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河朔大战(一)(二更...

到了八月底,筹谋数月的伪梁终于露出了獠牙。

八月二十七日,伪梁朝廷以李柷残暴、弑杀父兄等诸多理由为由,出兵五十万攻打李唐。

这个五十万,自然是假的。

现在把伪梁境内的全部军队加起来倒是能凑出这么多,但意味着把其他地方的军队抽调一空,没人会这么傻。

不管是不是真的有五十万大军,当这消息一传出,倒是引起了不不小的震动。

这一次应该算得上朱友贞登基后对李唐第一次正式的进攻。

虽说没有五十万人,但二十万却有,可见朱友贞的魄力。

消息传到太原,顿时太原城里议论纷纷。

而在晋阳宫里,礼部尚书李珽正胆战心惊地站在李柷面前,小心翼翼低着头,偶尔悄悄抬头去观察李柷的反应。

李柷正拿着一份折子,颇有兴致地看着,看完之后,不禁啧啧道,“骂的倒是挺犀利,文笔不错,可是不是朝廷的人。李爱卿,你这个胞弟倒是对伪梁忠心耿耿啊。”

听到这话,李珽吓得连忙请罪,“陛下,臣有罪,是臣教弟无方,才让其助纣为虐,还请剩下责罚。”

“算了!”李柷把折子扔到桌上,“一个御用文人而已,我大唐也不是没有这等文笔优秀之人。

下去吧,打仗的事跟你没关,你也别过问。”jiqu.org 楼兰小说网

“谢陛下宽恕,臣告退!”李珽如蒙大赦,连忙离去。

李柷这话,不仅仅是饶了李珽,也有浓浓的警告意味。

李珽走后,李柷也在思考。

这两兄弟分别在不同阵营担任要职,好像有些不合适,看来得想办法调整一下李珽的职务了。

虽说李珽忠心耿耿,但李柷看不惯这种同时押注的人。当初的杨赞禹和杨赞图兄弟就是如此,所以他杨赞禹贬去地方任不高的职位,几年都未见调动。

杨赞图根本不敢给自己兄长求情,当初定下那计策,就预料到了这一天。两人都做好了准备,只是没想到晋王李存勖却是失败的一方。

对于李珽的事,其他大臣并未求情。

说实话,李琪这么做本就把李珽架在火上烤。

你逮着李唐的皇帝往死里骂,也不想想你兄长还在人家那里任职。

“陛下,伪梁来势汹汹,还请陛下圣断。”郭崇韬连忙站出来说道。

“圣断什么?伪梁出兵早就有端倪,只是让朕没想到的是,居然拖了这么久,倒是让朕有些失望。”李柷笑着摇头,并未把此事放在心上,在众人身上看了一下,最后落在刘明身上,淡淡道,“刘指挥使,把锦衣卫打探到的关于此次伪梁出兵的事简单说一下吧。”

刘明当即站了出来,恭敬回道,“臣遵旨。”

。。。。。。

“这个李琪,骂的挺狠啊!”

天平节度使,杨刘城。

这是一座位于黄河南边的城池,也是魏博节度使的魏州和天平军节度使的郓州非常重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渡口。

此次伪梁朝廷增援魏博的五万梁军就是从这里北渡黄河,前往魏州。

在渡口旁,作为五万梁军统帅的贺德伦正在渡口旁监督军队渡河,他的手上拿着伪梁朝廷引发的讨唐檄文。

贺德伦是梁军统帅,手中有这么一封檄文也很正常。

看到檄文上的用词,他也不禁夸赞。

“李琪这人的确有些才华,在太祖时期,他就深受重视。圣上爱才,所以才继续重用他。

不过这檄文我看了也很惊讶,想来李唐那小皇帝听了之后,估计会气得跳脚。”一旁的张汉伦笑着道。

虽说他是国舅,但朱友贞还是不敢让他去统领五万大军,而是让早早投靠朱友贞的贺德伦担任。

这次伐唐,并不只是伐唐。

朱友贞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控制魏博镇。

在朱友贞的计划中,贺德伦将会接任魏博节度使,而张汉伦的责任更多是监督贺德伦。

“那些读书人其他不行,骂人这块倒是很擅长。”贺德伦言语之中,对读书人并不待见。

“贺帅说的是,那些读书人还能上阵杀敌不成?”张汉伦大笑道。

“贺帅、张帅说的没错,真到打仗,还是得靠我们。”

旁边当即有人附和,这些人都是武将,跟文官自然不会很和睦。

虽说如今文武官员的尊卑不如几百年后的宋朝和明朝,但也算特别和睦,也相互看不顺眼,只是关系不如宋朝和明朝那么僵。

“这些话说说就行了,别传出去。接下来的战事更为重要,若是能击败唐军,一举收复河北之地,到时候赏赐下来,诸位封侯拜相也不是不可能。”贺德伦拿出作为统帅的威严,不忘敲打这些人。

“贺帅放心,等到了战场,末将一定让唐军知道我们的厉害!”

“这次我们大军压境,想来唐军都没想到,到时候一定可以把唐军打的屁股尿流。”

众人你一声,我一语,气氛活跃,根本不把唐军放在眼中。

这次伪梁的伐唐计划的确很大,主要分三路,集中二十余万军队,但并不是全部军队都伐唐。

东路是主力,包括六万魏博梁军以及贺德伦率领的五万藩镇兵。

毫无疑问,这一路是最强大的,集结了梁军伐唐一半多的军队,无论是魏博梁军,还是平卢、天平、泰宁三镇的军队,都算是身经百战的骁勇之师。

中路则是集中在洛阳、汴州,以五万梁军禁军为主,从洛阳、卫州两个方向,攻打河阳,计划夺回河阳之地。

西路的军队则是以藩镇兵和禁军组成,也是五万人。这一路军队并不是攻打河中府,而是攻打关中。

去年那一战,若不是唐军插手,可能梁军已经攻入了潼关,占领了关中。

朱友珪一天不死,朱友贞心里不放心,所以趁着这次机会,就想一举解决几个心腹大患。

主要就三个,分别是杨师厚、朱友珪和李唐。

重点是杨师厚,其次才是朱友珪,最后才是李唐。

可以说这次的伐唐,就是打着伐唐的名义,做前面两个事。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