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亲子 2

曾经老娘是多么彪悍,多么没心没肺。怀你的时候,5个多月去台湾游山玩水,6个多月去成都胡吃海塞,7个月还在东部华侨城坐缆车,对外宣称对你这个胎儿进行生存训练。对于你的人生规划,我是这样对外宣布的,等你2岁,就去华强北找块空地表演胸口撞大石,赚钱给老娘花。

如你所见,你妈真是个非主流的变态妈妈。

但是,当我躺在医院,忍受18小时的疼痛和等待才真正与你见面,那一刻,老娘居然很主流地热泪盈眶。从那一刻起,我的没心没肺就迅速出走。每天要是陪你的时间低于3小时,一种强大的负罪感就会将老娘包围。每晚陪你睡觉,以前睡得跟死猪一样的我,却会因为你一个轻微的翻身而惊醒,主动检查你冷不冷热不热。连你的声音我都觉得超级好听,假如天籁值5块钱,你的声音值100块!写信的此刻,你2岁,如果需要,我随时愿意为了你去华强北表演胸口撞大石。

所以你看,让一个耍酷的女人变得庸俗其实很简单,只需要给她一个婴儿。

而现在,也许你正被一个耍酷的女人迷得神魂颠倒,早就忘了我这个庸俗的妈妈,毕竟你很可能遗传到你老爸的妻管严,我也识时务地做好了巴结媳妇的准备。

儿子,虽然我自诩开通,但恐怕每一代的年轻人都比他们的父母想象得要复杂、要深刻得多。但我还是希望你活得很简单,因为人们通常认为单纯是进化的开始,复杂是进化的末端,比如从草履虫到人类。但进化有时候会把生命越弄越简单,比如,海星和海胆没有脑子,它们的祖先反而是有脑子的,是进化把它们的脑子弄没了。复杂的个体之所以必须复杂,是因为它们面临着持续的生存压力,不得不一直复杂下去,而那些微生物之所以简单,是因为它们面临的生存压力较小,于是一直简单下去,它们才是进化论的胜利者。

我希望你知道世界的复杂,但不一定要亲自把自己变得复杂。如果非要选择,我宁愿你像快乐的无脑的草履虫,也不要当痛苦的深刻的尼采。虽然当草履虫的妈妈没有当尼采的妈妈那么拉风(嘘,我市侩的尾巴又露出来了)。我只期望,你能爱你想爱的人,做你想做的事,珍惜你所拥有的,不要像王尔德所说的那么挫:人生的全部意义在于后悔,后悔没有选择的爱人,后悔没有走的一条路,后悔没有卖掉的一只股票。

想追哪个女人,就去追吧,只要你认为她值得。你6个月大就开始在地铁跟美女搭讪,8个月大在肯德基与一个制服美女眉来眼去,看看,婴儿期的你都深知爱情是这世上最美好的事。

如果你因为另一个女人幸福,我也为你的幸福感到幸福。不管她是否美貌、是否孝顺、是否乖巧,即使她有钱点,有趣点,像小S那么完美,我也不嫌弃。如果你刚好喜欢一个男人,好吧,像你干妈说的,拜托找个帅点的,因为两个男人在一起如果长得不好看,容易显得猥琐。

那么,就像龙应台说的,我是否一点儿也不担心我的儿子长大后变成冬天的蟋蟀,一事无成?骗鬼啊?所以,对于你的职业,我也焦虑过,如果你当医生,我怕这个行业压力太大,如果非要当还是当整形医生吧,现在深圳的整形医生月入都30-80万了,这行钱多,还可以天天免费看胸部;你当公务员,我又怕你像我一样除了诱惑什么也不能抵抗,贪污了被检举了坐牢了怎么办。但是好吧,不管你做什么,只要你适合,并且喜欢。2岁的你热爱动画片《巴布工程师》,决心长大了要去修房子,当民工。我为你是个有理想的幼儿而感到骄傲。有个古怪的老头,冯古纳特说,如果你真想伤害你的父母,但天生又当不了同性恋,你多少还有个办法,投奔艺术。但如果你想当艺术家,我也会没原则地,立即觉得这个职业好TMD崇高,好TMD可爱。

最后,我再罗嗦地问一句,也是我最最关心最最在乎的事。

儿子,你快乐吗?

你勤劳勇敢冰雪聪明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于一身的妈妈

2010年2月11日

美国游之后,我发明新的方式爱宝宝

去美国旅游10天,彻底颠覆了我的育儿观。

夏威夷,小朋友把海滩当儿童床,滚来滚去,妈妈不会说,这里很脏。

二战纪念馆,美国妈妈给不满2岁的懵懂小儿大讲战争与和平。

圣地亚哥海洋公园,小朋友把手伸进魔鬼鱼的大嘴,妈妈不会紧张地阻止:小心!

洛杉矶环球影城,年轻妈妈们推着小婴儿出入火山表演现场,浓烟大火,她们镇定自若;还有若干辆婴儿车自由出入鬼屋,小宝宝在尖叫和哭泣声中穿梭自如。

这一切都足以让我深刻反省自己对待宝宝的方式。我们是不是给宝宝设置太多界限?我们是不是太小看宝宝的承受力?我们是不是对宝宝太功利?我们是不是剥夺了太多次宝宝探索更广阔世界的权力?

为什么我们不能在尊重国情的前提下,发明一些新的方式来爱宝宝?

在美国的各大景点、飞机场,都可以看到海量的婴儿。夏威夷二战纪念馆,彪悍妈妈一手揽一个婴儿,自如得活像只是抱了两个篮球。这情景置放于中国,必定成为移动的景点。圣地亚哥海洋公园、洛杉矶环球影城、迪士尼乐园,婴儿车更是浩浩荡荡纵横恣肆,简直让人怀疑这是婴儿车大卖场不成?你很容易就被前后左右的小宝宝包围,在国内碰见婴儿的配额放到美国一次就要用光。

是国内的婴儿太少?外星人都知道这不可能。我们习惯了把宝宝变成家里的一颗恒星,以最低麻烦为终极追求,就连带宝宝去离家稍远的公园玩,都要择良辰吉日再兴师动众,还觉得自己为了养育宝宝做出了天大牺牲,值得被广泛歌颂。

回到深圳,我立即为自家宝宝——9个多月大的罗唯唐办了护照和港澳通行证。一时舆论哗然。

“这么小就办港澳通行证和护照?”这种质疑简直是24小时滚动播出。每个发问的人脸上都写着“你钱多了烧得慌”和“这是耍什么花招”等几种潜台词。

“我准备带罗唯唐去香港迪士尼,有机会再去东南亚海岛玩玩。”我平静地回答。

“才这么点大就去迪士尼?他去了将来也忘了,何必?难道你记得2岁以前的事?”反正去了也记不住,等于白去,这就是典型的中国人思维。多功利啊!就算旅游一下,都非要记住不可,不仅要记住,还要拍下很多照片随时提醒认识的人一起记住。2岁以前的事不记得,就该天天吃安眠药等记忆力完善了再去开展人生?

宝宝的人生是为了被记住还是为了更充实更快乐更有价值感?我觉得当下的情绪体验来得更重要。婴儿是吸收性心智,在旅行过程中,对万事万物充满好奇,外界有什么刺激,他们就会吸收什么。趁着旅行给他们来个信息爆炸,小家伙还不开心指数爆棚?

还有有钱家长惊呼:“我家宝宝3岁了我都嫌他去迪士尼太小了,连欢乐谷我都没带他去,很多项目玩不了,性价比太低啊。”我很想问,你是养小孩还是做生意呢?这么精打细算。

更有言论说:“小宝宝懂什么,去夏威夷和去大梅沙,甚至是去小区游泳池没什么区别。”以我的切身体会说,罗唯唐见了小区游泳池,淡定得很,或许人家内心独白是:不就是比我家里的私人游泳池大一点嘛,有什么了不起?玩水时还不忘耍酷,以为自己拍MTV。结果一看到大海就风度全无。首次去大梅沙时,刚开始还很high,以为不过是加大号游泳池呢,雄赳赳气昂昂,结果海水涨潮,呼啸着漫过他的小胖脚,一时方寸大乱,吓得哇哇乱叫,直往我身上扑。谁说海水和游泳池无区别?也未免太低估小孩的智商。

在我看来,但凡人类,眼界实在太重要,经济允许的情况下,从小见过世面的宝宝,和被禁锢在家里的宝宝,当有天壤之别——我身边大把家长,舍得花5000元、10000元带宝宝去亲子班学英语,就舍不得多带宝宝去游乐场大人小孩一起疯。

即使经济能力有限,也可以选择城市中的免费绿地、公共空间,每个周末,带小孩去转转。每次我看到有家长拿着花花绿绿的卡片对宝宝狂念:看到没,这是“湖”,“湖水”的“湖”,有这个时间,搭公车带宝宝去银湖、仙湖转转,和“湖水”真人见见面。这么照本宣科画饼充饥又是何苦?

洛杉矶到东京的国际航班上,邻座是一个30多岁的金发女郎,带了两个小孩,一个2岁,一个5岁左右,两个宝宝有无数问题,比如飞机为何在云上飞?飞机飞的时候为什么不动?如果外星人来了要不要打架?三人全程都细声交流,尽量不打扰到旁人。等到机上大部分人都睡觉了,两个小孩本来在用飞机餐的杯盘刀叉过家家,妈妈提醒他们安静下来,两个小孩奇迹般地互相做出“嘘”的姿势,乖乖地噤声了。这在国内,几乎不可想象。

我在媒体工作,所在的报社举办过三届规模不小的宝宝大赛,我连续三年都是海选评委,感触最深的是,我们不缺有才艺的宝宝,缺的是有教养的宝宝。每到才艺环节,即使是最挑剔的观众,也会被10岁以下小朋友的专业表现而震撼数次。你可以很轻松地找到舞蹈出众的幼儿版杨丽萍,武功高强的幼儿版李连杰,气场强大的幼儿版盖叫天。但是,如果你想找到一个宝宝在别人表演的时候,懂得安坐在台下欣赏,而不是满场乱跑嬉笑,很抱歉,太少。很多专业评委都跟我说:现在所有家长铆足了劲把自己小孩培养成综艺天才,但是,忘了做最起码的礼仪培训,忘了教他们尊重基本的公共秩序,而教养远远比才艺重要。

我们平常为小孩设限太多,多到超出小孩所能理解的极限,所以,即使在公众场合你制止他,多半也收效甚微。但西方教育却给足小孩自由空间,只设定少数界限,反而容易遵守。

在美国才知道,“百无禁忌”这个词就是为这些年轻父母们量身定做的。

夏威夷的海滩上,几个月大的小宝宝已经开始学游泳,还不会走路呢,正在练习扑腾——换了国内,单是在家里的专用婴儿泳池里游泳,耳朵里稍微沾了点水,就会招来一连串惊呼“得了中耳炎怎么得了”,全家进入紧急战备状态!

冲浪的帅哥队伍中,竟然会发现五六岁大的小男孩,姿势之专业,神态之沉稳,让人怀疑他们是不是被神探柯南附了身,都是喝了药水身形变小的大人——换了国内,别说冲浪,小孩在儿童泳池玩个水,周围可持续性地响起妈妈们的厉声尖叫:“慢点!当心!”

最平常的,夏威夷海滩边父母陪小孩玩沙子,修城堡。和小孩一起在泥里滚来滚去,或是兄弟俩一起把爸爸的腿用沙子埋起来——换做国内,容许小孩胡闹已经不错,还要大人陪着一起疯?对部分矜持派家长而言,怕是妄想。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