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再次上课的胡大老爷

第三百八十五章再次上课的胡大老爷

不得不说,由于朱元璋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草根出身,导致了朱元璋在某些事情上的作法,在其他人看来那叫一个别扭啊。

尤其是皇权更迭一事。

哪朝哪代没因为继位的事儿闹腾过?

可唯独在朱元璋这里,至少目前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满大明都知道,太子是朱标,将来的皇帝也必然是朱标。

其他皇子,一星半点的可能都没有。

不仅朱元璋不会答应,朝臣、民众都不会答应。

哪怕想要混个从龙之功的野心之辈,看着如今稳如泰山的朱标,那自然得缩回来。

而且,不仅是朱标的地位稳如泰山。

朱标的嫡长子、朱元璋的嫡长孙朱雄英,同样皇孙的位子稳如泰山。

但凡消息灵通一点的,都知道朱雄英虽然只是个皇孙。

可实际上,自幼就是由朱元璋和马皇后亲自抚养长大的。

可以说,他爹朱标是皇子当中的唯一的话,那么朱雄英就是皇孙之中的唯一。

这种带在身边亲自抚养的待遇,就是独属于朱雄英的。

其他皇孙压根想都别想。

哪怕原本历史上的朱允炆,那也不过是朱元璋别无选择之下,带在身边教导了几年时间。

就这样,朱允炆也是一直生活在东宫而不是如朱雄英一般直接就是坤宁宫里长大的。buwu.org 梦幻小说网

尤其也能看出大明的皇权更迭的安排了。

朱元璋从一开始就做好了父传子、子传孙的准备,并且从刚一开始就下死力气进行培养。

最好的辅政团队、最好的文武班底、亲自手把手的教导……

可以说,从一开始,朱标、朱雄英的待遇就已经拉满了。

尤其是朱雄英,单单看名字就知道。

明明是老朱家皇室的第三代,按理来说都应该是允字辈。

可唯独朱雄英,他单独一个!

而这,就是朱元璋安排的。

这是他乾坤独断确定的大明第三代皇帝。

其实于朱元璋来说,这种安排自然是没问题的。

皇帝在位的时候,就悉心的把太子、皇孙都给安排好。

那么将来的皇权更迭,一切都会井然有序的进行,既不会产生什么动荡也不用担心上来的会是个废物。

可惜,老朱想的倒是挺好,可老天却有些看不下去了。

先是朱雄英而后是朱标,两个他所看重、栽培了好些年的子孙,先后离他而去。

可以说,朱元璋能在那样的情况下没崩溃,反倒是培养了朱允炆几年,已经算他精神足够坚韧了。

幼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

朱元璋几乎经历了人世间所有的离别,还是眼睁睁的看着这一切发生。

以至于,胡大老爷都觉着洪武末期的老朱,对于淮西勋贵的杀戮,不仅仅是在为朱允炆铺路。

还有一个原因,或许就是满心暴躁、孤苦的朱元璋,早已没有了原本的耐性了。

他只想着杀个痛快、杀个干净,直接一了百了就是了。

真要是闹腾起来了,那他不介意多杀几个。

或者说,那时候的朱元璋,已经不在意会不会有人闹腾了。

话题回到大本堂,此时的胡大老爷也已经看完了上次布置的作业。

“嗯,诸位皇子看来回去以后倒是用了心了!”

“尔等的作业本官都看过了!”

“于尔等来说,这作业单看质量的话,只能说一般,说不上太好但也还过得去。”

“可本官觉着,从态度上看,尔等倒是值得一个优秀!”

“因为尔等都用心的去做、用心的去记了!”

“这一点,远比你们拿出来的作业更加重要!”

胡大老爷的话,不仅让大本堂内的一众皇子乐得龇牙咧嘴的。

连站在窗外“老地方”偷听的朱元璋,也咧着个大嘴无声的笑着。

他对于胡大老爷的话,倒是蛮认同的。

确实态度远比结果重要!

尤其是这种课业,真要是让一众小崽子几天时间就精通天下各路地形地貌、行政划分什么的,想想都不现实。

但有没有用心,是能清楚的看到的。

只要用心,那么自然将来还能继续。

胡大老爷虽然难得的表扬了一众小崽子一句,可他也没在这上面多说什么。

夸奖,要吝啬着来!

要每每对方做出点什么就大肆夸奖的话,这夸奖是不是变得太廉价了?

他胡大老爷的身份,这么不值钱的?

虽然这手段有点像那什么CPU似的,可换层皮的话,当老板的忽悠员工用的何尝不也是这一招?

说白了,无非就是控制输出而已。

上辈子的胡大老爷,就没少在这手段之下被老板各种拿捏。

当然了,上辈子很多老板之所以用了这手段还翻车。

那也是因为他们光输出信息不输出物质啊。

说白了,光画饼光说好话,车子房子票子啥啥不给,那傻子都禁不住这么搞啊。

话说回来,胡大老爷简单的点了一句一众皇子后,终于开始了今日的主题。

胡大老爷看了一众小崽子一眼,而后提起一旁的毛笔,蘸满了墨汁之后,直接在背后的空白大纸上挥毫泼墨写下了一个大大的“王”字!

他转头环视了众人一遭,忽然嘴角一挑,意味深长的问道。

“诸位,将来都是要当王的!”

“无论是藩王还是塞王,那放在普通人眼中,那也是实打实的天潢贵胄,一等一的豪奢!”

“可诸位能否说说,你们认为,一个贤明的藩王,首先要做的,是何事?”

一众皇子们对于这话题简直不要太感兴趣啊。

这也是他们如今愈发重视胡大老爷的课业的原因。

胡大老爷他是真心不来虚的啊。

上来就是干货!

这不比什么叨逼叨、叨逼叨的之乎者也有意思多了?

一众皇子们也没含糊,见胡大老爷发问,赶忙一个个的站起来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答案。

有说“兵权”的,有说“财源”的,有说“人力”的,有说“知识”的!

可以说,答案那叫一个七彩斑斓啊!

可胡大老爷却笑着一一否决,而后在众人懵逼之时,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长寿安康!”

此言一出,不仅一众皇子,连朱元璋都听懵逼了。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