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学聪明的徐云泊

徐云辞幽幽地看了他一眼,显着他了。

今日是重阳,自然不能将一日的时光都浪费在那些事务上,重阳佳节便是要登高、做重阳糕。

一大家子用过晚膳后,聚在清霁堂内,里里外外坐着三个院里的人。不过这种场合,香枝作为郎君的一个妾室,是没有资格出面的,周氏最是不愿一个妾室踩着四房的脸面作威作福。

周氏带着一双儿女出来时,就听到了香枝住的屋内乒乓作响。眼下谁管她呢,周氏笑呵呵地坐在徐怀楼身侧:“我呀也没什么好东西,新得了这对血玉镯,实在是心急,又怕等晏晏生辰那日往来宾客多了,给碰碎了可如何是好。”

“想着今日来给母亲请安,就一并拿过来。”

周氏说着,身后的婆子拿着手中的锦盒就上前去,走到李拾月的右侧伸手递过去。

锦盒已经打开,如同周氏所说,是一对上好绝佳的血玉镯子,不镶嵌任何饰物,纯玉的手感温凉细滑,那上面的红晕如同鲜血般妖艳。

“哟,这可不少银子吧,弟妹真舍得。”卫氏坐在丈夫徐怀亭身旁的木椅上,伸了伸脖子脸上笑着。

自从徐云泊归家后,她的精神气也好了,而且徐怀亭见嫡子争气,对她这位主母也是敬重得很。她今日穿着正红色的褙子,袖口上墨色的绒毛遮住她的双手,却能看清正红色褙子上暗纹翎羽纹路。

众人的目光看过来,周氏难掩面上的喜色,还是谦虚地摆了摆手:“也没多少,总归是晏晏入府的第一个生辰,我想着得多用心不是。”

“我就这一双儿女,一个习武一个好文,都跟个小呆子似的。我啊第一次见晏晏就喜欢得紧,若她愿意,我自然是将她视作我亲生的女娘看待的。”

徐云遥纳了妾室后,虽然徐老夫人没有明说,可三书六礼一样没有过,加之这阵子周氏揣摩着徐老夫人的心思,也就歇了聘娶李拾月做自家傻儿子新妇的心思。

不过有些场面话还是得说,如今虽然分房了,可四房不同于二房,她的一双儿女甚至都没从国公府里的族谱上除名,就这一点,她四房就永远差不了。

做不成夫妻,若是兄妹情意深厚,她也不怕四房日渐式微下去。

徐老夫人微笑着拉过李拾月的手,笑着指了指周氏:“你舅母说得对,日后晏晏出阁也不怕没有娘家人给撑腰。”

这话说出来,众人神色各异。

先别说如今国公府将李拾月看得多重要,单是说她是官家亲封的县主娘娘,就这一点足够好些人家惦记了。

卫氏坐得腰杆笔直,看了看徐老夫人再看向李拾月,眼睛一转刚要开口说什么。忽然袖口被拉住,她回首竟然是自己的儿子。

卫氏刚想佛开,还想说什么,却被徐云泊抢先一步:“祖母,我也有东西要送您呢。”

他站起身也不去看卫氏,走到中央从怀中掏出什么东西来,摊开掌心,白白的,尖尖的,好像是什么动物的牙齿。

“这个是狼王的尖牙,是孙儿亲手拔下来的。程将军说在边疆有一种说法,给自家的老者取一枚狼王的尖牙,会有福泽长存之意。”

“孙儿特意留给祖母的,愿祖母福泽深厚,平安康遂。”

那尖牙是被徐云泊事先清理过的,被串了起来,挂在香囊的缨络上,有一些显眼。

徐老夫人没看见过这个,来了兴趣,伸手接过来,细细端详后眼中难掩欣慰:“你有心了,看来你二兄当初送你去程将军手下,是对的。”

眼中的自豪压根不掩饰,她抬手:“常嬷嬷,去,将香囊挂在我床头,不要取下来,这是我孙儿的心意。”

常嬷嬷笑着接下:“是。”

在众人的目光里,双手拿着香囊进了里间,挂在了床头才又走出来。

“军营苦寒,这孩子这趟回来,我感觉比上次还黑了,瘦了。这么懂事还是吃苦换来的,我倒希望他能像从前那样自在些。”卫氏面上心疼,却不曾注意自己说错了话。

李拾月抬眸,看向了摇头叹气的徐老夫人,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抬头看过去,荣国公与杨氏神色不变,更像是置身事外似的,至于四房夫妇更是充耳未闻,撇开了目光。

徐怀亭一直不曾开口过,看见徐老夫人的神色,转首斥道:“胡言乱语什么,若是方才吃撑了就出去走走,说些乱七八糟的话,坏了大家兴致。”

卫氏嘴唇蠕动,还想说些什么,终究是低下了头,连方才挺直的脊背也渐渐地弯了下去,与从前无二。

“阿娘,你这话可就不对了,若我还是从前那般只会贪图享乐的郎君,能有什么作为,能给你娶到什么好新妇。”徐云泊一下子抓住卫氏的心,他对卫氏单纯的头脑无可奈何。

卫氏抬头看向李拾月,到嘴边的话刚要说出口。徐云泊先一步看到徐老夫人蹙起的眉头,连忙按住卫氏:“不过这也不能着急,我就能归家半年,还要回军营的,有些东西程将军还不曾教过我的,我这叫有始有终。”

“若是现在成家,把新妇自己扔在家中,您想着孙儿着急,我们小夫妻也着急不是。所以这事儿,不能急,真的不能急,等我下次回来,不需要离府的就好了。”

“这话说得不错。”荣国公朗笑一声,拍了拍手旁的靠椅。

“是啊,郎君成家立业,也不能只成家。三郎明年也弱冠了,他既然想出去闯闯就让他去吧,再不济有国公爷和三爷都在,他一个郎君能出什么事。”杨氏笑盈盈的,并没有因为卫氏的话受影响。

徐云泊笑着摸了摸鼻子,这是他从前万万不敢想的场面,大家提起他都不是叹息。

气氛融洽,莲春撩开厚重的门帘走了进来,看了一圈最终低下头:“前院小厮来禀,二爷......徐大人携家眷登门,要给老夫人和国公爷请安。”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