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河朔大战(四)(三更...

虽然只是一瞥,但正在认真观察众人反应的杨师厚察觉了这不经意的一瞥。

当着这么多人,他不好问,但自己这个幕僚的意思好像是怀疑朱汉宾?甚至贺德伦?

杨师厚也不敢肯定自己是不是猜对了幕僚的意思,但如今情形,他暂时无法亲口确认。就算是确认了,也不可能因为幕僚的一句话就怀疑手下大将吧?

“提前泄露行踪应该不至于,想来是唐军的统帅猜到了,提前有了应对之策。”杨师厚最终决定暂时相信,这个时候不能因为此事起疑心。

“邺王言之有理,是属下孟浪了!”王参军连忙请罪。

“无妨,你也只是分析原因,并没有什么不对。”杨师厚这句话算是让王参军的嫌疑彻底洗清。

就算是之后其猜测有内鬼,但不会怀疑王参军,这就是后者的聪明之处。

“启禀邺王,贝州兵力薄弱,难挡唐军兵锋。末将愿意领兵增援贝州,为邺王守住贝州城。”朱汉宾立即起身说道。

在那一瞬间,杨师厚有些想答应的。

可想到朱汉宾之前的败绩,他又有些担心,自己手中的兵力所剩不多,经不起朱汉宾的折腾了。

“朱刺史还是留守魏州吧,增援贝州之事,由本王亲自领兵三万北上。只是这些兵力有些不足,可能需要贺帅这边支持。”说着杨师厚看向贺德伦。jiqu.org 楼兰小说网

王彦章让自己折损了一万余军队,加上已经抵达贝州城的几千军队,杨师厚手中并无太多的兵力可调动。

这三万人是最大限度可以调动的机动兵力,不然就得从其他各州抽调,那有悖他的计划。

既然贺德伦带着五万军队来增援,总不能什么事都不做吧?

贺德伦听闻当即点头,“一切依邺王的意思。贺某率领的大军在博州集结,除了谢彦章率领一万军队正在来魏州的路上。若全部是来魏州,有些不便。

贺某的意思是由张国舅率领剩下的四万军队从博州前往清平,然后与邺王的大军在贝州境内汇合。

若是邺王不放心,贺某这就让谢彦章率领那一万军队回去,然后一起从博州出发。”

贺德伦说话时十分认真,仿佛真打算回去似的。

杨师厚当即抬手,“贺帅不必如此麻烦,可以等那一万军队抵达魏州后再出发。”

“谢邺王体谅。”贺德伦连忙谢道。

“既然贺帅不反对,那就这么定了。”杨师厚想了想,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

贺德伦只是率领一万军队来魏州,主力在博州,自己也在魏州留了兵力,想来防守应该没问题。

想通这点,杨师厚心里也放心多了。

当天晚上,王彦章就带着伤赶回了魏州。

当他一身伤出现在杨师厚面前,不顾身上的伤口崩裂,直接跪在杨师厚面前,负荆请罪。

“末将无能,导致损兵过万,请邺王责罚。末将愿意辞去刺史一职,以谢此罪。”

本来杨师厚还很生气,可看到王彦章身上的那些伤都开始流血,还是不忍责罚这位猛将,当即双手托着对方肩膀,扶起对方,“胜败乃兵家常事,你这伤没事吧?快叫大夫过来给王刺史包扎伤口。”

“是,邺王。”

“邺王,末将的伤都不是致命伤。只是想到折损那么多将士,末将实在没有脸面见邺王,也愧对了邺王的信任。”起身后,看着一脸关切的杨师厚,王彦章充满了愧疚。

“对于这次遇袭,你怎么看?”没有旁人,杨师厚还是没忍住。

他看似原谅了王彦章,但不代表他就对这次战败不关心,毕竟是一万多军队,就这么白白战死。

王彦章仔细回想了一下战场情形,整理了一下便回道,“回邺王,末将遇袭时,大军正好有三成左右的将士过了河。

而唐军就在这个时候突然杀来,显然是计划好了的。这个时候末将的军队,正在渡河,无法展开有效的反击,所以才会被唐军的骑兵直接冲散。”

“你认为是唐军提前得知你的行踪,还是有人泄露了军情?”杨师厚也想听听王彦章的意思。

王参军的话,他一直记着,他也认可这两种可能。

王彦章听闻神色严肃,继续解释道,“末将的军队在途中两次遭遇了唐军斥候,前后只有两三刻钟。

若是白日,或许有可能是提前猜到了会有援军。可唐军领兵之人是阎宝,在对战时,他说了一句‘等候末将多时’的话,可见他知道是末将领兵。”

说到这里,王彦章就没继续说下去了。

若只是猜到有援军,阎宝不应该说出等候王彦章多时的话才是。可对方偏偏说出了那番话,这意味着对方提前就知道是王彦章领兵。

很显然,有人泄露了军情。

“你的意思是会有泄露你的行踪?”杨师厚脸色不太好看。

“末将不敢胡乱猜测,请邺王明断。”王彦章知道这种话不能说的太多,他虽然也很好奇是谁泄露了军情,但却不能明确表态。

杨师厚神色阴沉,看向一旁的王参军,想起白天的事,便好奇问道,“王参军,你白天那话,是在怀疑朱汉宾?还是贺德伦?”

听到叫自己,王参军连忙回道,“回邺王,属下也不是怀疑谁,只是觉得有些蹊跷。”

“有何蹊跷之处?”

“按理说,贺帅没必要来魏州,朝廷大军可以直接从博州前往贝州,但贺帅却来了,而且还带了一万军队,这是其一。

其二,贺帅带的军队却在路上,王刺史的军队便遇袭了。这种情况下,邺王势必会出兵增援贝州,因为军情紧急,没法等贺帅所率的那一万军队。到时候邺王离去,魏州兵力薄弱,而贺帅却率领一万朝廷军队却在魏州逗留。

其三。。。”

王参军本想继续说,王彦章直接开口打断,“王参军是怀疑朝廷要对邺王动手?别玩朱刺史还坐镇魏州,以谢彦章那一万军队,想来不足以控制魏州。”

王参军有些犹豫,请示般地看向杨师厚,后者点了点头,“继续说。”

“谨遵邺王之命。王刺史所言并非不可能,朝廷对邺王忌惮已久,如今朝廷派出大军增援魏博,本就值得怀疑。

除了贺帅率领的五万军队,还有数万军队在南边的卫州。到时候邺王率领大军与唐军激战,而朝廷趁机谋夺邺王基业,又该怎么办?

至于朱刺史,他可是太祖的义子,圣上的义兄。前些日子,朱刺史跟朝廷来人有过接触,不得不防。这就是属下说的第三个蹊跷之处。”

“王参军,你这是何意?朱刺史乃邺王手下大将,对邺王忠心耿耿,岂容你一介参军就敢污蔑朱刺史?”听到王参军分析,王彦章并没有放心,反而认为这是对方的诬陷。

王参军没想到王彦章这么激动,连忙对杨师厚行礼,“邺王明鉴,属下所言,都是发自肺腑,一切都是为了邺王着想。”

“你的忠心,本王知道。”杨师厚皱着眉头,但还是开口安抚王参军的情绪。

“启禀邺王,末将依然不相信会是那样。正是有邺王坐镇魏博,这才没让唐军南下,朝廷怎么可能自毁长城。”情绪激动的王彦章依然不愿相信。

杨师厚眉头微皱,最后说出了一个原因,“在之前,朱汉宾跟朝廷的人私下见过。包括郑珏、张汉融来魏博那一次,他跟张汉融私下见过,据说还曾密探过。

若不是因为这个原因,本王不会让朱汉宾负责粮草。”

王彦章听闻有些惊讶,“这怎么可能?难道因为上次在潞州战败,所以心生怨隙?”

“王刺史,朱刺史有可能是因为邺王的身体。”王参军说道。

“邺王的身体?”王彦章有些疑惑。

杨师厚笑着道,“虽然有些不舒服,但无大恙,只是没想到会有人因此心生不轨之心。”

说到后面,杨师厚的脸色有些阴沉,显然很生气有人背叛自己。

王彦章一时间有些反应不过来,“邺王,此事关系重大,若是误会了怎么办?而且大敌在前,朝廷应该不会如此不顾大局才是。”

“王刺史,是不是真的,一试便知。”王参军建议道。

“怎么试?”王彦章一愣。

。。。。。。

贝州渡口一战后,唐军便加快了攻势。

李定江率领军队先后攻占了贝州东北方向的历亭、武城二县,并修建浮桥,让大军渡河。

李嗣源的主力包围了贝州城,然后由李从珂率领一支偏师南下,想要趁机攻占临清县。

若是这样,那么唐军就在形成一个包围圈,让贝州彻底陷入包围圈中,而唐军主力却绕过贝州,直接想在运河南岸跟梁军展开决战。

而在背后指挥的却是李柷。

而且在梁军不知情的情况下,四个团的神机营已经抵达了冀州,准备给梁军一个大礼。

按照打法,王彦章在贝州渡口损失惨重,杨师厚肯定不会放弃贝州城。所以肯定会出兵增援,而李柷的设想就是来个围点打援。

“启禀李都统,圣上刚刚派人送来旨意,说是接下来的仗由李都统自行指挥。并且派来了四个团的神机营,已经抵达冀州,正在南下的途中。”

运河以北,历亭县县衙,一队禁军护送一名宣旨的宦官来到李定江面前。

李定江被任命为魏州北面行营都统,李嗣源被任命为魏州西面行营都统。

李定江结果圣旨看了之后,心中不禁充满喜悦,终于可以大展拳脚。

“送宣旨的公公去休息。”李定江吩咐道。

“属下遵命!”

很快,他来到一副地图面前,看着那幅河朔地区的地图,当即问道,“安东兵到哪里了?”

此次南下,李定江留下了河北兵驻守冀州城和枣强县城,除此之外,左右羽林军的辎重厢也未跟随一起,而是专门负责运送粮草。

相当于他只带了四万禁军,一共是一万六千骑兵和两万四千步兵。

这个兵力面对魏博和伪梁朝廷的援军,并不占优势,于是他在等那两万安东兵。

这两万安东兵是从幽州都督府和妫州都督府抽调,分别是五千骑兵和一万五千步兵。

虽说如今契丹陷入争夺可汗的内乱之中,但朝廷也不敢过多抽调安东都护府的军队,连安东都护府直属的一万骑兵也未抽调,而是从下面的两个都督府抽调了两万人。

加起来,李定江手上就是六万步骑,实力强盛。

更别说圣上还派来了四个团的神机营。

有了神机营,他倒是想看看杨师厚的银枪效节军是否真的那么强大。

之前潞州一战,银枪效节军就不能力敌神机营,相信如今也不会。

“回李都统,安东兵的前锋已经抵达枣强县城,预计两日内便可抵达武城。”

“两日内?”李定江沉吟了一会儿,“倒也来得及。吩咐右羽林军,派三千骑兵去冀州接应神机营。

告诉右羽林军,一定要确保神机营的安全。”

他知道神机营是圣上的宝贝疙瘩,若是不保护好,他肯定吃不了兜着走。

战场上死伤没问题,可要是在去战场的路上出了问题,李定江肯定会担责。

“属下这就派人传令。”

“梁军的情况是否查清?”

“回李都统,根据斥候和锦衣卫传来的消息,杨师厚将率领三万魏博军北上,按照行程可能已经抵达馆陶县或者永济县;伪梁朝廷军队这边应该快到清平县。”

“给右羽林军传令,让其派出部队,试着攻占夏津县。要是可以,直接攻打伪梁朝廷军队的前锋部队,看看这支伪梁军队的战力如何。”

其实按照最初的计划,唐军其实不该在运河以南跟梁军作战,而是计划在贝州附近决战。

毕竟唐军有强大的骑兵,又有神机营,正面决战并不怕梁军。

可计划赶不上变化,梁军行动迟缓,虽不知原因,但唐军却不想坐等,这才越过运河,把战场设在运河南岸的魏博腹地。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