文音月肯松口,便先答应着,转过头对着言暮说道:“丫头,跟我来!”

文音月和宋琦一直盯着那一大一小走远的身影,不由得觉得此景有些新奇,不知那两人会闹出个什么事来,不过她倒是记得,王爷一直想要个女儿呢……

——

肃静的英王府偏院武场内,只得小数的护卫在操练着,至少外人看来,是小数的。

“所谓百发百中,就是要箭箭射中红心,你练了两个时辰,射了多少箭,不中红心的多少箭?”

英王端坐在轮椅上,看着在自己身旁已经练了好些时候的孩子,语气严厉的说道。

站在旁边的英武卫手执几个箭筐,里面满满装着密密麻麻的箭矢,正是刚刚小女娃练习时被回收回来的箭。

只见这小女孩神色不变,依然是专注认真,但额间满头大汗,用衣袖不知擦拭了多少回,整个小脸蛋被晒得红彤彤的,两个时辰滴水未沾,也不喊累,倒是有点当年世子爷的韧劲。

“回王爷,刚刚射了二百五十枚箭,有二十五枚未中红心!”言暮老老实实地回答着,也没说其他废话。

英王看着孩子的握弓拉弦的那双小手,早就被磨得通红,那双眼睛却依旧亮亮的,让他想起了当年教尧儿的时候,那小子也是如此笨拙,如此倔强。

英武卫一听眼睛都瞪大了,小丫头今日初学,竟十有九中,已经非常了得,难道王爷还不满意吗?还要往死里练,这孩子怕是不敢说个不字,也不敢喊个累字,但这样下去,女娃娃撑不下,练倒了该怎么办呢!

英王眼中略过一丝意味不明的想法,终是开口:“接下来半个时辰内,射一百箭,只能不中五箭,不然就继续练!练到可以为止!”

“是!”言暮点了点头,半时辰一百箭,既要快也要准。

言暮心里默念着英王教导的话:临开弓之际,方撒手,然开弓不可太早,早则身手摇动,亦不可太迟,迟则心眼俱慌,不迟不早,开弓之势,右肋与腰脊用力往前一推,前手要低,指在分松,对镫之间,从容自由。

英武卫听罢心中默默流泪,以往王爷教导世子,是要世子百发百中,哪里有什么不中五箭的余地。不中,重练,虚发,重练,偏倚,重练。

王爷他终是放低了标准,但是!对寻常士兵来说已经是难于登天,对着小娃娃来说,还是艰难无比的啊!

言暮心中并无多想,不敢心急,也不敢松懈,射弈着实是锻炼心智的技艺,学好了这防身之技,自己是不是可以向为言氏复仇的路再迈进一步了呢?

一箭射出,只听到英王那把严厉的声音在身后响起:“歪了!在想什么呢!”

言暮擦了擦流到了自己圆润下巴的汗水,看来这复仇之路,亦如这脱靶的箭,着实不能一步登天,操之过急!

“我,重练吧!”

言暮深深地吁了一口气,眼神恢复清明,从箭筐里抽出一把箭,稳定心神,弯弓射出。

“一箭,中!二箭,中……”英武卫一直报着数,英王定定地盯着言暮小小的后背,依旧是波澜不惊的眼神,但他的心是怎样想的,大家便不得知了。

“一百箭,中!”

言暮练得百发百中时,这天边已经挂起了一轮明月,整个武场点起了密密麻麻的火把,照得好似白天般明亮。

言暮遥看这前方的箭靶,终于长长地吁出一口气,一转头却蓦然发现,英王还坐在轮椅上,便激动地走到英王跟前,单膝跪下说道:“谢英王教导!”

“嗯!”火光照着英王那张毫无表情的脸庞,只见他慢慢说道:“天色已晚,跟我回去吃饭!”

——

待言暮和英王回到正厅时,宋琦已经回府了,英王府和庄府离得近,都在白虎大街,近日庄大人脸上的伤刚刚消退,可心里的伤久久难消,若看到宋琦不在家中,不知又会胡思乱想什么,宋琦只得让文音月到时把孩子送回府了。

“女儿怎么不在家中?”庄大人敏感的心捕捉到家中的一丝异常。

宋琦只得一五一十地跟他说清楚,反倒又惹得庄大人一阵伤春悲秋:“夫人,这几天我老是害怕,害怕霖儿出什么事了,害怕暮暮出什么事了,害怕你出什么事了!”

宋琦心中也是明白的,如今庄府可谓是被太子盯上了,霖儿上了山倒是不怕,可暮暮在庄家,不一定是好事,届时太子登基,难说庄府不是第一个开刀的。

“哎!不知圣上还能熬多久,也不知师父什么时候收到我的信啊!”宋琦对着天边的一轮明月,愁上加愁!

那厢庄府为前路忧愁,这厢英王府里文音月可真的为眼前所见发愁!

“这!这孩子的手是怎么了!”文音月紧紧抓着言暮那双已经由红肿变得淤青的手掌,惊讶地看着正在夹菜吃饭,一派自然的英王说道。

言暮见状,立刻义正言辞地说道:“月姨,是我自己要求猛学的,学武本就要刻苦,即便英王没有要求,我自己也深感不足,没练够绝对不会收手!”

文音月有些惊讶这孩子,莫不是被自家王爷吓唬得头脑不清醒了?

英王听了言暮的话,夹菜的手顿了顿,但很快又恢复了原状,嘴边说了一声:“嗯。”

文音月看着言暮的小手,哪里不心疼的,忽而想起了好久好久之前,自己求师父教自己射弈的事。

那时文家本就是书香世家,作为文家大小姐,十指不沾阳春水,哪里握过什么弓箭!但她啊,偏偏眼瞎,自小倾心英王这颗木头,毅然学弈,就是为了将来有一天,随这块木头走天涯,不拖他的后腿。

没想到,这女娃娃比自己年轻时来得更刻苦。

她终是如愿以偿,嫁英王,走北疆,得尧儿。那么,小丫头的愿望是什么呢?听了宋琦讲述的她的经历,自己也大概猜到一二吧……

吃饱喝足,文音月给言暮的双手上了药,也是该回府歇息了。

此时,一直在旁边冷冷观望的英王,竟悄悄拿了一瓶膏药,递给文音月嘱咐道:“给那小娃娃,勿说是我给的。”

“哟!百花膏啊!这不是你最爱塞给儿子的吗?”文音月看着手中的药膏,调侃道,这颗木头脸冷心热,莫不是他见到暮暮便想起了自家儿子了?

每回儿子练武,他都严格要求,而后又于心不忍,寻最好的膏药托自己给儿子。

文音月见英王不语,便继续打趣:“要不让暮暮过来当咱家女儿?”

英王一听便不悦了,一想到庄昊被打成猪头的模样,便说道:“我堂堂英王还给庄昊那猪头养女儿了?”

文音月哈哈一笑,继续说道:“那让她做咱家儿媳妇如何?”

这下英王竟不语了,愣是想起了自己的逸群绝伦的儿子,难说,难说……

——

雾气缭绕,映出少女的满怀心事。

言暮回到府上,雪趣雪静早就给她备好了洗澡水,她欢欢喜喜地把一身的汗迹全部冲刷,而后舒服地双手趴在浴桶边,暖和的水漠过身子,露出一双藕白的手臂。

言暮睁着秋水般的眸子,仔细地看着自己的手。

这一双手,摸过焦炭,御过骏马,挽过长弓,可终是抓不住杀害言氏的凶手,灭不了隔壁李家的罪恶,救不了还在世间弥难的世人。

言暮有些烦恼地在手心中,洋洋洒洒地写下了:北郭先生,四个字。

这个娘亲口中的北郭先生,什么时候才能来呢?

谁也没想到,庄夫人的这封不闻去向,不知归处的信,一寄便是一年。。

一春一秋,朝朝暮暮,骑过了最快的马,射过了最远的靶,读过了最老的书,言暮这个身怀故事的小姑娘,也如白杨般抽条了些许,心中的困惑,随着庄府那一声敲门声,随着那位女先生的到来,被全数破解……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