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梁师都已没有了要征战天下的野心,只想待在自己的地盘上当一方诸侯。就在他整日饮酒作乐之时,忽有侍卫来报,有大唐的使者来到了朔方,并想拜见于他。
当梁师都听到这名侍卫的禀报时,不由得愣了愣。他与李唐一直都是敌对的关系,为什么这时候会有李唐的使者来找他呢。
就在梁师都想不明白之时,一旁的兄弟梁洛仁则说道:“大王,前几日有探马回禀,李唐的并州已被骁骑军所占,就连他们的发祥之地也成了新汉的地盘。眼看李唐已是穷途末路,而这时候李世民派使者来,多半是想与我们组成联军共抗萧墨宸的大军吧。”
听梁洛仁这么一说,梁师都也立马是反应了过来。不过与李唐联手梁师都倒也不反对,毕竟萧墨宸可不是易于之辈,与其这样还不如换一家来合作。
当梁师都见到李唐的使者时,不由得是乐了起来,说道:“我还以为是谁来了我大梁国,没想到竟是宇文歆大人,不知宇文大人来我大梁国是为了何事?”
原来这次出使的使者依然是光禄卿宇文歆,而梁师都也曾在颉利可汗的身边见过他,所以两人也较为熟悉。
而这时的宇文歆向梁师都行了一礼后,说道:“梁王,某是奉了我大唐陛下的命令,前来与梁王结盟的。现在新汉已占了大片疆土,很快就会攻到大梁国来。若是只凭梁王一家,恐怕也很难挡住骁骑军的兵锋吧。”
听到宇文歆的话后,梁师都也不由得是陷入了沉思。他不否认宇文歆说的很有道理,只凭他大梁国的兵力,是无论如何也挡不住骁骑军的兵锋的。
看着梁师都阴晴不定的表情,宇文歆又说道:“梁王,我大唐与梁国都有共同的敌人,为什么我们不能联合一起,共同抵抗外敌呢!某来此也是受了陛下所托,愿与梁王结为盟友,并以我们两国的兵力共同抵抗骁骑军的入侵!”
此时的梁师都终于明白了宇文歆的来意,同时他心里也愿意与李唐结盟,正如宇文歆所说的那样,只凭他们梁国一家是无论如何也挡不住骁骑军的进攻的,与其这样还不如结为盟友,共抗骁骑军的讨伐。
而此刻的宇文歆也看出了梁师都有些心动,于是又添了一把火的说道:“梁王,现在就有一个击败骁骑军的机会,若是能成功的话,说不定还能抓到那汉王萧墨宸,到时我们两家岂不就能平分了新汉的疆土。”
听到宇文歆的话时,梁师都的呼吸立马就急促了起来。要是真能打败骁骑军或抓到萧墨宸,那大梁国岂不无忧也。
就在梁师都等着宇文歆的下文时,宇文歆也没有绕弯子,直接就说道:“现在我大唐陛下准备迁都于平凉郡,而那萧墨宸竟穷追不舍。若是梁王率军绕到骁骑军的身后,到时你我两军前后夹击,定能让那萧墨宸是大败而退。
同时我们还可以在沿途上设下伏兵,一旦萧墨宸进入了我们的伏击点,就是他在劫难逃之时。”
此时的梁师都已完全明白了宇文歆的意思,当他召来自己的部将,并将李唐愿与他们结为盟友的消息是告诉给了大家时,所有的部将们都赞同了此事。同时也劝梁师都出兵,并助李唐一臂之力,到时也能多分得一些新汉的财富和疆土。
梁师都在听了部将们的意见后,也同意了与李唐结为盟友,所以他与宇文歆签订了结盟的合约后,立刻率领三万大军就赶往了北地。
而这时的李世民已经知道骁骑军就在他们的身后,这对他来说绝不是什么好事。而且追来的还是一群骑兵,这就更让迁都之事是雪上加霜了。
李世民知道凭他现有的兵力,无论如何也不是骁骑军的对手,所以他打算固守待援,并等待着大梁国的援兵。
北地郡的首府是在宁县定安城,离新平也只有两天的路程。第二天一早,李世民便率大军赶往了定安城,而跟随他一起的百姓们,则被他留在了新平城里。
李世民知道接下来他将面临一场大战,若是能挺过来,再将他们迁往平凉郡也不迟。可要是失败了,那大唐也将不复存在,所以留下这些百姓,也不至于拖累了他的大军。
没有了这些百姓跟着,李世民所率的大军很快就赶到了定安城下。此刻定安城的守将是刘旻,还有司马刘兰成。
当两人在城门处迎接了李世民和他的大军进城后,李世民便在城守府对众将说道:“朕已派光禄卿宇文歆去大梁国寻求援兵了,若不出意外的话,大梁国很快就会出兵来援。现在朕要你们关闭城门,许进不许出,以免跑了骁骑军的探子。
同时加强城防,直到我们的援军到来。还有朕已调动了武功县里的大军,命他们尽快赶到定安城来,到时守住城池也更增添了几分把握。”
众人在听了李世民的指令后,也立刻是行动了起来。特别是城墙,不仅要加高加厚,同时还要在城墙上准备不少的防御器械,所以整个定安城里是一片繁忙。
而就在李世民准备固守待援之时,侯君集正率领着两万大军朝定安城而来。这也是武功县里仅存的两万大军了,至于城中留下的数千人,大多都是一些老弱病残,甚至连独孤彦云也留在了武功县城里。
这也是独孤彦云自己要求留下的,虽然他的双腿已残,但两手还能使力,因此他叫人将他抬上了城墙后,便亲自指挥起了守城战来。
而徐世勣等人早就接到了萧墨宸的指令,他们兵分两路,一路负责阻击李世民的大军。而另一路则负责攻打武功县,一旦拿下了武功县,他们便可长驱直入地杀到长安城下,与李靖的大军会合了。
负责阻击李世民大军的将领是单雄信、程知节以及牛进达等人,而负责攻打武功县城的则是张亮、柳周臣和王勇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