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夜不能寐

是夜。

结束族会回到家中的村民们,在简单做饭、洗漱后,一家几口躺到床上。

古代生活,并没有太多的娱乐措施。

一般都是老婆孩子热炕头,或者精力充沛一些的便是耍弄些闺房之乐。

往日的这个点,村内总有此起彼伏的声音,然而今天家家户户却少有这个闲情逸致。

此时村中的一户人家。

这当家叫陈风,是陈家庄出了名的懒汉,自娶了媳妇儿从父母那儿分家后,是成家的第四年。

由于怠惰偷懒导致庄稼荒废,往日有父母救济还能支撑一二。

然而一次大祭祀消耗完父母钱财,如今又要来一次祭祀...这钱财可愁坏了他,因为陈风本身就靠父母自己没有任何存款。

上次祭祀,还是借了些余钱,东拼西凑才凑齐了分子。

想的心烦。

陈风一巴掌拍在桌上骂道。“这些该死的乡老,不是吸血鬼吗?半月不到大祭两次,还给不给人活路了!”

其身旁有一女子,名为方氏,是外姓女子自愿嫁入陈家。

看着自家丈夫口无遮拦她脸色大变。

“当家的,小声一点儿,这要是被别人听到...你想想刘姓一家人。”

原本这刚想发怒,但听到刘姓,自然而然就想到了那差点没命,然后被赶出了陈家庄的一家人。

“就算是乡老...也不能不给活路吧?”陈风低语一声。

原本的大嗓子低了数个档次。

“当家的您也是从狩猎队出来过,实在不行向狩猎队队长讨些钱财?”方氏小心翼翼建议道。

不说这还好,一提到狩猎队陈风脸崩了起来,差点就要动手打人。

还好俩夫妻关系算是不错,再加上如今情况实在危机。

“别提了,狩猎队我就呆七天,如果有选择我绝不会去狩猎队。”陈风哼哼唧唧恨声道。

狩猎队上山狩猎,其实十分的危险,一般陈家人根本不会进入狩猎队。

要知道山里潜藏着各种山精妖怪!

至今的村里还流传着,关于山君吃人的传闻,若不是实在没有办法的陈家庄人,大部分狩猎队都是‘外乡人’。

狩猎一代人,再贡献一代人,入赘或嫁入陈氏..那么下一代可入陈氏祖籍。

这是陈家庄内不成文的规矩。

陈风疲懒过头,被父母丢入狩猎队磨砺,这件事在村里也算是人尽皆知的事,也可以说是他的黑历史。

往日被人提起,可少不得一番打闹、耍泼。

方氏露出一脸为难。

“但祭祀之物若是凑不出...陈家老太怪罪下来可就麻烦了!”

这一下,陈风脸又垮了下来。

他脸上露出犹豫之色,最终还是艰难地点了点头。“当初在狩猎队,我与几个狩猎队的人倒有些交情,明日我去向他们借一下救急。”

“但...这也不一定能行,连续两次祭祀...谁家里还有闲钱?”

两口子对视一眼同时叹了口气。

往年,这等大型祭祀之礼,都在年关入冬之时,一年也不过一次。

如今距离入冬还有数月,结果已经连续两次祭祀,驴也不是这么造的好吗?!

事实也的确如此,两次祭祀几乎要掏空村民积蓄。

村内大部分人家今夜注定难眠。

......

同样难眠的。

还有元会县中一家瓦不遮顶的小房内。

烛火通明,

案桌上,有一青年正埋守伏案,他正细细朗读着一张卷宗。

正是‘陈县令审乡老’的后半故事。

作为一个入职才不到三月的说书人。

吴明凭借超乎常人的努力,以及醇厚、清晰的声音,迅速成为说书人中的后起之秀!

说书人,这一行可不是想当就能当。

也是有相当高的门槛。

首先,必须拥有一定文化素养,识字认字这是最基本的。

但想具有这一点,就必须上过私塾...或者出生在书香门第之中,而具有这二者条件者会来说书可以说少之又少。

因此。

大部分说书人都是自学,或是自己编了故事,听些民间传闻上台说书。

起初,不过在客栈之外,没有固定场子,甚至连‘工资’也无,只能期待有大爷听得高兴,赏下半钱一文。

再后有些天赋或底蕴的说书人,就可以进入酒楼内表演。

开始‘论场’收钱。

说好一场掌柜给多少银钱,再加上看客们给的茶水钱,如此..才算得吃上说书人这口饭,

再往上那就难喽。

拥有自己的‘招牌’成为酒楼的争抢对象。

几家酒楼争相聘请,是否去,全桉说书者自身所想,这便是第三层次的说书人。

当然还有上者,出入庙堂之上,一言可辩天下事,一言可论万家安。

当然!

这些话不是吴明说的,是他的‘师父’教给他的。

“哥,怎么还不睡啊?”

奶声奶气的呼喊声,打断了他的胡思乱想。

转头看去。

有一穿着布衣、破洞鞋,双颊红扑扑的小女孩,正抱着竹枕揉着睁不开的双眼开口说着话。

“小敏你怎么还不睡呢?”

吴明上前抱起女娃。

这是他的妹妹吴敏,今年刚六岁。

吴敏打了个哈欠。

“这灯一直点着,睡不着,哥哥你再不睡,明天太阳公公就要打你屁股了。”

1“好,等哥哥整理完最后一段,马上就去睡了。”吴明揉了揉自家小妹的头发。一脸宠溺。

哄着小妹进入梦乡。

他再次扑在案桌前开始做注释。

自三年前,自己带着小妹来到元会县,举目无亲下,幸得师父——一个老乞儿搭救,得授一手说书的本事。

一年时间从一个文盲,到能完整解读一章节志怪。

当完整解读完的后一天。

师父走了。

没有告别,没有多余的语言,唯一留下来的是一张纸,上头就是关于说书人的等阶以及一句话。

抚养吴敏长大成人,让自己有口饱饭,是吴明成为读书人的动机。

而向着上一层台阶攀爬的原因。

是师父留下的那句话。

‘谨守本心,说书非戏说,当有凌云日,师徒再会时。’

吴明双眼闪耀起认真的光芒。“师父,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