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1章 国丧

隔天,兵部传了消息过来,找的却是文盛。

杨晨有些吃惊,叫过来问了才知道,原来是火器营的事情。

这事杨晨还是很意外的,看着文盛,见他高兴之余似乎还有些犹豫。

“你怎么想的?”

这件事之前兰景通过气,也不是突如其来的,虽然还是有些犹豫不决,但心里大抵是有主意了的。

“我想回一趟长安吧,也不是再也不来了。”

杨晨看着已经长得比自己快要高的儿子,闻言微微颔首:“好,男儿志在四方,有志气是好事,等到将来有所成就,什么事情也都好办多了。”

左右他年纪也不算大,男人在这个时候未必是要成亲的,再过两年也是来得及。

不过为了以防万一,有些事情在走之前是要办好的。

楼家没想到李湘云会来的这么突然,楼夫人仓促做了准备,赔着一脸的笑容。

“楼夫人不必如此客气,我来是有一件是想跟您商议。”

“夫人您说。”楼夫人心中欢喜,但却不敢深想,怕会空欢喜一场。

李湘云开门见山和她说了楼玉颜的婚事,意思是,要在这段时间里定下来,然后问楼家的意思,如果答应,三天后就上门来正式提亲,说完李湘云就走了。

楼夫人是连李湘云什么时候走的都不知道,等回过神来,才渐渐明白过来发生了什么。

楼姑父听说这事的消息后,顾不上跟人下棋,连滚带爬的就跑回来了。

见楼夫人还坐着发懵,冲上前就道:“杨夫人呢,杨夫人呢!”

“都回去了,你着急什么?”

“我怎么能不急。”楼老爷掀起衣袍坐下,心中欢喜的很,他盼了这么久的事情眼看就要成真,如何冷静的下来。

不过一看楼夫人眼神里略带鄙夷之色,楼姑父还是镇定不少,内心的激动逐渐转化为求知:“杨夫人是怎么说的?有没有说什么时候能来下定,还有,这事需要上达天听吗?”

前段日子兰家成亲,宫里就此封了一个郡主。

楼姑父眼热到现在。

若是家里也能出一个册封,那楼家将来自然富贵不可言。

楼夫人没好气的道:“这是朝廷的事情,老爷就不用想那么远了,还是等玉颜回来跟她商议一下才好。”

楼姑父难得的有底气,硬气的很:“自古以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里有她说话的份?不过我看她跟杨少爷关系也是很好的,哪里会不愿意?”

楼夫人也是这么想的,但是她还是愿意问问玉颜再说。

听说李湘云来过了,楼玉颜在房间里呆了半晌。

楼姑父一开始好话说着,到后来不耐烦了,一甩袖子走了。

原本想骂两句的,但现在这闺女可是楼家的希望,楼家的光,不能硬着来。

所以楼姑父硬是忍了一整天,才终于见着楼玉颜的面。

“女儿,你想的怎么样了?”

楼玉颜温和的道:“婚事由父母做主便是。”

楼姑父高兴的不行,当即让楼夫人遣人告诉杨家一声。

得到信儿,李湘云叫了吕安年过来,让他跟文盛说一下要去下聘的事情。

“这事办成了,才算心安。”杨晨欣慰的点点头,“那赶紧去准备聘礼吧,等走完了礼节,也要好些日子了。”

东西李湘云其实早就在准备了,虽说不知道文盛什么时候要成亲,但是先准备着也好,如今只要再添上一点,也就差不多了。

文盛知道消息自然喜出望外,虽然早知道会有这一天,但当这一天真的来了,还是欢喜的很。

很快两家交换庚帖,算八字,当然结果是好的。

又到了送聘礼的那天,杨家浩浩荡荡抬了数百上门。

满城百姓都羡慕的很,议论杨家近来着实喜气的很。

这喜气也是真的连绵不断,刚跟兰家过了礼,这边小阳就要生了。

因为月份大了,小阳早早被接到杨家住着。

要生产了自然是李湘云和杨雪在忙碌。

杨晨作为父亲,心情还是很复杂的。

跟着兰景和文盛坐在外头吃茶,嘴里却是没什么滋味。

平安着急上火,又想到自己马上也会有这么一天,竟然有些害怕了。

这茶吃的实在是煎熬,杨晨看了一眼文盛,见他神色恍惚,再看兰景,手里的茶水已经凉透了。

“也罢,咱们爷仨在这儿坐着也是着急,不如……下棋吧!”

兰景放下早就已经凉了的茶盏,道:“要是明煦在这里,不知道要怎么着急了。”

杨晨也忽然觉得,好像不在这里,也算是件好事了。

生孩子是件体力活,时间长不说,还容易没力气。

厨房里从早到晚,每时每刻都煮着吃食,就预备着什么时候要吃。

杨雪和李湘云在里头陪着。

其实产房里的情况没有那么糟糕,一切还是顺利的,稳婆一直守在一旁,偶尔叫丫鬟倒水,或是送吃的。

“夫人们放心,这胎还是很顺当的,只不过开指需要一点时间,去外面歇会吧。”

李湘云累的不行,就和杨雪说定,两人轮流来看,她就先去歇息了。

时间过的格外久,事实上也的确过了很久。

到了第二天下午,孩子才呱呱坠地。

是个女孩,长得皱巴巴的,但是眉眼能看出来跟房明煦很像。

小阳表示不是很高兴,她以为生个女儿会更像自己。

杨晨看着外孙女爱不释手,也不知道为什么,明明皱巴巴的就像是一团没揉好的面团,但就是觉得喜欢。

这就是隔代亲吧。

“女儿本就是像爹多一点,像明煦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小阳歪着头,觉得她爹才是在说歪理。

杨家新得了外孙女,房家得了一个小姐,许多人家都在得到消息后送了礼上门庆贺。

小阳想亲自写信跟房明煦报喜,但想不好女儿叫什么名字:“平安,你帮我想一个小名吧,等明煦回来,再取一个大名!”

“你想不出来吗?”

“我想了两个,都被娘给否了。”

平安放下手里的绣架:“你想什么了?”

“小明和翠姑!你觉得怎么样啊?”

“你还是多看点书吧,或者不要想这么多,多吃点多睡点,等明煦回来他会替你解决的。”平安无语,连点评的**都没有。

小时候真的应该逼着她多看看书,也不至于现在……

平安叹了一口气,脑海里忽然想,如果以后自己有孩子了,应该叫什么名字好呢?

意识到自己在想什么,平安两颊已经滚烫。

小阳咬着笔头盯着她瞧,见她这个神情,表示很疑惑。

杨家这边喜事连连,不知是不是老天也看不下去了,想找点晦气。

这日,太上皇驾崩。

举国哀悼。

消息暂时还没传回长安,但是乾州道所有百姓已然身皆缟素。

杨晨望着那巨大的棺椁,心底升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悲伤,痛苦,不愿接受,这是从前杜如晦他们去了之后也不曾有过的。

一代圣君,李世民的功过战绩,已然超过从前史书记载。

天下之大,历史之久,在时间长河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李世民绝对占据前三。

众人都称赞秦始皇之伟大,统一六国,文化融合,但至李世民离世为止,他的功足以弥天,他的过却不值一提。

百官皆痛哭掩面,跪拜在地,那高高的金丝楠木静静的摆放在最中央,白色的竹幡飘扬着,哀乐声期期艾艾的碎在空中。

杨晨脑海里闪过无数片段,从第一次见到李世民,再到后来自己踏入朝堂之后,李世民说的话,做的事,似乎清晰,又似乎模糊,最后聚焦在那天他最后说的话。

朕到底能不能信你?

“陛下到底还是在意李唐江山的。”

又或者,是年老孤独之后,心态发生了改变,从前时候的豁达在弥留之际又逐渐消弭了。

不管怎么样,他终究是没错的,无论是什么决定,既然答应了,杨晨便决意去做。

顶着乐儒这个名字的长孙无忌出现在身旁,他的容颜早已大改,无人能认出来,但是那双眼睛里的悲伤之情,便是只看他一眼,就能感同身受。

他的感染力太强,比任何一个人都要感到悲伤和不舍。

杨晨陪他并肩走在一道:“陛下已经走了,我过段时间就要回长安,再回来,不知道是什么时候。”

毕竟那是一个艰难的任务,但因为是李世民最后的心愿,杨晨心里虽然还是犹豫纠结,但终究还是在往那条路上走的。

“你去吧,我已经老了,既然已经从过去里出来,就不会再回去,陛下走了,我要为他守灵,你若是想要见我,就早点回来吧。”他顿了顿,“对了,我给你的东西,你记得交给冲儿他们吧,多谢了。”

杨晨点点头:“我一直记着的,见到了就会帮你转交,他们知道你在这儿吧?”

“可能以为我也死吧,不过无所谓了,能死里逃生暗度晚年,我已经很知足了,陛下临走前跟我说了很多事,很多人,唯独对你,却什么也没说。”

杨晨走着的步子逐渐慢下来。

其实李世民知道的并不少,只是他从来都没有去深究而已,看似糊涂,实则聪明。

杨晨笑了笑,没说什么。

推荐:

顶点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