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多远才算远

小学的课文中“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如今对当代大学生来说乡愁便成了国庆时抢不到的车票。

2023年9月23日凌晨一点的寝室已经是一片寂静,只有靠门的上床角落有一丝丝亮光。

耳机里单曲循环的歌曲“还有多远才能进入你的心,还有多远才能和你接近”。只有此刻才明白原来空想也会让我红了眼眶。

2022年8月28日离家,一个人来到了一座2300公里外的陌生城市。距离如今已经过去有一年多。

这是一所专科学校,当我和本地的一位同学在路上聊天时,她已经给我打好了预防针说“其实学校环境也就那样,千万别期待太高”。毕竟期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其实我从来都没想过,也没期待学校的环境能有多好。总觉得在努力的时候选择了安逸,如今那所专科学校包容了我的平庸,接受了我在高中偷过的懒,我又有什么资格去选择更好的环境?一直认为不管环境怎样,考专升本才是自己这专科三年最重要的事情。

总是被现实的耳光狠狠地打在脸上才算清醒。

最近一直在看到一句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可我一直认为行万里路的前提是读万卷书。如果没有足够的经济基础,又该拿什么行万里路?

现在社会学历成为了敲门砖,各个行业卷的要死。国家最不缺是就是大学生,我一直在想如果有没考上专升本,那以后又怎么办?

可能是因为专科学校,身边的人好像很少有人在学习,每天都在浑浑噩噩中度过,我也是其中的一个,像他们一样。可我和他们唯一不同的应该是我和他们家庭环境的差距吧。

大学的舍友也永远只是舍友,我们的每一份真诚应该留给同样真诚的人。

在这里给每一个刚上大学的学弟学妹留一句话吧:“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不管是舍友之间,还是同班同学之间,要永远记得你们只是舍友,不是挚友。更不能把所有话对谁都说。背地里不能和别人讨论寝室或者班级里的任何人。”

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你的倾听者是什么样的人。

不管是学生会,还是舍友之间的关系都让人倦乏。一个寝室四个人,却有三个小群。每个人的表面看似和睦,却一切都是表面现象,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小算盘。

而学生会的水更深。每当学校有什么评奖评优的活动,大多数都是内定,最后将名单发到班级群里面,说是民主评定,在群里回复“同意”或者“不同意”。

我一直认为这种东西就是一种形式化。即使我们在群里回复了“不同意”,那么……会有意义吗?

想到这里,现在已经是大二了,而我的大学生活如此迷茫。

是升本,然后考研?还是说混三年出来,随便找个厂进去打工?但是扪心自问,真的甘心吗?

我们的努力一直赶不上父母渐渐老去的速度。

感谢读到这本书的每一位!!!!!以后的故事慢慢更新啦。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