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王司徒七

第297章王司徒

一年多后

熹平五年

河南尹

缑氏县

缑氏山

“桀德,惟乃弗作往任,是惟暴德罔后。亦越成汤陟,丕厘上帝之耿命,乃用三有宅;克即宅,曰三有俊,克即俊。严惟丕式,克用三宅三俊,其在商邑,用协于厥邑;其在四方,用丕式见德。”

王允之子王定正在学习,并且非常用心。

“玄德,他好认真啊,每天都在看书。”一旁的公孙瓒对于认真学习经书的王定感到不可思议。

“这算什么,听说他六岁开始守孝,十八岁才结束守孝,守孝时长十二年,乃当世守孝第一人呐。”刘备抚摸着一只小奶狗,这般说道。

他不喜欢读书,他来缑氏山只有两个目的,一是蹭一蹭大儒卢植的名气,二是进入士族圈子,结交一些名人。

是他的同族长辈刘元起看他刘备长相英俊、又自命不凡,觉得刘备此人将来必定飞黄腾达,于是给了刘备一个拜师卢植的名额。

这其实算是一种投资,就如同吕不韦投资秦异人,成功了就是血赚,失败了也只能自认倒霉。

至于王定,则是因为守孝十二年,从而积攒了大量个人名望,加上又是辽东王氏子弟,于是也得以拜师卢植门下。

“呵,要不是我岳父硬把我塞到这来,我才不想来这读这些腐儒之书,现在我的故乡幽州时不时就要被鲜卑人和南匈奴人侵扰,我恨不能现在就回到幽州,马革裹尸,也不枉费我这七尺之躯!”相比较于在这里读四书五经,公孙瓒一门心思都是驰骋疆场,杀戮那些草原胡人。

“将来我刘备回到幽州,定要同师兄你一起上战场,一起杀胡人,一起报效国家!”刘备一边撸着手里的小奶狗,一点热血沸腾道。

“好!只要有我公孙瓒一口吃的,就有玄德你一口吃的,你我师兄弟同心协力,必定闯出一番名堂!”公孙瓒爽朗大笑,他很喜欢自己刚结交不到两个月的这个师弟刘备,觉得刘备这个人很不错,非常符合他的口味。

“两个粗鄙武夫,真是朽木不可雕也。”一旁的一个士人嘲讽道。

“怎么,伱小子不服气?要不要跟我公孙瓒比划比划?”公孙瓒撸起袖子就准备打人,他这暴脾气,有火气就要当场发泄,哪管什么后果。

“你们在做什么?”这时,王定走过来,对着公孙瓒等人问道。

“见过王师兄。”一众学子纷纷给王定行礼。

在卢植的众多学生中,王定无疑是最有天赋的,对于儒家经书研究颇深,加上有这个光环伴身,在场的其余学子都对王定很尊重,就连公孙瓒和刘备二人也不例外。

“没什么,只是有些小人聒噪。”公孙瓒说完还瞪了那个士人一眼。

王定摇摇头,坐到一棵巨树的树根上,继续温习经书。

其余人也各自聚成一团,形成好几个小圈子。

这些小圈子或是讨论经书,或是议论时政,又或是畅想未来。

而在公孙瓒、刘备、刘德然等人的这个小圈子里,他们便正在议论时政。

“去年时,蔡议郎,而刘备身高七尺五寸(17。

“子安,读书不必寻章摘句,更无需咬文嚼字,只需要大概了解意思就行,我们读书是为了通过书籍明白世间真理,而不是把书籍当成自己人生的一切。”卢植虽然是大儒,但他对于儒家经学有着自己的态度。

同样是大儒,他的师兄郑玄更加注重经学本身,要把经学里的每一个字都研究透。

而他则认为,读书是为了从书中领悟先贤们想要传达给后人的思想,而不是咬文嚼字卖弄学问。

“学生明白。”王定恭敬回答,但依旧对经学研究非常细致,恨不能连经学里一个字的一个偏旁都要反复研究三天三夜。

为什么先贤要写这句话?为什么要用这个词语?为什么要用这个字?为什么要用这个偏旁?为什么这个字要放在这个位置?先贤这样子写是不是在书中偷偷地隐藏了什么大智慧、大秘密等着我们这些后人发掘?我们这些后人研究经学是不是只看透了第一层和第四层,其实还有第五层没有被我们研究出来?

先生们,这可是先贤的书呀,要把每一个细微之处都好好研究。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