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一桩惊天丑闻

当然阮大铖此时还体会不到其中隐情,在阮大铖看来,李焕之所以如此替他着想,不外乎是看在那一万两白银上面。

看着阮大铖消失的背影,李焕不禁会心一笑,有阮大铖这条鲶鱼下去,那日后的江南可就有的看了。

如今整个江南被复社和东林党的人把持太久了,任何敢对他们不利的人都只会被搞得身败名裂,当然李焕如此指点阮大铖,倒不是说他立即就能把控整个江南,毕竟他如今只是一个小小的颍州守备,复社还注意不到李焕这条小鱼。

不过人无远虑必有近,李焕这一招闲棋冷子压根不是为现在准备的,而是为将来准备的。

“李焕,你怎么一人在屋外?”

此时吴世济刚好从外面回来,看到李焕一人站在客栈外头,不禁有些好奇的问道。

李焕闻到吴世济身上散发出一股夹杂着酒气和脂粉气的味道,不禁有些意外,这么大半夜的从外面回来,身上还带着酒气和脂粉气,不用猜都知道他肯定是喝花酒去了。

“送一个人,刚才阮大铖过来了找我。”李焕坦然说道。

毕竟阮大铖过来找自己这事很多人都看到了,李焕没必要在这件事上对吴世济进行隐瞒。

“阮大铖?”吴世济闻言停下自己的脚步,皱着眉头对李焕问道。

吴世济虽然没有考中进士,可好歹中过举人,算是半只脚踏入到江南读书人的圈子里,对于阮大铖的事迹自然有所耳闻,对于李焕和这人交往自然有些不高兴。

“哦,今天刚好在酒桌上聊了几句,他想让我帮忙引荐一下朱公子。”李焕随即如实回答道。

“引荐朱公子?”吴世济闻言越发不乐意了。

今日在朱大典宴会上的那一幕,吴世济看的是一清二楚,朱大典收银子一点不手软,可真到关键时刻却屁话都不敢说,任凭吴世济被打脸,这是摆明坑人家阮大铖。

如今李焕把阮大铖引荐给朱万化,这不是直接打朱大典的脸吗?

再说了复社和

东林党这帮人摆明了态度,谁敢帮阮大铖那就是与复社为敌,如果引荐一事被复社的人知道了,那岂不被复社的人给嫉恨上了?

“此人道德败坏,品格低劣,你切不可与此人有任何瓜葛。”吴世济义正辞严的交代道。

自从李焕成为吴世济最得力的“学生”一来,还是第一次被吴世济如此呵斥。

“恩师放心,此间厉害我自然知道,不过恩师也知道这阮大铖人品败坏,我若直接拒绝,难免得罪于他,所谓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为了避免麻烦,我只得与他多闲聊了几句,不过引荐一事肯定没有答允。”李焕赶紧回答道。

这番解释倒也合情合理,吴世济脸上的神情也慢慢缓和下来,兴许是觉得刚才的语气太过严厉了,吴世济缓了缓后说道:“你素来是知轻重的,此事处理也极为妥当,不过如今天下时局动荡,朝廷内倾轧严重,稍有不慎就有可能牵涉其中,切不可有任何疏忽大意。”

“恩师教导,学生自当铭记在心。”李焕点头答应后继续问道:“恩师,可是朝廷内又有什么大事发生?”

“庶吉士郑鄤被逮下狱了。”吴世济引着李焕来到里屋后,一脸沉重的说道。

李焕闻言有些疑惑,一个庶吉士而已,虽然庶吉士号称储相,可毕竟还不是内阁大臣,况且崇祯年间,大臣入狱是再正常不过了,吴世济犯不着为了一个庶吉士入狱而忧心忡忡。

“你且听我说来。”吴世济见李焕有些不解,当即向李焕仔细说明。

郑鄤乃常州横林人,其父郑振元乃前东林党的铁杆,虽然官职不高,可确实一干东林党大佬的马前卒,东林党大佬想预谋一事,必先让郑振元打前站,尔后一干东林党大佬附和。

不过这种政治投机的事干多了也会有翻船的时候,万历三十六年郑振元上《直发古今第一权奸疏》,指斥当朝首辅朱赓为第一权奸,尔后一路被贬罢官。

郑鄤作为郑振元得儿子,算是

正儿八经的东林党二代,少年得志,早早就中了进士,天启年间,魏忠贤大肆捕杀东林党人,郑鄤算是继承了其父头铁的优良传统,上书弹劾魏忠贤,不久就被罢官,不过这也让他躲过一劫,逃过了魏忠贤的屠刀。

崇祯继位之后,为了表现自己的政治正确,大力起复当年被魏忠贤罢免的官员,而郑鄤正是其中一个。

起复后的郑鄤担任了庶吉士,庶吉士作为大明储相,只要正常发展,郑鄤的政治前途可谓一片光明。

不过作为当年的倒阉功臣,郑鄤自视甚高,连当朝首辅温体仁都敢怼,毕竟在郑鄤看来,如果当年不是他冒死直谏,魏忠贤怎么可能那么快倒台,那你温体仁自然也当不上这首辅之位。筆趣庫

更何况温体仁主张对当年的阉党不能一网打尽,所谓忠诚不绝对,那就是绝对的不忠诚,这种行为在郑鄤这个东林党二代面前自然不可饶恕。

郑鄤年少有才名,又有倒阉功臣这个名头,温体仁自然想拉拢一下,可郑鄤却一点面子都不给,直接站队文震孟,引得温体仁勃然大怒。

郑鄤以为抱着文震孟这棵大树就能飞黄腾达,可素不知文震孟自己也自身难保,因为汤开远一事,文震孟被赶出内阁。

文震孟都被收拾了,那作为他的铁杆小弟,郑鄤自然也不能错过,温体仁当即命人开始收拾郑鄤。

月初,一封弹劾郑鄤的奏疏瞬间引爆了整个朝野,郑鄤违背人伦,竟然假借乩仙判词,逼迫其父郑振元杖责其母,而且还有更过分的是郑鄤见其妹貌美,竟见色起意逼奸其妹。

这奏疏以上,整个朝野哗然,大明以孝治天下,郑鄤干出这等人神共愤的恶事,那自然自绝于天下。

崇祯皇帝闻言震怒,当即下旨抓捕郑鄤入狱,并让刑部尚书亲自审理。

李焕闻言都快惊掉了下巴,不是李焕见识太少,而是事情太过劲爆,一个以道德君子自居的东林党二代,竟然干出了这等杖母奸妹的丑事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