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回天乏力

下午申时,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石青一个人回来了。

赵宗迎上来问道:“人呢?”

石青摇摇头。

“没找到。”

石青骑着快马,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就到了宝方观,道观里非常冷清,没找到凌霄道人,只见到一个牛哄哄的小道童。

石青问小道童,凌霄道人在哪?

小道童对他爱答不理的,说不知道。

石青没办法,饿着肚子等了半天,还是没见到凌霄道人。

他怕耽误事,就赶快回来。

“景元哥好些了吗?”

“还那样,一直睡着,身子越来越凉。”

刘氏不停的抹着眼泪,眼睛都哭肿了。

为了让赵景元醒过来,他们也想了不少办法,又是加棉被,又是烧火炕,还灌了半碗姜汤。

老两口忙得满头大汗,赵景元却没一点起色。

凌霄道长也没请到,这可怎么办?

石青问刘氏:“为什么不请个医生过来瞧瞧?”

“你二叔不想让外人知道。”

石青有点急了,这可是人命关天啊,要是耽误了事,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光瞒着有什么用,如果不早点治好赵景元的病,迟早会被发现的。

在长辈面前,石青不敢说的太直接,怕得罪赵宗。但是赵景元是他兄弟,又帮他出过主意,石青不能见死不救。

“二叔,我认识仙河庄的刘大夫,不如请他来瞧瞧。”

仙河庄离山原村二十里地,说远不远说近不近,赵宗也知道刘大夫,确实是个不错的医生,请他来看病没有任何顾虑。

石青又骑着马,去请刘大夫。

刘大夫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不想在大冷天跑那么远的路,但是经不住石青再三请求,就骑着自己的小毛驴过来。

刘大夫一进门,热得直接脱掉棉袍。

这家也太不会过日子了,就算是天寒地冻,也用不着烧这么热。

冬天该冷的时候就得冷,否则阳气不收敛,来年春天定会生病。

掀开被子,刘大夫看到脸色惨白的赵景元,顿感不妙。

脸色发白,面如死灰,这是亡阳之症,冬季得了这个病,预后不祥。

王大夫伸出右手,搭在赵景元手腕挠侧搏动处号了一下脉。

呼吸间十动有余,心跳非常迅速,而且脉紧沉实有力,似乎到了爆发的边缘。

“他这样已经几时了?”

“昨天晚上还好好的,今天早晨睡到晌午也不见起床,我进来看时就是这样。”

“这几天去过哪里?吃过什么?有没有请医生来看过?”

赵宗说赵景元以前不爱吃饭,瘦的皮包骨头。回到家里的这几天,不仅吃的多,身上也有力气,前几天还一个人打跑了四个山贼,而且没有受伤。

只不过打跑山贼之后,一直喊着身上冷,身子困乏想睡觉。吃的越来越多,他一个人能赶上五六个小伙子。

前几天他感觉不舒服,去了一趟贡浪山,想找凌霄道人,但是没找到。

没看过其他医生,最多喝了半碗姜汤。

王大夫听了直摇头,真是莫名其妙,他还从来没见过这样的病人。

人之将死,不是亡阳就是亡阴。

亡阳之症身冷倦怠、面色苍白、气息微弱,脉微欲绝。

亡阴之症身灼烦渴、唇焦面赤、脉细数疾、汗出如油。

从表面看应该是亡阳之症,但是脉相坚强有力,似乎内有实症。

王大夫将手指放在赵景元鼻前,呼吸非常均匀,就像睡着了一样。

听说道家有龟息之法,和赵景元现在的状态特别相似。

难道他在修炼内功?

刘大夫觉得自己医术尚浅,就向赵宗介绍一位名医,号称赛扁鹊的杜大夫。

说到此人,赵宗也有所耳闻,他并不是不想请杜大夫,而是杜大夫的诊金实在是太贵了,出一次诊就要二两银子,还不包括药钱。

二两银子可是普通人家半年的收入。

不是人命关天的大事,穷人家才不舍得花这个钱。

赵宗掏出十几文铜钱送走刘大夫,坐在床头一声不吭。

上午石青去贡浪山的时候,赵宗在外甥身上找到一百两银票和几十两银子,加上买房子剩下的,大约有一百七十两银子!

没想到外甥这么有钱。

要是赵景元死了,这些银子全都归他,将来肯定吃穿不愁。

听王大夫的意思,赵景元这病没什么希望,请杜大夫来,也只是死马当活马医,做做样子、走走过场。

就算不请杜大夫,王大夫的诊断足以让他推卸责任。

但是将来要花掉这一百多两银子,别人肯定会问,这么多钱是从哪里来的?

赵宗如何解释?

肯定有人说他小气,舍不得花钱请杜大夫看病。

不如花上几两银子,请杜大夫走一趟,省得别人闲言碎语,将来在九泉之下见到赵景元也好说话。

想到这里,赵宗从怀里掏出二两银子递给石青,让他去城里请杜大夫。

等到晚上掌灯时分,终于把杜大夫请来。

名医的派头确实不一样,不仅坐着自己的轿子,还有药童相随。

药童背着百宝箱,里面装着针灸和急救药品。

看到病人,杜大夫也感觉不妙。

他先是诊了一下脉,取出银针在赵景元的百会、人中、气海、关元、涌泉等穴运针行气。

这几个穴位都有醒神开窍、回阳救逆的功能。

杜大夫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赵景元尽快醒过来,哪怕有点反应也行。

折腾了半天,赵景元连动都没动。

杜大夫急得出了一头汗,当他摸到膻中穴时,突然感觉指下摸到一个凉冰冰的圆球。

膻中禁针,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杜大夫找来艾条热灸,没想到点燃的艾条刚一接近膻中穴,火焰居然熄灭了。

杜大夫大惊失色,直说不可思议。

艾灸又称太乙神针、雷火神针,可以温经通脉、散寒祛邪,就算艾灸无效,也不可能将艾绒上的明火熄灭,这其中定有古怪。

杜大夫思索片刻,让药童从百宝箱中取出一颗百年人参和十余片附子,亲自到厨房用文火煎煮半个时辰,煮成一碗汤药,喂赵景元喝下。

赵景元只是咳嗽两声,又昏昏睡去,甚至连眼都没睁一下。

赵宗小心翼翼的问:“杜大夫,这可是治好了?”

杜大夫摇摇头,苦笑着说:“老夫活了五十多年,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病人。一个时辰之后如果不见起色,就准备后事吧。”

“是不是我们给的银子不够,买不起好药。”

杜大夫摇摇头。

“这不是银子的事。刚才我用银针醒神回阳不见起色,又用百年人参和极热的附子大补元气、回阳救逆,就算进了鬼门关,也能被拉回阳间。但他身上依旧寒如冰块,毫无起色。尤其是膻中穴,此穴非比寻常,是足太阴、少阴,手太阳、少阳并任脉交汇之处,此处温暖尚且有救,刚才竟然熄灭了艾条,那就说明此处有极寒之物,非人力所能救也。”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