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这突如其来的缘分呐

程发达搂着黄博华的脖子:

“小黄,好久没见你了。”

黄博华比程发达矮一截,只能抱着程发达的腰:

“是啊,叔,你怎么也不来看我?”

“这不家里忙吗,抽不开身。”

“现在忙完了没,稻子都插上了?”

“稻子都插上了,你们家的呢,干完了没,没干完,叔帮你去干。”

“都干完了,我叔真是有心了——叔,你今天来干嘛来的?”

“这不来交公粮的么,刚交完。”

“是吗,我们前几天都交过了——对了,你交公粮,没让鸿宇给你找辆拖拉机?”

“找了,就是他找了拖拉机,我才能这么早交完,不然,恐怕得排到下午。”

黄博华连连点头,打量着程发达的脸:

“叔,我看你又瘦了,也黑了,你多吃点好的,别舍不得吃!”

“顿顿吃好的,小黄,你没见瘦,反而又胖了。”

“哎,可不是吗,不知怎么回事,现在头上越来越秃,肚子越来越大,我都不敢照镜子了。”

程发达瞧了下黄博华毛发稀疏的头顶,夸道:

“挺好,你这是福相,一看就是当大官的料。”

黄博华抱着程发达大笑:

“我叔太会说话了!”

两个人站在空地里,抱在一起说了半天,看的姜鸿宇不可思议、匪夷所思、目瞪口呆!

这是怎么回事?

博华真的不怕程老三吗?

程老三怎么会对黄博华那么和蔼可亲,就好像完全换了个人!

姜鸿宇转脸去看程立夏和程春生,只见程春生跟他一样,一脸没见过世面的震惊。

而程立夏则面带微笑,似乎对这个场景已经见怪不怪。

黄博华和程发达两个忘年交聊的热火朝天,气氛热烈,想到哪说到哪,毫无逻辑,却说的唾沫横飞、意犹未尽,完全把其他人当成了空气。

程立夏见他们说个没完,这才上来劝道:

“爸,黄主任肯定有工作要做,咱们别耽误他了。”

程发达这才反应过来,松开了黄博华的脖子:

“对对对,小黄,不能耽误了你的工作。”

黄博华也松开程发达腰,不忘夸奖一下程立夏:

“哎哟,咱们县的另一位状元也在这,我今天走了什么运,同时遇见两位状元,小伙子,我当初没看错人,你果然很争气啊!”

黄博华还不忘对程发达说:

“叔,你真是养了三个争气的儿女,我得向你学习。”

程发达万分难得地呵呵一笑:

“前两个挺争气的,最后一个不行。”

黄博华看了眼被无辜中伤的程春生,顺带着也夸了几句:

“小伙子虽然学习不怎么好,但是长的真精神,人高马大的,比画报上的电影明星还好看!”

“长的好看有什么用,不当饭吃。”

程立夏瞧这两人又要没完没了地说下去,赶忙扯着程发达的胳膊:

“爸,爸,我们回去吧?”

黄博华立马说道:

“叔,今天中午别走,我请你下馆子喝酒!”

程发达似乎想要答应,程立夏抢先一步说:

“谢谢黄主任,我们还得回家挑粪浇地,就不打扰了——爸,走吧?”

程立夏拼命拽着程发达往外走。

临出门,程发达回头招呼:

“小黄,下次你上我们家,我请你喝酒!”

“哎,好嘞,我记着了!”

程立夏、程春生兄弟两个,拽着程发达走了。

黄博华目送他们离开,这才转过身。

一转脸,看见姜鸿宇愣在原地,呆若木鸡,像刚刚被雷劈过似的,问他:

“你怎么了?”

“你,你不怕他吗?”

黄博华走到沙发旁坐下:

“我怕他干什么呀,他又不是吃人的老虎。”

“他可是程老三!你连程老三都不怕?!”

黄博华坐在沙发上,悠闲地翘着二郎腿,得意洋洋地说:

“我不知道你老丈人是程老几,但是他这人真不错,热心,幽默。”

热心?幽默?

黄博华是不是语文没学好?对这两个字有误解?

姜鸿宇走到黄博华身边坐下,虚心地请教道:

“你是怎么跟我老丈人把关系搞的这么好的?”

“嘿嘿,”黄博华更得意了,“本来我是看你腿上有伤,不想给你添堵,但是既然被你撞见了,我就实话告诉你吧,我跟你老丈人,真是投脾气,你老丈人还说了,他要是再有一个闺女,一定找我这样的女婿。这是一个男人对另一个男人最大的肯定啊!”

姜鸿宇看着黄博华一脸贱兮兮的笑,突然觉得,这小子怎么这么欠揍呢?

可是心里又不免有些(十分)嫉妒,自己百攻不破的城池,居然被这小子轻而易举地拿下了?

老丈人为什么那么喜欢黄博华,却那么不待见他?

他到底哪里不如黄博华?

难道是他的肚子不如黄博华的圆溜,看着不够喜气?

姜鸿宇觉得自己受到了人格上的侮辱,一连几天闷闷不乐。

直到几天后,收到了申城师范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才稍稍缓解了他的郁闷。

通知书一到,黄博华憋着的各种庆贺就彻底张罗开了。

首先是敲锣打鼓地往西埠中学送了面镜子。

这镜子是以姜鸿宇的名义送的,一来姜鸿宇也是这所学校的学生,如今学生考上大学,送面镜子,感谢母校的教育之恩。

还有更深一层的原因,姜鸿宇不光曾是这个学校的学生,还是这个学校的教师。

他正是在西埠中学教书的时候参加的高考,结果接连落榜。

如今重新考上大学,也算是一雪前耻,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

送镜子的这一天,西埠中学的校长、主任,各科老师,知道消息的,都特意返回学校,接受这一馈赠。

这面镜子,后来一直挂西埠中学的校舍。

几十年里,学校经历过三次翻建和扩大,许多东西都被淘汰了,但只有这面镜子,一直屹立不倒地挂在学校的会堂里。

激励着后来成千上万名学子,告诉他们,那位叱咤风云的大人物,就是从这所学校走出来的。

当年他经历了如何怎样的挫折,一度精神失常,却始终没有丢掉自己的信念,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人们把姜鸿宇的故事,当成传奇一样,不厌其烦地讲给一代又一代人听。

在送镜子的同时,黄博华请来的厨师班子,也开始在人武部的院子里垒起了灶台。

大厨跟姜鸿宇、黄博华二人商量了以后,开出了菜单,让人着手采买食材。

计划二十桌酒席,每桌十二道菜、两道汤。

四道凉菜:蜂蜜花生米、猪耳朵、海蜇、皮蛋。

四道主菜:整鸡、整鸭、整肘子、整鱼。

四道大菜:红烧肉,狮子头,烤羊排,牛肉炖土豆。

两道汤,一道莲子银耳甜汤,一道羊肉汤。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