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状告

永兴帝当时神色并未看出异样,甚至兴致很好的搭了几句话,还提及了流传于杭州城内关于许仙和白娘子的爱情神话。

那些大人听闻不由自主暗暗松了口气。

没想到,永兴帝却突然话锋一转,直接吩咐身侧闲着的儿子们下去查看情况。

六皇子脸上淤青未消,怕影响不好,没敢跟着一块。

杭州城那几位大人,刚刚松懈下的心瞬间又提了起,心里不停默念佛祖保佑,千万不要出事。

只是——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

“怎么回事?”永兴帝问道,声音平缓,听不出情绪。

话音未落,他抬眸淡淡瞥了眼门口。

马晓芬被他的视线一瞥,本就跳得厉害的心脏,瞬间“砰砰砰”响破耳膜,总觉得快要不受控制从胸口处蹦出来。

她整个人颤抖得厉害,脚一软,就真的往地上坐去。

身后的俩丫鬟使出了吃奶的劲,才堪堪撑住了她。

萧纲道:“那几人是盐官镇楚家村人,正求着马小姐,希望能带他们见见马大人,听上去应该有一肚子冤屈要诉。”

永兴帝挑眉:“哦?”顿了下,又笑道,“既然如此,今日反正得闲,大家不如一块听听。”

在场的大人哪敢有异议。

杭州城的那几位,面露尴尬笑意,硬着头皮,附和着点头。

永兴帝道:“憷在外面也没办法回话,都让他们进来吧。”

萧纲应:“是。”

其实哪需要萧纲请人,永兴帝的声音不低,门又没掩,外面听得一清二楚,不过就是过个形式。

一直同其他人一道侯在门口的萧衍,这会摇着折扇,领着几人走了过来。

那腔调,乍一看,颇有些江南世家纨绔子弟的架势。

永兴帝眉头不自觉蹙了下,眸底带了丝无奈。

老七打小是最聪慧上进的。

可惜不知从何时起竟然长歪了,开始整日游手好闲,遛鸟买马,吃喝玩乐,每每教他那夫子来向他汇报情况,都在摇头叹气。

也怪他那时候刚亲政,政务繁忙,疏忽对自己几个儿子的教导。

不过,老七虽不上进,倒很得他心,不似他那大儿子......

永兴帝立即摒弃影响他心情的念头。

老七这样挺好,等以后他成家,他亲封他一个闲散王爷。

不管是谁坐上他这个位置,看谁敢辱没了他!

萧衍可不知他父皇心里的想法,他笑盈盈的收了折扇,双手作揖行礼:“父皇。”

其他几人则跪了下去。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范黎带头喊道。

那俩黝黑村民吓得话都说不利索,哆哆嗦嗦跟着附和说着。

他们这辈子见过最大的官,就是盐官镇的镇长。

别说见县官、知府心里都也没底,如今直接见到了当今圣上?

不会是在做梦吧?

马晓芬彻底傻了,心里怕的要死,却阴差阳错的跪在了第一个,整个人吓得身子完全不受控制颤抖着。

上官瑜、简氏和周丽芮很识趣的跪在最后,头垂得很低。

不过上官时庸和周善缘一眼就看到了她们,两人不约而同拢起了眉,神色不自觉闪过担忧、疑虑。

她们怎么也来了?

而另一个第一眼认出上官瑜身份的就是六皇子萧纪。

他心底同样升起一丝疑惑,甚至略带询问的看向气定神闲、正一副准备看戏的萧衍。

萧衍微微摊了摊手,不知道是不懂他问的意思,还是表示他也不知情。

萧纪气得瞪了他一眼。

就知道这老七指望不上,万事不过心。

不过父皇未开口,他暂时只能静观其变,希望别跟上官瑜扯上关系。

永兴帝扫了眼跪着的一众人,将视线定在了一身青衫的范黎身上:“是你要告状?”

范黎心里紧张极了,面对着皇上,不管之前做了多少心里建设,模拟多少遍说辞,但真正面对永兴帝时,还是有瞬间脑袋空白了一片。

他深吸口气,让自己沉下心,他不能慌,上官瑜千辛万苦替他们争取来的机会,他一定要好好把握,将那些贪官污吏一个个抓进大牢去。

“回皇上的话,是。”说着就将状纸举过头呈上。

“哎~今日朕就是当个旁听者,杭州城的父母官在此,自当由他来决断。”永兴帝语带笑意,看了眼马文元,“马大人,你不过来瞧瞧这状纸状告的什么?”

马文元一激灵,硬着头皮应了一声,脚步却不敢迟缓,赶紧走到跪在马晓芬身后不远的范黎跟前。

范黎立马道:“请马大人过目。”

马文元僵硬的笑了笑,接过状纸,一目十行,打算快速阅览一遍,没想到刚看了起头,就凝在了那里,往下看,真是越看越心惊,越看越心凉。

他不由自主抬眸看了眼李大人。

李大人心里一凛,陡然升起一种不祥的预感。

“马大人,状纸内容可有问题?”永兴帝端了茶盏,吹了吹,喝了一口,开口问道。

马文元快速收敛心神,谨慎回:“这是状告盐官镇镇长的状纸,微臣以为还是发回海宁县府衙处理比较合适。”

永兴帝放下茶盏:“状告一镇之长?”

马文元应道:“是,这状纸上就是这么写的。”

永兴帝点点头:“小兄弟,听到了吗?你应该要找的是海宁县知县?”大新王朝有严格的等级管制,永兴帝自然最是清楚。

范黎道:“皇上,小生不才,读了几年圣贤书,中过秀才,也知晓一些官场管理制度。”他掩不住愤懑,“海宁县知县与镇长是姻亲,处处包庇镇长不说,甚至赋税之事,镇长都是得了他的授意,还望皇上和马大人明察。”

“赋税?”永兴帝微微蹙眉。

马文元脸色瞬变,这穷秀才可真会抓关键。

范黎道:“是啊,盐官镇辖下十六村,赋税年年增加,今年年成不好,若还要继续增加两成,百姓今年都不知道怎么过冬。”

永兴帝神色沉了下来:“赋税年年增加?谁颁的政策?”

“李大人?”

浙江布政使李振被点名,立马上前跪下:“回皇上,微臣不知有这政策。”

出差在外,更新有些迟,不好意思,但一定日更~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