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冤家路窄

另一红脸鬼面补充道:“自然,选择后者,便自动放弃了让九门办事的机会,所谓有舍,才有得。”

方晟对金钱毫不所动,笑问上官瑜:“俞兄,可有意愿?”

上官瑜玩笑道:“倒是颇为心动,奈何我这身板,也拿不了多少金银,不合算,不合算呐。”

方晟看了眼常德。

常德面无表情回道:“少爷去哪,我自然就去哪。”

方晟看向红脸鬼面道:“看来要辜负二位好意了。”

红脸鬼面劝道:“三位贵客,听在下一句劝,可以直接拿了钱财回去,何必再去多此一举。”

另一个红脸鬼面道:“再思量思量?”

方晟直接道:“开门吧。”

两位红脸鬼面见劝说无效,只得作罢,将门推了开来。

迎面又是一阵香味,似乎比刚刚的更浓郁了些。

上官瑜心里莫名咯噔了下,涌起一丝不安感。

方晟率先跨步走了进去。

满墙满屋的书,通天的实木书架将整个室内隔成了大大小小的空间。

一眼望去,就见好几个作书生打扮模样的年轻男子正伏案疾书,即便听到开门声也未曾抬头,倒是颇为专注用功。

看上去应该是同他们一样进来此处之人。

“三位贵客,这满屋书香,便尽情享用吧。”一个红脸鬼面笑着道。

两人并未打算一起进来,朝他们作揖致别,就将那扇螭吻吞云的铁门重新阖上。

随着“咔嚓”落锁的声音,三人心中俱是一凛。

但方晟很快便恢复镇定,朝旁边两人笑道:“既来之则安之。”

上官瑜含笑点头:“方公子言之有理。”

方晟:“走,先看看再说。”

上官瑜颔首。

三人边走边好奇四下打量起来。

这里除了书还是书,各种典籍分明别类,囊括齐全,有一些市面上几乎绝迹的,在这里居然都能找到。

看上去颇有种宫中藏书阁的味道。

方晟打量一圈,走至最近的一个书生,微微躬身作揖,礼貌开口打探道:“请问这位兄台,你们这是在做什么?”

书生充耳未闻,理都未理他,只顾着奋笔疾书。

方晟以为他太过专心没有听到,又提声问了一遍:“这位兄台,你在抄什么?”

书生依旧没理他。

上官瑜觉得有些怪异,稍稍走近一步,仔细观察起那书生——

神色专注,眼神炽热,眼眶的眼白处微微充血,乍一看,眼睛已布满猩红血丝……

怎么看都觉得这模样透出一种不寻常的诡异。

他专注得太过麻木了……

简直……简直就跟着了魔一般!

上官瑜一激灵,往外走了几步,快速看向其他伏案疾书之人,神情、状态几乎一样……

刚刚那书生突然抬头,看着方晟道:“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说完又低头,机械式的抄着书。

有一个书生突然站了起来,嘴里嘀咕着:“六经勤向窗前读,他朝玉殿传金榜......”

方晟一愣,顺着他走的方向看去。

便见他走到左侧墙角边的一排书架前停下,然后顺手从上面取下一本书籍,又原路返回。

方晟好奇,跟着走近那排书架查看,瞳孔倏得一颤,神情立马就变了。

这应是历年科举考题,如今按着年限分门别类的放着,殿试三甲的文全在上面。甚至还有今年的押题……

他快速取了一本翻看着,又取了一本翻看......

又一个书生过来取书,絮絮道:“这里的原本不能带走,但可以将抄本带回去。”

方晟似醍醐灌顶,立刻寻了一张空闲的桌子,誊写起来。

这才发现每张案桌上,都准备了笔架、粗细各异的笔、石墨、砚台、宣纸......一应俱全。

常德心中警铃大震,护在上官瑜身前。

上官瑜微微蹙眉,她是亲眼看着方晟突然莫名其妙陷入魔怔的,难道是不能跟这里已经陷入魔怔之人说话?

她着实好奇,想上前探看究竟。

常德劝道:“少爷,这地方诡异的很。奴才替您过去。”

上官瑜迟疑了下,终是点了点头。

常德走至方晟跟前,唤道:“方兄弟,你在做什么?”

方晟并未抬头:“抄本带回去,好好研究。”

常德问:“你还记得来此是为了什么吗?”

方晟又重复了一遍:“抄本带回去,好好研究。”

常德怕自己也陷入这种魔怔中,其实刚刚一直吊着心,但同方晟对答了两个问题,并未发现自己有异样,思维依旧清醒着,他转身看向上官瑜道:“少爷,奴才没事。”

上官瑜走了过来,站在一旁,观察许久,依旧没发现问题出在哪?

其他人先不说,方晟是同他们一起进来,中间也并未发生任何意外,怎么他们两个没事,他却同这里其他人一样,突然就魔怔了?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看来,两位公子皆同我一般,都不是那求才若渴之人呐。”一个低沉悦耳的男音,突然在这静谧诡异的地方突兀响起。

上官瑜整个人本能紧绷,循着声抬眸望去。

常德侧身挡在上官瑜身前。

一身水灰色流光丝绸深衣的俊美男人摇着折扇从中间两排书架处走了出来,也不知是何时站在那。

上官瑜看清来人面貌,黑眸瞬间一凝。

他——怎么会在这?

九门如今虽在江湖上已有一定威望,但这时候其势力主要在东南一带,都城这边应甚少有人知晓,即便听说过,也只当江湖中一个神秘门派。

就如稍早那位户部宝钞提举司提举沈永之子沈亦,以及同他一道的那群狐朋狗友,只怕都是过来凑趣,权当消遣的。

何况对皇家人来说,现在的九门根本入不了他们眼。

上一世太子想招揽九门之主,可是在三年后。

那时候九门势力盘根错杂,已是不容小觑,而朝廷党争日趋激烈……

不管是太子,亦或是其他几位皇子,都急需助力,当时在都城占有一席之地的九门,自然而然成了各方势力抢夺的香馍馍。若能将其收归己用,无异于锦上添花,如虎添翼。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