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榜眼

弘治皇帝感觉自己的肝在颤,吹胡子瞪眼:“逆子,休得胡言。”

萧敬也是连连摇头,太子殿下,真是给点好脸色就灿烂啊。

朱厚照却似早知弘治皇帝不信,拿起策题,语气坚定:“父皇不信,便让李先生看看。”

弘治皇帝感觉自己开始后悔了,瞧着朱厚照英气勃勃的眉头,却鬼使神差抬了抬手:“如此,李师傅便看看吧。”

李东阳躬身领命,从朱厚照手上接过了策题,低头看起来。

刚看完一段,李荣杨便敛容肃立,细细的看起每一个字,生怕错过一般,群臣见李东阳这副表情,纷纷凑了过来,离得远的看不到的,也故作高深的点点头,一副果然如此的模样。

当李东阳看完,罕见的没有抬头复命,转而和户部尚书韩文交头接耳,萧敬忍无可忍,清了清嗓子:“不得无礼!”

群臣才想起皇帝还坐在上面呢,弘治也按捺不住心里的好奇,想知道自己的宝贝儿子点了个甚么状元,便走下主座。

“陛下,此卷,或许,真可为状元。”李东阳拿策题的手有点颤抖,宦海浮沉,已经很久没有事情能让李东阳激动了,这封策题写得好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它是太子点的,点了个有真才实学的英才。rexue.org 西红柿小说网

“李师傅,不用护着那孽障。”弘治皇帝刚结果策卷便大皱眉头,这字写的也太丑了,勉勉强强能认出是个什么字,与常见的正大光明的馆阁体差远了,是以心中认定,是李东阳怕场面难看,敷衍了事。

“请陛下细看,老臣不敢拿抡才大典开玩笑。”李东阳一丝不苟的回答。

弘治皇帝这才正眼观瞧,这封策题未有题目,白纸上写满了字,因为没有格子,写的有些歪,弘治皇帝猛醒,这不那吧唧嘴陈澜的卷子嘛,想到这里不由摇了摇头,倒要看你写了什么。

映入眼帘的是八个大字:建设经济,定点扶贫。

弘治皇帝有些一头雾水,耐着性子看了下去,陈澜在文首解释了经济和扶贫的意思,然后大致分析了大明贫富差距的现状,同时也指出经济方面,税制和海贸上存下的巨大问题,还贴心的给出了解决方案,想来李东阳刚才和韩文低头讨论的,便是这个内容了吧。

弘治皇帝看完全文,有些震撼。这是他第一次在殿试看到如此高屋建瓴的分析报告,没有任何修饰,从大明全局的视角,指出问题,分析成因,解决方案,甚至直白的指出贫者愈贫的原因,便是土地兼并严重,宗室开销过大等等,让弘治皇帝甚至有一种写错答案被老师嫌弃的感觉。

“果如其言?”弘治皇帝试探性的问了韩文。

“税制,海贸兹事体大,不可轻动,但建设经济,定点扶贫是没错的,此子有经济之才。”韩文毫不犹豫的给出了自己的评价,甚至还有些欣慰,终于有人理解本官了,什么事都找户部要钱,既不开源也不节流,这个大明这个家的钱袋子,不好管啊!

弘治皇帝又看向李东阳,李东阳也点点头,又摇了摇头:“此子虽有大才,却不可点为状元。”

“为何?”弘治皇帝比朱厚照问得还快,刚刚不是你要点状元啊,怎么又不行了?

“此子字丑,况且海贸,税制牵一发动全身,若点为状元,不免让有心人曲解朝廷意图,反而不美。”

李东阳的理由也很简单,你字难看,哪有状元字难看的,再说了那海贸,税制,宗室哪一条都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难得有好苗子,李东阳自然想回护一二。

弘治皇帝自然懂了李东阳的意思,呵呵一笑,微微颔首:“这小子磨一磨也好,既有本事,朕也不能委屈了他,便点个榜眼吧。”

李东阳诧异的看了眼弘治皇帝:“陛下可是识得此人。”

弘治皇帝道:“如何不识得,隔着朕十几丈呢,都听见他喝汤吧唧嘴了。”

李东阳也跟着乐了:“若如此,便礼部好好学礼,老臣一定好好教他。”

“不行不行,此子有经济之才,却无半点文华,去礼部不是辛苦李公,臣觉得此子来户部观政恰如其分!”韩文一看李东阳要抢人,赶紧拜倒御前,想把陈澜争取来户部。

翰林学士梁储一听也不乐意了,什么叫没半点文华,那陛下钦点的榜眼,不如翰林院选庶吉士,跟着你去户部摆弄账本呐?你老韩亏心不亏心啊?当下也是出班拜倒:“陛下,臣觉得当依祖制,按位授官,若今日李公要一人,明日韩尚书抢两位,这科举是给朝廷办的,还是给六部办的?”

此话甚是诛心,不止韩文讷讷无言,便是李东阳也低头不语,反倒是朱厚照乐了:“父皇,你看,我点的状元,他们都抢!”

萧敬突然生出了一种很离谱,但出自太子嘴里,又很正常的感觉。

“住嘴!稍有一点成绩就骄傲,为君者,要平心静气。”弘治皇帝试图教导朱厚照,又实在按捺不住心里的好奇:“你是如何觉得此卷好的?”

“他写的我都看得懂啊,而且他还说经济天下,扶养生民,退以拒北,进以开疆。这样的策题我觉得可为状元。”朱厚照跃跃欲试。

弘治皇帝眼里泛起一丝喜色,今天朱厚照的表现不赖,虽然也闹脾气,好歹是能说个一二三来,便也不再怪罪,拍了拍朱厚照的肩膀,指向满桌策题:“厚照,你长大了,朕也老了,满桌之上,其他人,都是天子门生,可这四人,是你太子门生。”

朱厚照听到太子门生,顿觉威风,又摇了摇头:“那俩只言片语,我可不要。”

弘治皇帝眼睛一瞪:“朕记得你尚有二日禁足,便回去好好想想!”

朱厚照歪着头还想问让他想什么,看着弘治皇帝面色不善便不敢说话了,乖乖回宫。

倒是李东阳觉出味来:“陛下,这陈澜既行状轻浮,若与太子厮混,恐......”

弘治皇帝摇摇头:“朕也是想试试,这些年都往东宫去的,有翰林大儒,有封疆大吏,亦有文坛魁首,都不见成效,今日朕给了太子判卷的差遣,他竟没出大错,朕才开始觉得,太子确实聪慧,却需要引导,若似陈澜这种......嗯,说不得以毒攻毒,也是个办法。”

李东阳汗颜:“臣无能。”

弘治皇帝摆摆手:“哪里能怪李师傅,朕自幼是过了苦日子的,自然舍不得自己孩子也受苦,所谓养不教,父之过,朕自己溺爱太过,不提这些了,且看这陈澜如何。”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