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战略性转移

洛阳时局变化之快,仿佛昨夜还是刘辨为天子,今朝却已然变成了弘农王。

新的天子刘协登基大宝荣坐皇位,新一任的小皇帝在初次坐上那个位子的时候,心情不可谓不激动,神情不可为不紧张。

这是董太后梦寐以求他能够坐上的位子,刘协原以为自己此生怕是再无机会,却不曾想只因洛阳城外北邙山下那一眼,便圆了已故董太后的遗愿,也圆了刘协自己的梦想。

刘协比之其兄刘辨年弱几岁,却相当明白事理,知道是谁将自己扶上的皇帝宝座,也自然清楚这会儿满朝公卿自己最应该依靠的是谁。

所以哪怕是做了天子,刘协也并未表现出任何异样,反而依旧恭恭敬敬的向董卓请教,丝毫没有要与新任太尉作对的意思。

没错,趁着废立天子的机会,董卓抽空给自己换了个三公位子坐一坐,也不知道是不是司空这名字不太好听,只可怜了老头刘弘,临死没几天还被人夺了司空的官职,却还被人家嫌弃又换了一个。

如今天子是董卓一手扶持的,废掉的小皇帝变成了弘农王,董卓也已经为他准备好了忌日。

身居太尉之职,手握凉,并二州的边军,合计三万余兵马,更是连连给女婿牛辅,让其从西凉抽调人马到洛阳来加强自身的力量。jiqu.org 楼兰小说网

知道了手握兵权执掌大军的好处,董卓自然是要将其死死抓住,不容外人染指。

当然,士卒虽重但人才也同样不可或缺。

当今乃士人之天下,若非如此董卓又何必非要将自己的出身往董太后身上靠呢。

故而在接受了何进的遗产后,对于大将军的列为属官各位幕僚, 董卓一概以礼相待未有丝毫的轻慢。

同时也在李儒的建议下对天下有名望的士人加以征辟, 不管人来不来,反正朝廷的诏令先要下去,态度意思一定要到位,这才是最重要的。

甚至连当着董卓面撕破脸皮的袁绍, 他也没有计较, 反而还给袁绍封了个渤海太守,让他坐镇地方, 和解的信号可以说相当明确了。

抚平士人之心, 安定关中动乱,把持朝中政事, 奉天子以令不臣!

这是李儒给董卓定下的十年大计!

只需要安安稳稳做好一切, 这天下宏图霸业王道,自然尽在掌握之中。

当然到底是奉天子之令还是挟天子下令,这就只是个说辞了,反正就算再过十年, 小皇帝依旧还是小皇帝, 他也翻不了天……

董卓连隐居在家的荀爽, 陈纪都能下令征辟封起为官, 在洛阳城内的自然也不会漏下。

蔡邕作为天下闻名的文学大家, 也被董卓强征为祭酒, 甚至为了树立典型, 几日间接连加以封赏。

从祭酒到侍御史, 从侍御史到尚书, 侍中乃至如今的左中郎将,论说恩宠可谓是朝堂之中绝无仅有, 甚至已经有小道消息传出,说董卓欲要封蔡邕为侯!

须知大汉承秦制, 以军功封爵,虽说因为开了武功勋爵可以买卖的先例, 导致这勋爵之位有些泛滥,但列侯与关内却不在此列, 足可见董卓不惜血本欲要千金买马骨的意图……

可惜, 被封赏的当事人蔡邕这会儿却是皱眉苦恼的很。

并非所有的好意都需要被接受,更不用说像如今这样天降的好处,更是需要小心警惕。

从心而论,能有机会进入朝廷中枢, 能够跻身决策层面,这是蔡邕梦寐以求的事情。

可偏偏如今朝局这般, 董卓一手遮天,就算蔡邕做了左中郎将又能如何,怕是在为董卓出力而非天子效命。

更不用说老友卢植此番两手空空,反倒是他蔡邕几日间连跳数级,这离间简直不要太明显。

不过作为另一个当事人卢植,这会儿却是丝毫不在意,反而只是把玩了一番左中郎将的印信便又扔给了蔡邕。

“伯喈如今可以说是封侯拜将尽在眼前了啊……”

“子干说笑,那董卓强命天子下诏,明摆着是算到了你我的痛处……”

蔡邕苦笑着摇了摇头。

卢植见状也没说什么,只是神情中却是多了一抹凝重。

坐在一旁被拉过来凑数的陈启这时却突然出声:“卢师为董卓所恨,蔡公却又得其恩宠,此离间之计虽然粗浅却又明目,不需暗藏便就这样摆在眼前,哪怕二位对此无动于衷恐怕也觉得十分碍眼。”

卢植蔡邕二人闻言纷纷点头,的确正如陈启所言没错。

虽然知道这就是明摆着的离间计,两人为多年好友自然不会上当, 可这玩应他虽然没什么实际效用,却也足够恶心人啊。

再者此番在洛阳城中的名士哪个不被董卓加以厚待,却偏偏漏下了卢植。

还不是因为废立天子这事卢植一直摆明车马和他董卓对着干吗,丝毫没有任何的退缩就明说了反对,甚至一度作为朝中诸位公卿的代表。

可惜,在局面无法控制的一边倒后,那些个公卿全都当了缩头乌龟甚至心安理得的接受了董卓的封赏,反而是一直冲在最前头的卢植被狠狠的打压着。

虽然卢植对此并无在意,朝中摸爬滚打这么多年了,上上下下升迁贬值无数次,这点挫折算得了什么。

他怕的是如今朝局为董卓所把持,先有废立天子,后有拉拢士人,若是长此以往下去,难保这厮不会成为第二个王莽啊!

似是看出了卢植心中的担忧,陈启当下便为自家老师分担道:“眼下董卓势大,先有西凉后有并州,更加之得了吕布这等天下无双的猛将,如今在洛阳城已再无敌手,甚至这天下都难寻其对手。卢师欲要扳倒董卓,当需要从长计议而非仓促决断,眼下洛阳已非善地艰险异常,以学生浅见,我等不如暂离此处寻得安稳再另做打算……”

陈启总不好明说董卓这厮不招人待见,用不了多久就得和人掐起来。

但提议暂且战略性转移这一点却是没错,卢植略一思忖觉得此事可行,却又摇了摇头道:“暂且避开董贼锋芒是不错,可若我等此时离了洛阳,那天子身旁岂不是再无助力……”

听到这话陈启当下翻了翻白眼,小皇帝刘协现在怕是心里都乐开了花,哪需要什么助力不助力的。

甚至说不定在刘协眼里,自家老师等一众跟他那董太尉对着干的朝中官员们,才不是什么好人呢……

可这话陈启又不能明说,总不好直言天子,还是蔡邕果断的开口道:“子庚所言不错,子干兄且先离开洛阳这是非之地,天子身边还有我等照应当不会有事!”

卢植闻言立时摇头,他可不是那种会弃好友于险地不顾之人,可蔡邕的态度却是十分坚持:“子干勿要担忧,如今那董卓于我多加封赏偏要倚重,定当不会出尔反尔否则天下还谁会相信他。正因如此我蔡伯喈在洛阳城才更加安全,你我一个在外一个在内,互相呼应方得便利才能成事!”

不得不说,蔡邕这话一点都没错,卢植都有些被说动了,可一旁的陈启却是急了。

他都要和文姬小姐姐到谈婚论嫁的地步了,自己这未来老丈人却偏偏要留在洛阳城这险地,甚至还要在董卓的眼皮子底下跟外人暗通款曲,这不是找死吗!

虽说就如今这般局势,未来老丈人多受关注很难悄然溜走,但总归办法要比困难多,集思广益也是可以的。

更何况那李儒何等人物,陈启遥遥见过一面便知道这家伙很难对付,更别说还有个没露面的贾文和。

哪怕那家伙一向喜欢自保划水多过出谋划策,但如今这天下还有比在董卓身边更安全的地方吗。

两个智谋超群的家伙在朝中为董卓策划监察,下面这些人的一举一动怎可能不被察觉,未来老丈人虽说不是孤军奋战,甚至还有几分主场便利,可优势终究在敌不在己……

便在陈启欲要开口之际,蔡邕却是好似先知先觉一般,当下一眼便瞪了过来,搞得陈启只好悻悻的坐了回去。

蔡邕静静的等着,卢植沉思良久终是下定了决心。

“既然如此,伯喈兄当一切小心!”

“子干一路远去,也要多加注意才是!”

两人相交多年无需赘言,都从对方眼神中看出了浓浓的关切……

既以定计,当早做准备,卢植也不犹豫当即便回府上收拾行装去了。

陈启让陈伯去通知好友荀彧那边,他相信好友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而他自己则是留了下来,准备再劝一劝,没准多说两句就能让未来老丈人回心转意了呢!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