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燕京

第276章 燕京

因永王的平安归来,南京城中好一番热闹。

对于这个弟弟,朱慈烺给予了足够的荣望,不但将朱慈炤安排在文华殿居住,还立刻在紫禁城周边选了一处位置,命工部着手修建永王府。

文华殿的来历自不必说,是太祖的太子朱标未开府出宫时,在宫里的居所。

而修建永王府,更是一等一的大事。

谁都知道,如今宗室改授正进行的如火如荼。

按唐王朱聿键公布的设想,按祖制在南京城中修建一个十王府,将所有的亲王府都囊括在内。

可皇上却格外对这个弟弟开恩,竟然单独修建了一处王府。

除了永王之外,朱慈烺还给了许多人赏赐。

因镇江总兵陈洪范寻找永王有功,擢为中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入南京侯旨待封;

前司礼监秉笔太监高定护驾有功,升殿前总管。

当然,这都是对外的说法,高定的真正去处,连朱慈烺也不清楚。

只知道当日高定被拖下去之后,永王身边的几个人,就被东厂的人控制了起来。

据高悌的说法,这些人都是敌酋多尔衮派在南京的奸细,奉高时明的命令,从去岁开始,便逗留在江南打探消息。

自从年初的“假太子”事件之后,这半年之中,高定和他接头不止一次,一直在盘算着如何再做出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正是知道了高定的谋算之后,高悌将计就计,以自己滔天的权势做保证,鼓动这几人一同现身。

没想到,对方竟然如此下功夫,把永王朱慈炤也送到了南京。

至于高定在朝堂上指认高悌为建虏的奸细,自当日散了之后,朱慈烺和高悌都没在提起此事。

许多在场的人都以为,这其中有什么误会。

如今高悌手握重兵,在大明已然位高权重,又何必去投靠建虏,做一个不明所以的奴才?

哪怕内阁几人很好奇高悌和朱慈烺到底说了什么,也没把此事太当一回事。

谁都知道,高悌这个阉人,去岁到了南京,此后一直都在南京城中,除了平定苏州的民乱之外,根本没有离开南京。

即便是看不惯高悌行事的内阁众人,也在心中认定,所谓的高悌通敌,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看如今皇上对这些人的封赏,怕是连高悌本人,也没有把此事放在心上。

只有朱慈烺知道,此事根本没有表面上的简单。

在简单的审问之后,那些人就将建虏在城中的据点,一一吐露了出来。

高悌还列出了一个详细的名单,送到他这个皇帝的面前御览。

不过在御览过后,高悌就没什么动静了。按他的说法,是在将计就计,由着这些人将情报传回燕京。

在高悌的安排之下,南京的情报很快便送了出去,以近乎于夸张的速度,送到了处于燕京的高时明手中。

当多尔衮见到这些情报时,正好是七日之后,当看到信中所述,不由大喜过望。

“还是你这个奴才机灵,将崇祯的那个儿子送去了南京,这下子,咱们安插过去的人,果然都受到了残明的重用!”

多尔衮的这句话,令高时明心中无限感戴。

“这是主子统筹得当,那小子在咱们手中没什么大用处,送到南京也好,等他在南京站稳脚跟,让高定把咱们伪造的那个‘遗诏’公开,就算残明不会换皇帝,必然能让残明闹出不少乱子。”

“嗯,你和高定务必要交代清楚,那个‘遗诏’大有用处,不到有十足把握的时候,不可拿出来。”

“奴才省的,下面先让他们做些小动作,待皇上的圣驾到了燕京,再闹些大事。高定在信上说了,左良玉虽然败了,不过南京城如今也是人心惶惶,他们听说钱谦益一直和左良玉都有往来,准备拿那个钱谦益做文章。”

多尔衮这才点了点头,坐回到了位子当中,沉吟道:“本王看崇祯的那个儿子有些脓包,你说,他会不会临阵脱逃,坏了本王的大事?”

“谁不想做皇帝?王爷既许了他做残明的皇帝,就算他不上心,跟着他一起南下的人也会有人上心。还有,那个袁氏还在咱们手上,这个人,也得用起来,奴才回去琢磨琢磨,看如何能折腾些门道出来。”

“好好去做,待攻下南京,本王自不会亏待于你。”

多尔衮难得松开了紧绷的脸,待高时明千恩万谢的退下去,这才叫出了内殿里的几个汉臣,郑重问道:“你们也都听到了,残明气数已尽,不但左良玉这样的外藩有异心,南京城上下开始乱了起来,本王准备趁着秋高气爽,饮马长江,你们觉得如何?”

几个汉臣登时面面相觑,不知多尔衮如何起了这样的心思。

尤其是洪承畴、曹振彦这两个随着一起入关的汉臣,当初入关时,已然定好了规划,摄政王这突然要大改,可说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过了好一会儿,洪承畴劝道:“西寇势大,不可小觑,且李自成近日蠢蠢欲动,大有出山西挑衅我大清之意。以奴才看,还是趁着西寇元气未复,先灭掉西寇,再行南下。”

曹振彦也道:“是啊,既然残明不成气候,那就不必为虑,且由着他们折腾,待灭了西寇,江南之地则唾手可得。”

多尔衮叹了一口气,说道:“你们也知道,西寇以大军据守关隘,一旦开战,不知何年方休。京畿之地初定,咱们八旗子弟新圈完地,还没见着收成,没多少钱粮可用,又有新归附的那些绿营,皆是等着朝廷的拨付,长此下去,必然难以为继。旧明的赋税,皆来自于江南之地,一旦攻下江南,大军有了保障,再灭掉西寇,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陈明夏踌躇了一会儿,见无人再接话,便硬着头皮道:“臣以为,大将军虽总揽大权,毕竟上面还有皇上。说话间皇上就到了燕京,调兵遣将这等大事,还是让皇上亲自做计议为好。”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