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雷霆手段1

“下官王修,率北海城大小九十三名官员,在此恭迎太守大人到任。”跪倒百官中为首的王修大声道。

诸葛亮看着眼前这位三十出头的白净文官,心中闪过这家伙的资料。王修,字景志,今年应该是三十二岁了,颇有才华,史实中应该是袁绍儿子袁谭的死党,可惜现在的三国已经乱的一塌糊涂,如今王修非但不认识袁谭,反而和诸葛瑾的私交甚笃。按说去年管亥之乱后成为北海代城主的他,应该早就认为北海城主的最佳候选人,现在怎会对诸葛亮这么客气呢?

诸葛亮略一思索,心中恍然,微笑着对王修等人说:“各位大人请起吧,亮非常感激你们能够如此相迎,以后北海的治理还要靠各位多多的配合呀。”嘿嘿,王修的这个表态诸葛亮很喜欢。

王修在北海城中经营一年有余,在诸葛瑾的支持下,在北海城中已经小有根基,如今他旗帜鲜明地来迎接诸葛亮,证明了一点,这个王修不是笨人,懂得在场面上配合诸葛亮这个他的顶头上司,至于暗地里的动作嘛,诸葛亮就不得而知了,毕竟这里被诸葛瑾看作自己的势力范围的,诸葛瑾虽然在对待外敌时非常的爱护自己家人,但在诸葛家内部的斗争中,从来都是一点都不含糊的。不过现在诸葛亮才是北海太守,给诸葛亮一年时间,他有信心把北海大小官员制得服服贴贴的。想到这里,诸葛亮把笑脸又送给了那些大小官员们。

众官员见诸葛亮态度和蔼,心顿时放下了不少,谁都知道诸葛亮是诸葛世家中新崛起的一股力量,而且风头正劲,从三品的官位甚至超过了大公子诸葛瑾。而北海城自王修以下大部分都是大公子诸葛瑾的人,在豪门大族众兄弟争权是很常见的事情,谁也不敢保证诸葛亮会不会来一次政治大清洗。

为了稳住北海官员的心,诸葛亮见众官员起身后,立刻下马,执起王修的手说:“烦请景志兄带路前往府衙吧。”王修似有些受宠若惊,忙说:“哦!好!二公子请跟我来。”说完,就向城中走去。

诸葛亮带来的众人见诸葛亮下马,也连忙下来,牵着马缓缓走入城中。北海大小官员见诸葛亮连大公子的挚友都能够一起执手入城,心中的石头就彻底落了下来,议论纷纷中也尾随而入。

前往府衙的途中,诸葛亮看到街旁的商铺五花八门,倒也是繁荣热闹,心中对王修的评价又高了一层。要知道一年多前管亥之乱时,北海远远要破败的多,一年之间王修能把北海治理成这样,着实是个人才呀!

不一会儿,众人就到了府衙,列队站好。诸葛亮坐在大堂之上,叫众人都介绍自己一番。

从众人的介绍中得知,北海总共有大小官员一百一十七名,在场的共是九十三名,看来诸葛瑾在北海的势力还真不小呀!可惜令诸葛亮失望的是,在场的官员除了王修以外,没有一名是在前世时诸葛亮知道的,眼前这些人都是被淹没在历史的滚滚浪潮中的人。

失望之余,诸葛亮与众人寒暄了一阵,便告辞带人前往自己的太守府去了。

第二天,诸葛亮下了几道任命,管亥郝昭为郡都尉,典兵禁,备盗贼;崔浩为郡丞,王修为主簿,处理北海郡的大小政务;王双为督邮,负责清查官吏的施政情况;吕翔由于新进诸葛家,武功又不能服众,所以不好任其为太大的官职,只好让其在管亥手下做一郡司马。剑枫的性格实在是不敢恭维,没敢让他做什么,索性提前让他当了夜鹰的头儿。其他的北海官员仍任原职。

任令一发,北海诸人均松了一口气,均道:看来这个二公子不过安插了几个自己人而已,虽说掌握了军权,但大部分下级军官还是大公子的人,到时候阳奉阴违就行了。诸葛亮心中冷笑,好戏才刚刚开始,虽说诸葛亮不是很擅长军事,但政治这东西可是诸葛亮的强项,这些家伙等着吧……

北海城自从诸葛亮来了之后,十几天内一直风平浪静,一起似乎都在按原来的轨道运行。正当几乎所有人都在庆幸诸葛亮这个二公子毫无作为的时候,诸葛亮以雷霆手段对整个北海进行了一次清洗。

首当其冲的就是北海鱼肉百姓的以城北张传为首的五名大地主,夜鹰第十一小队奉命调查了五人的各种情报,犯罪证据。五天后,一摞厚厚的证据摆在诸葛亮的面前。诸葛亮大略翻了翻,气愤得大拍桌子:“好呀!这些家伙干的好事!霸占土地、强抢民女、杀人越货、勾结官员……什么事都让他们做了!”

诸葛亮大发了一阵脾气后,渐渐静了下来,仔细分析了一下这些情报,发现有很多事都不好办,于是吩咐下人道:“去把崔郡丞请来,说诸葛亮有要事相商。”不一会儿,崔浩片乐呵呵的过来了,见面便说:“不知何事惹得主公心烦呀?”

诸葛亮把那些罪状让崔浩看了看,说:“州平,众所周知,我大哥在北海的势力很强,我本想借清查这些地主豪强来杀鸡儆猴,谁知一查才发现,这些大地主竟然有如此多的罪状,而这些罪状竟然一直不为我们家族的高层所知,可见在北海这些地主豪强的势力已经强大到足以影响官府的地步了。我们要在这里想对付这些地主实在是有些困难呀,州平,你有什么对策没有?”

崔浩听了这话,发下了手中的那些罪状,呵呵笑道:“主公,这事其实不难,不过因为主公一直处于诸葛家这种太强大的世家之中,不了解张传这些普通豪强的心理,才觉得有些束手无策。”

不得不承认,由于诸葛亮平时接触的人都是基本和诸葛世家地位相当的,所以诸葛亮对这种一城之霸的地主们的确不太了解,生怕自己处理的不妥,一下逼反了他们。听崔浩这么一说,诸葛亮心中大喜,说:“州平有什么看法就赶紧提出来吧。”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