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珠算,蜀地的文君酒

黄狗儿在袖中随意掂量了一番那袋子中的金粒,发出一阵“咔擦—咔擦”的响声,笑眯眯的道:“不了,我还要早些回宫去服侍陛下、干爹呢,今日能与汝等结交很高兴,待来日若是有空去往诸位的府中痛饮也是不迟。”

王沈点头道:“中贵人的是,服侍陛下才是当前的头等大事,我等如今已为汉吏,又在成都任职,待来日有的是时间一聚。”随后王沈便亲自将黄狗儿扶上马车,

黄狗儿摆手道:“汝等不用送了,快去酒肆喝酒罢,想必几位从牢里出来还没饮过一顿酒,想必都已经很馋了。”

王沈抱拳道:“既如此,我等便不送中贵人了。”

黄狗儿点头回应,而后便驾着马车调头沿着来时的街道往宫城方向而去,“踏—踏—踏”的马蹄声开始响了起来,

而后王沈又回到店中对陈广钦等壤:“走罢,我等这便去酒肆喝一顿,且看看这成都有什么好酒、好吃的。”

店中的管事正在埋头在柜台上将算盘拨的“噼里啪啦”作响,多半是在计算流水之类的,其余的人则是在整理这蜀锦,迎来送往,忙个不停。

王沈对那管事笑着道:“我等这便告辞了,日后若是再得了上好的蜀锦,我等还来您这家店兑换。”

那管事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抬起头来笑脸相迎:“几位慢走,以后再有宫中流出来的上好蜀锦尽管来我店里便是,价格嘛好商量,毕竟几位也是刚刚那位中贵饶朋友,这点面子还是得给的。”

王沈好奇道:“您还认识刚刚那位叫黄狗儿的中贵人?”

那管事回道:“不光我们,我们这一片的店家都认识他,宫中的好多采买都是由他负责的,陛下每次赏赐大臣的蜀锦一般由他负责送去各家府中,

不过他们也多半会让黄狗儿将其送到锦里来找一间能议得上价的店铺将其大部分变现,毕竟那些贵人家人也用不了这么多奢侈的蜀锦,还不如换成现钱来得更好一些呢。”那名管事回答完又继续拨弄着算盘,“噼里啪啦”的声音随即又在店中响了起来,

算盘的发明时间大概是在东周时期。算盘是中国传统的计算工具,是由早在春秋时期便已普通使用的筹算逐渐演变而来的,它不但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发明,而且是在阿拉伯数字出现之前曾被人们广为使用的一种计算工具。

由更早出现的“筹算”演变而来的。“筹算”就是运用一种竹签作筹码来进行运算的工具,

在算盘出现之前,人们采用结绳计数。东汉郑玄的《周易注》中记载:“古者无文字,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结其绳。”

《九家易》中也认为:“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各执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

时至商朝,甲骨文中出现了一到十的单字,以及百、千、万等13个计数单字。春秋时期,民间用竹筹通过纵式和横式两种摆法,进行简单的计数和算术。有了数字和方法,为以珠盘为基础的珠算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