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灾民

第一百七十二章灾民

项阳等人在青州稍作休息,便连夜北上。

在夜间赶路,古时候是不可想象的,好在项阳已经全部机械化,雪白透亮的车灯将路面照得如同白昼。

只是后面的农用三轮货箱车,里面装着无人机,开不了太快,整个车队以平均六十公里的速度赶路。若不出意外,可在次日中午到达太原。

开了一夜的车,众人均疲惫不堪,项阳还好些,躲在甲壳虫里,赵云萝和寇儿已经拥在一起睡着了,哈拉子流得老长,打湿了真皮座椅。

天明时,众人已到刑州,看到前面一处驿站,项阳便让众人停下歇息。

驿站的驿兵赶紧出来招呼,众人饥肠辘辘的,可惜驿站寥寥数人,无法供应百余人的吃食,项阳便将李文唤来,问野战炊事车可在。

李文说带了两辆,以备不时之需。

项阳舔了舔嘴唇,命赶紧做饭,他要吃油条豆浆加包子。

野战炊事车是项阳托人订制的,当年抗震救灾时,一辆野战炊事车可以满足数百人的食物需求。

一叠声命令下去,两辆摩托车后拖着两个车厢,几个手脚麻利的士子赶紧将炊事车撑了起来,点火起灶。

不多时,油条、包子、豆浆、炒面、炒饭,香气瞬间弥漫了整个车队,很多士子和军士闻到香气,众人本已沉沉欲睡,瞬间警醒过来,顺着香气,将两辆野战炊事车围的水泄不通。

“好香,好香。”众人皆啧啧称叹,包括在驿站守卫的几个老兵也狂吞口水。

方啸持着马鞭将众人轰散:“排队排队,纪律都哪儿去了。”

众人笑呵呵的一哄而散,赶紧找家伙盛吃的去了。

掌厨的叫马大勺,人如其名,脑袋圆滚滚的,手里持着一柄不锈钢大勺敲着锅边大声道:“排队排队,先来后到,要吃什么,自己说。”

“大勺,那黄澄澄的一条是什么东西?”

“这叫油条,王爷发明的,可好吃了,要不要来一根?”

“那来两根行不行...........。”

方啸摆好野战餐桌,命人取来吃食,项阳坐下来惬意的喝了一口豆浆,好爽啊。回头看到云萝和寇儿还躺在车内睡觉,便抓起一根油条,到车内,划过云萝和寇儿的鼻尖。

云萝和寇儿一个激灵,眼睛还未睁开,鼻尖已经顺着油条划过的曲线移动,嘭的一声,两个脑袋撞在了一起,醒了。

“起床了起床了,吃完早饭好赶路。”项阳在寇儿屁股上拍了一下,怎么有一股血腥气。

寇儿红着脸赶紧去驿站解决个人卫生去了,云萝看到折叠桌上堆得小山一般的包子和油条,秀丽的眼珠中射出恶狼一般的光芒,什么淑女形象通通泡到脑后。一手油条一手包子,左一口右一口,不亦乐乎。

项阳看着驿站门口的几个老兵站得笔直,目不斜视,可喉结的不断蠕动,暴露了内心的真实想法。

项阳微微一笑对方啸吩咐道:“去,拿些吃的给那些驿兵。”

方啸点点头命人取了两个托盘装满包子油条到驿兵身前:“好了,你们也休息休息,这是王爷赏的。”

为首的驿兵咽了咽口水又道:“回将军的话,卑职等有职责在身,军法如山。”

项阳打着饱嗝上前道:“行了,吃吧,若你们上司要问起来,就是是本王的命令。”

驿兵们方才千恩万谢取过托盘,军纪倒还不错,不知是谁的兵。

热腾腾的包子油条和暖洋洋的豆浆下肚,众人疲惫尽去。这哪是出征,简直是在享受啊。

赵云萝和寇儿一边吃,一边还取过几个袋子,把剩下的打包,说呆会儿饿了可以到车里吃。

忽然,方啸走到项阳身边指着远方道:“王爷,有情况,那里有人过来。”

项阳举目望去,约有数百人,衣衫褴褛,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看起来象是流民,大概是被这里的香气吸引过来的。

难道已经开始了大规模流民,项阳心中的担忧更甚,方啸赶紧命人列队戒备。

好在这里的高速路边上均有栅栏圈起,众流民们闹哄哄的在栅栏边上,有些个蠢蠢欲动想要翻过栅栏。

驿兵们赶紧亮出兵器上前大声喝道:“此乃皇道,无故闯入,杀无赦。”

众流民们一下子安静下来,眼巴巴的看着那两辆散发着无穷诱惑的炊事车。

忽然人群中有个男子的声音大声道:“乡亲们,凭什么他们有吃的,我们挨饿,我们人多,翻过去杀了他们,抢吃的去..........。”

刚说了一半,这名男子的声音嘎然而止,散开后,只看到一个约莫三十来岁的壮年男子,额头上插着一支长箭在不停的晃动,众人又是一阵骚乱。

方啸大喝一声:“掌旗。”

军中的旗手打出旗号,邵武军旗迎风飘扬。

人群中有几个识字的,一看到军旗便惊呼道:“哎呀,是绍武军,是诸葛王爷。”

消息一传遍开来,众流民们赶紧跪了一地,口呼王爷千岁千千岁。

项阳走上前对着栅栏外的流民们大声喝道:“此乃皇道,非军国大事,任何人不得登上此道。尔等冲撞此道,便是对陛下不敬。”

众人被项阳这么一吓唬,便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项阳看吓唬得差不多,便话锋一转又道:“不过本王念尔等为生计所迫,此次就不计较了,你们推举个头领,上前与本王答话。”

流民们一阵骚动,不一会儿,一个颇有长者风范的灰衣长衫老者被推举出来,走到栅栏前向王爷施礼道:“王爷,小民等无心冒犯,只是饿极了,方才有冲撞之举,还请王爷恕罪。”

“你们是何人,从何处来,擅离故土,可是要缉拿问罪的。”

“回王爷的话,我们本是太原城外莲花冈石头村的村民,因遭了蝗灾,迫不得已才沿路乞讨。”

“噢,蝗灾已经太原?那为何不去太原,反而向南乞讨?”

“回王爷,太原如今已经城门紧闭,城门外每天都有饿死的乡亲。本村乡亲商量了下,想到南边碰碰运气,只要到了开封,天子脚下,想必不会让我们饿死的。”

项阳看着这些个面黄肌艘的难民,有些个还带着半大的孩子,正可怜巴巴的忘着餐车里的包子,却摄于王爷的威严而不敢妄动,不由恻隐之心大动。

“诸位,尔等遭灾,陛下已经知道。已派出赈灾车队,大批的救灾粮食马上就到。本王代陛下先行巡视,既然遇上了,也算缘分。尔等列好队,呆会儿拿好吃的,返回各自家园。”项阳看着这些流民大声道。

听到此激动人心的消息,众流民们再次感激涕零的跪下来向项阳磕头谢过。

项阳点点头:“马大勺,你再做点吃的,先分给老人和孩子。本王先行一步去太原,你随后赶上。方将军,你安排两人在此守候,若有人敢跨过栅栏,杀无赦。”

“是,王爷。”方啸立即布置下去。

项阳恩威并施,流民一个控制不好便是暴民。虽可怜其遭遇,但也不想白白被抢。其实这些流民本是老实本分的农户,前面是饿极了分不清状况,如今看到了全副武装的士兵,再加上王爷的一面旗帜,给他们几个胆也再不敢冲撞。

那长衫老者开始安排队形,让老弱妇孺排在前列,壮汉排在后头,无人敢不听吩咐,项阳满意的点点头。

吃饱喝足,众人疲惫尽去,项阳大喝一声:“出发。”

轰隆隆的声音响起,摩托车队缓缓驶离,留下两辆餐车和两名守护的军士。流民们在北方何曾看过如此神奇的摩托车,皆叹王爷通天博学士之名名不虚传,又对着项阳离去的方向磕头谢恩。

不多久,离开最后一个驿站时,前面便到了北方重镇太原。驶下高速水泥公路后,项阳和身后车队放慢了速度,官道四周的百姓越来越多,皆面色饥荒。

项阳皱了皱眉,拿起通话器喊道:“方将军,打起旗帜,让百姓们让路。”

“是王爷。”方啸开着长江750,冲到项阳的甲壳虫车前,亮起邵武军旗。

“此乃王爷车驾,还不速速让开。”众人一看到邵武军旗,再加上那些随行的邵武军士齐刷刷亮出刀枪,呼啦一下如涟漪一般散开。

有几个胆大的还吊在车队身后,仿佛恶狼一般露出绿油油的目光。越往城门处,围聚的百姓越多,而且渐渐的仿佛有饿殍死在路边,项阳紧皱眉头,灾情已经发展到有人饿死的地步了?

方啸在前头开路,不一会儿到了城门下,有几个粥棚搭着,几个府兵守候在旁,流民们正排着长长的队伍端着破碗讨粥喝。

旁边有个穿着官府的长须官吏看到方啸举着军旗,便急匆匆的迎上前来。

“敢问可是大宋平等王,诸葛王爷的车驾。”长须官吏鞠躬施礼道。

车队缓缓的停了下来,邵武军士警惕的看着四周流民,以防不测。云萝和寇儿看着外面黑压压的人群,有些胆颤的躲在车里。

项阳打开车门,上前道:“本王就是平等王,尔是何人,居何职?”

长须官吏再次施礼道:“下官宿慈,太原府主簿,见过王爷。”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