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汉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求鲜花评价票)

颖川郡,由颖川各大名门士族出资建立的颖川书院中。

黑夜下,一声痛彻心扉的哭泣声陡然响起。

“奉孝,大汉亡了!大汉亡了啊!”

“想我大汉天下自高祖起始,又有武帝横空出世,北击匈奴、西通西域、南征百越………”

“虽有奸贼王莽篡权,然又有光武帝起于微末,扫灭天下叛贼,光复汉室江山,传至今日,已近四百年。”

“四百年大汉天下,竟败亡在际?”

“悠悠苍天,何薄与汉?”

望着在自己身前痛哭不已的好友荀彧,有着鬼才之称的郭嘉,亦只能暗暗叹息。

他郭嘉虽智谋超群,自觉不比昔日帮助汉高祖刘邦建立大汉天下的张良、陈平差。

然而面对此时这种情况,亦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只能在一旁暗暗叹息,期盼这个好友能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吧!

郭嘉心中如此想着,双眼亦是颇为期待的望向那对比金榜。

他十分好奇,这取代四百年大汉天下的人,究竟会是何人呢?

是四世三公之后的袁绍袁本初?还是北平太守公孙瓒、长沙太守孙坚,亦或者是骑都尉曹操呢?

至于其他诸如董卓、袁术、陶谦、韩馥、孔融、刘岱、刘表、刘焉、刘虞等辈,压根就不在郭嘉的猜测范围之中。

先说刘岱、刘表、刘焉、刘虞等人,这些人虽然各个都是一州刺史,亦或者是一州州牧。

堪称目前天下诸侯之中的一流诸侯。

然他们可都姓刘,是汉室宗亲啊!

要是那天地异象幻化而出的对比金榜没演化错的话,日后定鼎天下的绝对不是这些汉室宗亲。

毕竟真要是他们,大汉怎么可能亡?

不应该是继汉光武帝刘秀之后,大汉再度兴盛嘛?

然后就是董卓、袁术等异姓诸侯了!

这些诸侯之中虽然不乏实力强大者,如董卓、韩馥、陶谦;或是出身高贵者,如袁术、孔融;

但从目前的已知情报中,郭嘉并不看好这些诸侯。

董卓、袁术之流,行事暴虐无道,大失民心,虽实力强大,但难以成事;

孔融可坐而论道,不足以成事;

韩馥怯懦无能,坐拥冀州富庶之地,然他日必为袁绍所并;

陶谦少时虽有才能,然垂垂老矣,雄心不在;

如此一番分析下来,能让郭嘉侧眼相看的目前也只有袁绍、孙坚、曹操、公孙瓒等人了!

其中,郭嘉最看好的莫过于袁绍。

不仅是袁绍四世三公的身份,也有袁绍多年来用各种方式养望的缘故。

当然,郭嘉也仅仅只是最看好袁绍而已。

袁绍是否是真正的雄主,还得再详细了解接触才行。

扫去心中思绪,望着还在低声抽泣的荀彧。

郭嘉目光幽幽。

自今日起,汉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

荆州治所,襄阳城内。

荆州牧刘表立足与后院中,一脸阴晴不定的望着对比金榜上的文字。

良久,刘表深深一叹,嘴角泛起一丝苦涩。

“如今的天下大势,我大汉亡了不是理所应当之事嘛?”

“若非如此,我刘表稳坐荆州之后,怎会拒绝袁绍等人的讨董邀请呢?”

语落,刘表不在纠结,收拾一番心情后,再度凝神看向东海之滨的对比金榜。

……………

益州新治所,绵竹城内。

一如荆州牧刘表一般,时任益州牧的汉室宗亲刘焉,亦是驻足与庭院内,望着东海之滨的对比金榜。

在看见对比金榜上浮现的内容后,刘焉的反应比刘表还要大。

“大汉亡与刘协,那这岂不是说益州根本没有什么天子气?”

“我刘焉筹谋多年的计划,竟一朝落空?”

这一刻,刘焉只感觉内心空落落的。

数年前,有感于大汉天下各处叛乱不断,刘焉为了避祸养老,准备上书刘宏求封交州刺史一职,远离中原。

但因听侍中董扶说益州有天子气。

遂改变主意,不仅谏言刘宏恢复州牧制,还求封为益州牧。

自此,刘焉得偿所愿的被封为益州牧,开始自己的养“天子气”计划。

然而此刻对比金榜的演化,却是让刘焉认为,自己的计划落空了!

这益州压根就没有什么天子气。

若非如此,他刘焉称帝,亦或者是后代子嗣称帝后。

大汉就不会是到了刘协哪里就灭亡了呀!

计划落空不说,最让刘焉感到悔恨的是,正是因为他谏言恢复州牧制,这才进一步加快大汉的灭亡啊!

若非是他刘焉的谏言,或许大汉国运还能多延续几年吧?

刘焉一脸悔恨的想着。

但他并不知道,益州的确有天子气。

但称帝的不是他刘焉,更不是他刘焉的后代子嗣。

而是汉昭烈帝刘备。

不过因为刘备所建立的蜀汉王朝并非中原正统,事故后世之人并未将蜀汉一朝并入东汉王朝罢了!

不提天下各路诸侯的反应,光晕流转之间,崭新的字体浮现在对比金榜上。

【中平六年,汉灵帝刘宏驾崩,虽留下遗诏立刘协为帝,然因皇子辩为长子,其母贵为皇后,其舅又是当朝大将军,因此由皇子刘辫与灵前继位,是为汉少帝】

【光熹元年,即同年八月,大将军何进身死,十常侍亦被诛灭,西凉董卓趁机入主洛阳,为立下威信,董卓废少帝刘辩,改立陈留王刘协为天子】

【初平元年,董卓倒行逆施,引起关东诸侯起兵讨伐,董卓畏诸侯之势,胁迫刘协、公卿百官,及城中百姓,迁都长安】

【初平二年,天子刘协为摆脱董卓控制,派刘虞之子刘和出武关求援,然因各路诸侯心怀鬼胎,争相忙着扩充地盘实力,求援无果】

【初平三年,司徒王允联合董卓义子吕布,成功诛杀国贼董卓,长安百姓得知,无不喜极而泣】

【同年四月,因王允不愿赦免董卓旧部,致使李傕、郭汜召集兵马反攻长安,最终杀死王允,赶走吕布,刚掌大权的天子刘协,再入贼手】

【大汉兴盛之机,因此流逝】

………………………

五更!!

跪求鲜花!!评价票!!月票!!收藏!!评论!!

端午看书大优惠!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22日到6月24日)

$(".noveContent").("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