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中元

天不亮,李尔尔就走了。

左右留着无事,有事也是坏事。

驴子叫唤了几天,终于见着了又一座城。

天海和夷陵之前,还有一座城。

天书城。

李尔尔骑着驴游走在天书城内,万书湖的风像是飘着墨香,而且是好墨。李尔尔不识墨,但认为好闻就应当是好墨。

他看到湖边的道上许多一生儒服的人在看书,在讨论。

声音都比较克制。

只是这些人不大像一批的,一批和江陵城内的那批人不太像,身躯都比较高大,另一批自然是和江陵人差不多的模样。

口音也不大像。

其实应该说他不像他们。既不像江陵人,也不像天书人。

李尔尔骑驴观光,不止是在找喻雪钦,也是在找洛书书,找孔明。

这座城里还有书书生活过的痕迹么?

城主府大概有吧?一路一程程的忙碌,终于闲了下来。他止不住的思念。

‘差不多有半年了吧?不知道书书有没有习惯这里的衣食住行?她比我聪明,应该是可以的吧。’

‘不不,现在不是想这个的时候,还不到松懈下来的时候,我还不够强。否则直接去见她又有何不可?’

天书城很大,驴的脚程又慢。没找到什么蛛丝马迹,也没逛完天书城,甚至一半。天已然蒙蒙一片暗下来,整座城似乎沉寂了下来。

不多时,又零零散散断断续续地,一盏盏灯笼挂了起来。

竹条做的骨架,油纸糊的外皮,内里一根蜡烛似的东西,和现代似乎也没什么不同。

只是样式大概比较缺,只有红皮的和白皮的。

富贵一点的人家,灯笼皮是像是上好的缎子做的。

本来打算找个店住下的李尔尔,又有了继续逛逛的兴致。

甚至是聊聊的兴致。

“老丈,今儿是什么日子?怎么家家户户都挂着灯笼?”随便找了个地方停驴,他来到一户人家门前。

老丈和老伴蹲在地上,往小炉子里丢纸钱少。

没搭理他,甚至没抬头。

李尔尔站在原地等了很久,也不见老两口抬头。

他蹲下来。

“老丈?大娘?能听见我说话么?”

老倌抬头看了他一眼,用似乎是方言的语言嘟囔了一句什么。

关了系统服务的李尔尔听得半懂不懂的。

不能说一点不明白,只能说是...语言隔离一般。

“老丈?”他和老倌看来的眼神对视。

老倌道:“你这魏人还敢来?”

倒是能听明白。

“我不是魏人...”

老倌指着他,对着妻子又方言嘟囔了几句。

老妇人这才抬头,皱纹随之涌动,松弛的皮肤上挤出一个笑容。

很轻蔑。

“那你是什么人?”

李尔尔料想对方是误会什么了?

“是汉人。”

老倌愤怒了起来,卷起袖子就想动手,老妇人拉了拉他。

他箕踞在地上,分辨不出是什么语气。

“你们魏人真是不要脸,连自己的国家都不认,你是汉人,我是什么人?一群野蛮人,打死了玄德公还假模假样地装好人。现在又来羞辱我们?老子要是再晚生十年,把你小崽子打的娘都认不出。呸!”

李尔尔大概明白了一些。

“你们是在祭奠刘玄德?”

老倌仍那样坐着,似乎很解气。

“刘玄德也是你叫的?瓜娃还管老子中元给谁烧香?老子是给你们魏王烧的。”

老妇人吓了一跳,伸手要去捂住老伴的嘴。

“老丈,我真不是魏人,不信给我点纸钱,我也给曹操烧一点。”

‘原来是中元节啊,可算是找到个时间点了。不过中元是什么时候来着?农历七月十五?’

李尔尔伸手去讨纸钱,老妇人迟疑着,老倌直接递给他一摞。

“烧,烧完老子就相信你不是魏人。”

纸钱烧的不快,因为炉子不太大。

秋风飒飒,晚风里除了烛光,还飘荡着驴难以形容的叫声。

老倌看着年轻人一张一张往里放纸钱,脸色好看了很多,也不箕踞着了。

“玄德公,虽然三世不见,可我终于愿意相信你是好人了。

“演义世界里孔明愿意为你效力,这里的百姓愿意冒着被激怒魏军的风险给你烧纸钱。

“过去我常常在想你是否伪善,我不爱读史,人云亦云地以为你不过尔尔。可是不论如何,你都比我强,历史书上有名姓,善恶不论,都算是有本事吧。

“可能那个世界你没有那么善?不过说这些其实没什么意义。至少对我来说,没有什么意义。”

他在往炉里塞纸钱,风吹来纸钱烧成的灰飘起来,丝丝缕缕的纸灰挂发梢发丝上。

脸也被那烟和热气灼得很热。

“可能对你来说也没什么意义,死都死了,还值得在意的也不多了。”

放钱的手顿了顿,大腿蹲的麻了。

两边腿垮开坐地上。

“不过你怎么不和书书契约呢,契约了也不至于死的这么潦草。

“我不是嘲笑你啊,其实我还应该感谢你的。你不点头,黄忠应该也不会和书书契约。

“跟你说个事儿,你别生气。赵云让我丢在吴国了。

“没气活过来啊?看来感情还是不够深厚。

“你不会嫌我话多吧,我也是没地儿说啊。你要是嫌弃你就让驴别叫了?

“三二一,看来你不嫌弃。

“我跟你说啊,其实...嗐,我跟你没啥好说的。老男人一个。

“这还没活啊?哎,好吧,走好哈。”

嘴可能是被风吹得或是灼得太干了,没再说话了,省点水分。

没多久,纸也递完了。

“老丈,看见了吧,我不是魏人。”

李尔尔嬉皮笑脸的,老倌和他对坐着。

“那你这口音也不象俺们汉人啊。”

“诶,这话不对,怎么能用口音分人呢?你这是犯了掌柜的职业毛病啊。”

“怎么个毛病?”老倌对他没了辣么大的敌意,勉强和这后生聊。

“只认衣衫那是不认人啊,我穿一身破烂问掌柜话,十个掌柜八个让我去别的地方要饭去,还有一个直接就叫伙计把我丢出去。”

老倌对数字还是有感知的,问:“那还有一个呢?”

“还有一个,他跟没瞧见我似的。”

“怎么个说法?”

“穿的这么破,是个人?”

老倌不能理解,“咱们天书城没这号掌柜。”

“这不是重点啊老丈,重点是只认衣衫不认人...”

老倌说:“你别拐着弯埋汰人,这事是不厚道,但很好使哩。”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