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扩军

这一场不大不小的胜利很是鼓舞申甫,既然自己的知己都这么给力,那没有道理自己的战车战术没有用。

如果能再扩充赵文所部的兵力,加强侧翼的进攻能力,那么对于整体的防守来说也是极有益处的。

想了想,他觉得得向兵部写个折子,继续扩编新军。

而自从赵文歼灭了那一只轻敌冒进的蒙古八旗之后,有不少的老交情都来叙旧,恭喜他得胜归来。

赵文也不客气,和大家伙都喝得痛快。

在一片其乐融融的氛围里,有一件事让赵文感到了深深的不安。

目前清兵已经兵临北京城下,已经有先头的蒙古八旗频繁出现在赵文新军的视野中。

赵文用屁股想也想的出来,这是清军进攻之前的侦查。

目前根据赵文从申甫那里得到的情报,清军主力正在安定门和满桂对峙,短时间之内应该不会有大规模的部队前来进攻自己所在的卢沟桥地区。

但是赵文心里还是没底。

七千的守军,再加上一部分的京营,总兵力加起来也才一万出头,而且大多没有经过训练,要想靠这些士卒击败清军,很难的啦。

而营里,已经有一些军官有了轻敌的思想,觉得满洲八旗也就那么回事,只要不是以少打多,那还是有的打的。

其中最严重的就是于得水,天天和京营的军官喝酒吹牛。

只不过赵文这两天正在忙活和申甫讨论扩军的细节,没有来得及管教于得水。

而赵文每天从申甫那里回来,于得水就老实了,也不喝酒,也不吹牛,专心操练士卒。

这让赵文很是头疼,他下定决心,收拾完眼前的清军之后,军纪管教的问题必须提上日程了。

赵文和申甫确定了把赵文的部队扩充到三千人,由赵文任参将,新兵由兵部派人进行募兵,两天之内就把新兵全部送到赵文的军营里。

赵文这下可舒坦了,千户变参将,手底下的人马逐渐充实,心里的安全感也在渐渐增加。

原来购买的火炮也可以完全发挥出战斗力了,一开始买得太多,操作的人手不够,扩军之后,操作的人手算是足够了,除了打不太准,其他也没什么太大的毛病。

明军嘛,能打两炮也算对得起皇上了。

随着新兵的逐渐到位,赵文也开始狠抓新兵训练,不少新兵都被赵文折磨的死去活来。

但是到了开饭吃肉的时候,又喜笑颜开,不情不愿说几句赵文的好话。

但是仅仅过了三天,清军就动了起来。

他们移动了,和满桂对峙的清军分出了一部分转头南下,兵峰直指卢沟桥!

赵文拿出地图,叫上了麾下的三个千户,安排军务。

“各位,现在清军南下,不用想,他们肯定是要先打卢沟桥,谋求广安门。”

“于得水,我要你加强全营防御,不准吝啬材料,该挖壕沟就挖,该洒铁蒺藜就洒,我要我赵文的大营固若金汤!”

“遵命!”

“张克武,你负责新兵训练,一定要多多练习发炮和火铳的准头,将来多打死几个清军,弄点赏银,给咱们新军争口气!”

张克武是赵文发现的一个好苗子,家里是京营的武官出身,性格一丝不苟,能完全执行赵文的命令,并且从不抱怨,由他监督练兵事宜,赵文很放心。

“遵命!”

两人齐声答应。

至于还有一个千户,就是来打打酱油,他是技术型军官,因为打炮很准,所以赵文看中,并且被提拔到千总的地位,专门负责指挥所有的炮兵。

目前明军的情况相当不乐观。

明军的夜不收在侦查上已经完全被满洲八旗压着打,申甫洒出去的十队夜不收,只回来了一队,而且还个个带伤。

自此,申甫也不再派出夜不收,而是专心研究部署他引以为傲的战车防御阵法。

申甫觉得,反正清兵都要来,卢沟桥是清军南下的必经之路,只要死死守住,等待满桂和袁督师的援军,就可以里应外合,前后夹击,击败这股清军。

关于申甫的想法,赵文直呼逆天。

敌军已经在眼皮子低下活动,但是就是不知道他们的具体行踪。

这是何等的讽刺。

而且既然知道清军要来进攻,不想着多多获取情报,反而消极防御,不好好修筑防御工事,就摆弄他的战车。

你和你的战车过一辈子吧,申甫。

这是赵文的心里话。

因此,失去了情报和视野上的支持,赵文很难做出下一步的决定,只好多多布置防御,加大操练力度,希望能在接下来的战斗之中能够活下来更多的人。

“唉,真希望袁督师能早点到吧,要不然靠着申甫打仗,那简直是一场灾难。”

赵文暗自叹一口气,现在只能祈祷着自己和清军交战之前,袁督师的部队能迅速赶往卢沟桥吧。

只不过于得水却风风火火的跑了进来,喘着粗气和赵文报告:

“参将大人,清兵来了!”

清兵来了,这是赵文目前最不想听到的四个字。

“他们有多少人马?有没有大炮?申总兵那边有没有敌人?”

赵文现在真是紧张极了,赶忙问出来这三个他最关心的问题。

而于得水却被紧张兮兮的赵文搞得有些莫名其妙。

“额,没看到多少人马,就来了一伙人,说是给您送封信的。”

他赶忙递上去这一封建奴写给赵文的信。

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赵文赶紧打开信,对着凑在一旁想要看看的于得水没好气地说:

“凑在这干什么?去把那伙人给我带来。”

说完,赵文踹了于得水一脚,算是报复这小子吓他一跳。

于得水很快就把人给带了回来。

眼前的这伙人赵文一看就知道不是正宗的从白山黑水里走出来的人。

应该是投降过去的明军,现在被派来做我说客。

赵文猜测着这伙人的来意,很快他就看完了这封信的全部内容。

果不其然,信上写的内容正是希望赵文能够投降云云。

“这伙人不好糊弄,知道申甫部我的战斗力最强,想让我反水,这样,他们就能里应外合,不费吹灰之力地拿下卢沟桥。”

赵文现在倒是不急了,既然清兵已经想招降自己,那么就说明,他们想进攻自己部的欲望不大。

那么赵文正好可以将计就计,拖延时间,尽可能多操练一会,顺便等待袁崇焕的关宁军。

想到这里,赵文清了清嗓子,对着来人说道: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