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番外-乾坤镜(这是个温暖的番外)

宋徽宗年间。

湘阳城外的矮山上有座道观,观主叫苍松子,收养了一个小徒弟叫白云。

师徒俩偶尔给周边的富户打醮祈福,赚些个赏钱,日子倒也还过得去。

只是,苍松子沉迷修玄,一心想成仙。

还时常告诫小白云,要修道,就不能沾染因果,否则道心不稳,一辈子难有成就。

小白云才七岁,听不懂师傅的话。

他只知道,湘阳城里的糖葫芦好吃,泥人好玩。

这一日。

苍松子教导完小白云的功课,照例独自闭关修行。

小白云一个人闲的无聊,就搬了张小板凳,坐在道观门口数蚂蚁。

“一只,一只,一只……”

数着数着,小白云忽然听到几声高亢的驴叫。

他抬起头,看到山道上有个邋里邋遢的中年道人,肩上扛着一头小毛驴,哼哧哼哧地走着。

从来都是人骑驴,哪有驴骑人,小白云有些忍俊不禁,噗嗤一声笑出声。

邋遢道人脚步一顿,瞪了小白云一眼。

“小娃娃,你笑什么?”

邋遢道人横眉怒目,吓坏了小白云,他赶紧捂住嘴巴,连连摇头。

不过,邋遢道人似乎不准备放过小白云,竟然径直走了过来。

小白云被吓坏了,生怕这道人打自己,好在他急中生智,急忙解释说:“我没有笑你,我只是听到小驴儿叫得惨,笑它身在福中不知福。”

“嘿嘿,你这小娃娃,倒是有点悟性。”

邋遢道人听完,颇为赞许地点点头。

他转头,厉声训斥肩膀上的小驴子道:“听到了吧,你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以后可不许闹脾气了!”

小白云看他竟然和一只驴子对话,心里越发觉得他是疯子。

不过,这话小白云可不敢当面说,只是好奇问:“大叔,既然小驴儿不愿意被扛着,你为什么不放它下来自己走?”

邋遢道人听到这话,脸上露出悲伤的表情,哭丧着脸说:“唉,不能落地,这小倔驴要是落了地,道爷我可就成不了仙了!”

“啊?”

小白云满脸惊讶。

难道说,把驴扛在肩上就能成仙?

不对,这大叔明显脑袋有问题,我怎么还当真了。

小白云干笑两声,看到小驴子消停了一会儿,又开始嗯昂嗯昂的嚎叫起来。

他心下一软,提议道:“大叔,我感觉小驴儿是饿了,我厨房里还有一点豆子和剩饭剩菜,要是不介意的话……”

邋遢道人双眼一亮,连忙道:“不介意,当然不介意。小娃娃快去拿来,道爷我都饿坏了。”

小白云麻利的拿来半簸箕豆子,和一碗剩饭剩菜。

邋遢道人接过后,喂一把豆子给小驴,喂一口饭菜给自己。

没一会儿,就把豆子和饭菜吃了个精光。

吃完后,邋遢道人和小驴儿同时打了个饱嗝。

紧接着,小驴儿忽然对邋遢道人嗯昂的叫了两声,似乎在说什么话。

邋遢道人连连点头,最后才转头对小白云说:“小娃娃,驴儿说了,不能白吃你的饭。这样,你可愿意跟着我去修仙?”

“修仙?”

小白云愣了一下,随即摇了摇头说:“我不能跟你走,我师傅年纪大了,我得留下来给他做饭。”

他不知道什么是仙,他只知道,要不是师傅把他捡回来,他早就死在雪地里了。

邋遢道人似乎没想到小白云会这么说,惊奇了一阵,这才撇了撇嘴说:“罢了,道爷我也不强求……”

说着,他从怀中取出一块巴掌大的双面铜镜。

“既然你不跟我走,那道爷就用这块镜子,当做饭钱。”

“不用饭钱,大叔你还是收回去吧……”

小白云话还没说完,眨眼之间,邋遢道人和小驴就不见了踪影。

要不是那块双面铜镜,还握在手中,他都以为自己是在做梦!

小白云以为自己白天撞鬼了,连镜子也没敢捡,就吓得急匆匆跑去找师傅。

苍松子得知此事,一脸痛心疾首,直骂徒弟错过仙缘。

然后,就火急火燎去道馆门口找铜镜。

还好,铜镜还在。

但也是从这天开始,苍松子更沉迷修玄了,整日里抱着双面铜镜翻来覆去研究。

可任凭他怎么看,这也只是一块普通的双面镜。

后来,小白云遇到仙人的事,不知怎么流传了出去,连带着道观香火也旺盛起来。

城中很多富户,想要买那块双面镜,甚至开出了黄金千两的高价。

但苍松子不肯卖,哪怕众人想要观瞻一二,他也要选良辰吉日,沐浴更衣,以示对仙家法宝的虔诚。

如此,又过了四五年。

这天,白云像往常一样,送走最后一批香客后,准备关闭观门,准备给师傅做晚饭。

不过……

他经过道观外面的柴房时,却听到里面传出个微弱的女孩哭声。

白云心里一突,犹豫了大半天,这才壮着胆子走到柴房门前,朝里面轻喝。

“谁,谁在那边?”

那哭声立时止住,紧接着露出一个小女孩梨花带雨的脸。

女孩的年龄比白云稍小,穿着身粗布花衣,看模样应该是周边农户家的姑娘。

看到是活人,白云暗暗松了口气,又忍不住好奇问:“道观关门了,你怎么还不走?”

他不说话还好,一说女孩又默默流起了眼泪。

“哎,你别哭啊,有话好好说。”

白云看女孩又哭起来,顿时手忙脚乱,不知如何是好。

他从小跟着师傅生活,实在没有哄女孩子的经验。

看着女孩泪流不止,白云心里一软,迟疑着开口问:“姑娘,你是遇上什么事了吗?要不说出来,我帮你想想办法?”

女孩闻声,下意识抬头看了白云一眼。

紧接着又满脸羞红低下头,不好意思说话了。

不过,白云这一打岔,她倒是忘了伤心事,不再流泪了。

过了半晌,女孩心情平复了许多,这才小声说起了原因。

原来,女孩叫孙芳芳。

是附近地主孙老四的女儿,孙芳芳生母早逝,孙老四就娶了一位续弦。

起初孙芳芳的生活还过得去,但自从后妈给孙老四生了儿子,她的地位一落千丈。

吃穿用度,甚至还不如普通农户家的女儿。

本来这些孙芳芳都能忍受,可今天早上,她无意间打坏继母一块铜镜,继母对她又打又骂,还说要把她发卖了!

孙芳芳心里害怕,就逃了出来。

可她也没地方去,晃悠了半天,只好躲在道观外的柴房里一个人哭。

白云听完孙芳芳的话,心中暗暗叹息。

清官难断家务事,更何况他只是个道士,什么也做不了。

“道长哥哥,谢谢你肯听我说这些,我先回去了。”

“你要回家吗?”

“嗯。”孙芳芳依旧低着脑袋,小声说了一句。

不过听到她这话,白云却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连忙道:“你先别走,我去拿个东西过来!”

说完,他急匆匆转身跑回了道观,没多久就拿着一块铜镜,又跑了回来。

他手中的铜镜,正是驴大仙人送他的双面镜。

白云将铜镜用力一掰,把其中一面递给孙芳芳。

“给!”

孙芳芳惊讶地望着白云递过来的铜镜,诧异问:“给我?”

白云咧嘴一笑,解释说:“你不是把继母的铜镜打坏了吗,就拿这块赔给你继母,你再说说软话,应该就不用挨打了。”

孙芳芳心里一暖,却坚持不肯收下。

“太贵重了,我不能收。”

古代以铜为钱,铜镜在当时都可以算得上奢侈品了。

“拿着吧,你要实在过意不去,以后要是有机会,就……就……”

白云就了半天,忽然瞄到自己的布鞋破了个洞。

于是就说:“就帮我做双鞋子,算是抵铜镜的钱。”

孙芳芳听到这,才答应收下。

她回去后,记着白云的话,把铜镜给了继母,又说了软话,这才免于责罚。

另一边的白云就惨了,因为仙人赐下的法宝弄丢了一半,被他师傅狠狠责罚一顿。

孙芳芳知道后心疼不已,带着做好的鞋子来看望白云。

一来二去,两个人渐渐熟络,感情的种子在心里萌芽。

又过了五六年,白云十八,孙芳芳十七。

两人互许终身,约定好要永结同心。

于是白云去求师傅,放他还俗。

“痴儿,红尘俗世,不过是过眼云烟!唯有成仙,才是大逍遥。”

“徒儿……还是不明白。”

苍松子望着这个唯一的徒弟,脸上是掩饰不住的失望。

不过……

他虽修玄,却不是真无情。

面对徒弟的殷切恳求,苍松子妥协了。

不仅如此,他还亲自去了孙老四家,替白云求亲,给徒弟在城里置办了一套宅子。

等白云成婚后,苍松子带着那半块铜镜,外出云游寻访仙缘!

白云心里感激之余,刻苦奋斗,没几年就挣下一份家业。

他和妻子相濡以沫,互相扶持,从没有吵过一次架,没有急过一次眼。

生活美满的同时,白云也有那么一丝疑惑。

师父追求的逍遥,真的就是逍遥吗?

他还是不明白!

又过了几年,师父苍松子回来了。

他满脸落寞,手里那拿着那半块铜镜。

白云想了想,拿出很多钱,从妻子继母那儿赎回铜镜。

只是……

哪怕他把铜镜拿回来,两块镜子也合不到一起去。

时间一天天过。

白云依旧是家里道观两头跑,他和妻子一同走过了年少,走过了成家立业,走过了子孙满堂。

现如今,两人的几个孩子也陆续成婚了。

就在小女儿刚嫁人不久,妻子染上重病。

白云请了很多名医,依旧无济于事。

这一晚,妻子握着白云的手,一如初见时那般,喊了声。

“道长哥哥……”

妻子还是走了,丧事举办的很隆重。

赶回来的孩子们,一个个哭的撕心裂肺。

但白云,只是痴痴地坐在妻子的棺木旁,回忆着两人一起经历的时光。

他把半块铜镜放进了妻子手中,缘起是它,缘灭也该是它。

妻子下葬后,白云重新穿上道袍,回到道观照顾苍松子。

一如他当初对邋遢道人说的那样,师父年纪大了,他不能走。

可,这世间没有什么是永恒,没过几年,苍松子也到了大限之日。

白云带着几个徒弟,跪在苍松子的床榻前。

苍松子手里那握着半块铜镜,临终前仍在呢喃:“仙缘啊……仙缘……”

片刻之后,再无声音。

白云长叹一口气,起身走到门口。

“师父,其实有件事我骗了你。”

“我以前的确不明白什么叫仙,芳芳去世的那天,徒儿就明白了。”

“红尘炼心才叫仙……”

话音落下,道观外缓缓走来一个扛着小驴儿的邋遢道人。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