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带来人才

刘辩需要决定由谁统领虎卫营,虽然现在交由曹操训练,但曹操是帅才,若只用他统领数千人,那实在浪费他的才华。

刘辩想要选出一个既能统军,打仗又勇猛的大将,这样的大将不多,目前他麾下有二人合适。

一个是张辽,一个是太史慈,他们都是能独当一面的大将。

相对于张辽而言,太史慈资历还是太浅了,若让他统领虎卫营,恐怕会有许多将士不服,为了以防万一,刘辩还是认为张辽更加合适。

时间过得飞快,一个月后,崇德殿内,曹操带着数人面见刘辩。

刘辩看着曹操身后数人,不禁问道:“孟德,朕吩咐你的事办得如何?”

“回禀陛下,臣没有让陛下失望,臣在族中挑选了数位人才,以供陛下使用。”曹操指了指身后数人,并逐一为刘辩介绍。

左手边第一个,姓曹名仁,字子孝,沛国谯县人,是曹操的从弟。

第二个,姓曹名洪,字子廉,沛国谯县人,也是曹操从弟。

第三个,姓曹名纯,字子和,沛国谯县人,乃曹仁之弟。

第四个名叫夏侯惇,子妙才,沛国谯县人,是曹操的同乡好友。

第五个名叫夏侯渊,同样是沛国谯县人,是夏侯惇的族弟。

这五人都是曹操族中子弟,与曹操关系亲密,刘辩派他回去举荐人才,他便挑选了这五人。

在这五人里面,曹纯较为特殊,另外四人都是白身,唯独曹纯在朝中担任黄门侍郎一职。

曹纯是曹仁之弟,也是曹操堂弟,他在十四岁时就丧父,并继承了父亲家业,与曹仁分居。

曹纯的家业颇为殷富,家中僮仆、宾客有上百人之多,但他年纪轻轻便能纲纪持家,督御仆从,因此乡里人都认为其很有才干。

曹纯尊敬学问渊博的儒士,因此很多儒士来投靠他,使他声名远扬。

在中平四年,曹纯年未弱冠就入朝担任黄门侍郎,如今也不过二十一岁而已。

刘辩听完他们的名字后,心中暗喜,曹氏和夏侯氏的精锐被他“一网打尽”。

这几个人就是历史上曹操崛起的班底,有了他们辅助,刘辩何愁日后无将领可用。

“小民拜见陛下!”曹仁五人同时跪下叩拜,除了曹纯他们都是第一次面圣,心中激动不已。

在家乡时,他们就曾听说过曹操被刘辩重用,于军中担任虎卫营一职,深受刘辩信任。

如今天下正是混乱之际,正所谓男儿志在四方,他们都想建功立业,光宗耀祖。

在私下曹仁与夏侯惇都曾写信给曹操,希望可以投靠曹操,日后可以大展拳脚。

曹操那时候忙于练兵,又要跟着刘辩讨伐董卓,故此没来得及答复他们,而且没有刘辩的命令,他不敢在军中安插自己人,以免引来刘辩怀疑。

现在刘辩主动让他举荐族人,曹操毫不犹豫回信曹仁和夏侯惇,让他们带上族中英才来洛阳。

刚开始曹仁都以为只是投靠曹操,却没想到能够直接进宫见皇帝。

当看到刘辩的时候,他们都惊讶又激动,惊讶的是刘辩如此年轻,激动的是日后将能跟随在皇帝左右。

曹仁数人都长得相貌堂堂,英姿勃勃,而且十分年轻,刘辩看到他们十分满意,问道:

“孟德是朕亲自挑选出来的将领,朕麾下最精锐的虎卫营由他统领,既然他推荐你们几个,说明你们都是有本领的人,不过是否有真才实干,朕还得考考你们。”

刘辩虽然喜欢他们,但也不会盲目任用,他要看看这几人有什么本事。

“陛下请出题,我等必定尽力而为,不辜负陛下期待。”曹仁抱拳道,他虽然身材健硕,看上去孔武有力,但说话非常得体,一看就读过书。

刘辩想了一下,说道:“当今天下,汉室式微,朕几经周折方才诛杀十常侍,击退董卓,招安马腾韩遂,使得洛阳长安稳定下来,接下来朕该如何做,方能重振大汉声威?”

刘辩的第一个问题,直接把这五人难倒。

曹仁摸着胡子,似乎在仔细思考。夏侯惇和夏侯渊紧皱眉头,一筹莫展。曹纯则是面无表情,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这四人都苦思冥想,希望可以给刘辩一个满意的答案,唯独曹洪十分自信,他连想都不想,第一个跳出来回答。

“陛下,臣已经想到答案!”曹洪自信道。

曹操不禁紧张起来,这几个人里他最不放心曹洪,曹洪为人鲁莽,脾性急躁,而且不喜文学,说话不得体,容易得罪人。

曹洪长得浓眉大眼,皮肤黝黑,说话铿锵有力,刘辩见他如此自信,于是问道:“你这么快就想到答案了吗,说来听听。”

“想要重振大汉声威,得让那些乱臣贼子知道陛下的厉害,天下哪里有谋反之徒,陛下就出兵讨伐,那些胆敢不听朝廷命令的人,陛下可亲率大军征讨将他们打服,如此一来便能重振大汉声威!”

曹洪说完,刘辩嘴角微微抽搐,这回答说了等于没说。

这种回答等于别人问曹洪肚子饿了怎么办,他就回答吃饭,困了怎么办,睡觉!

要是这么简单就能解决问题,刘辩还用得着问吗。

曹操看到刘辩脸上精彩的表情,他顿感头痛,连忙出来说道:“陛下,子廉善于征战沙场,冲锋陷阵,此类问题并非他所长。”

“不要紧,朕只是想听听他们的见解,曹洪的回答……嗯,还不错……”刘辩给曹操面子,没有为难曹洪,只是挥了挥手,让他退回去。

曹洪剑刘辩“称赞”自己,他还以为自己的回答很不错,心中得意洋洋,他看戏一样看着另外几人还在苦思冥想,表情十分嘚瑟。

曹仁和曹纯都没理会他,他们知道这小子是什么样的性格,也懒得跟他计较。

经过一番苦思后,夏侯惇非常老实,他干脆说道:“陛下,臣愚钝,不知应当如何重振大汉声威,还请陛下责罚!”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