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辈子再也不做胃镜了!

反正是闲聊,斯文森也开始了歪歪。

吴楚之冷冷一笑,“算了吧老爷子,我要命!支付体系不应该是个人碰的。”

斯文森耸了耸肩膀,他知道吴楚之在顾虑什么。

没办法,华国自有国情在此。

不过嫁接到国外呢?

资金可没有国界。

在华国确实支付体系不能掌握在个人手里,因为华国是国家央行。

不过其他国家就不一样了。

基本都是私人央行,自然支付体系可以是私人的。

吴楚之没有地方消化这么大的需求,但他有的是办法。

在他的本土,小额电子支付一直是个大问题,如果把这个体系的供给端转到漂亮国,这就完美了。

漂亮国的人们通过向他的售卡公司购买充值卡,获得一个额度,这个额度可以在当地的商超购买物品。

为此他可以交易双边同时补贴1%,即100元的交易里面,消费者充100实际得到101元,使用100元后,商家只需向他支付99元。

漂亮国商户一般需要承担2.5%的信用卡渠道费,里外里便是3.5%的净利润出来。

这对于大批净利率只有10%的商户来说,额外多了35%的利润,斯文森想不到它们为什么会拒绝。

当大批商户主动开始使用这种交易模式时,自然消费者也就会跟随,基数效应就会越来越大。

至于他亏损的两元,其实是不存在,或者说华国的电信运营商会补给他。

因为当他体量很大时,运营商出售卡片给他时,便会折扣出售。

在华国,代理商通常可以拿到92折,而对于国外的代理商,为了促进销量,通常折扣更多,一般是88折。

所以如果斯文森将售卡公司架设在海外,这个模式光是这个环节,他便可以赚到10个点的毛利。

斯文森是个奉行长尾理论的经济学家,在他脑海里的构架中,这只是其中一个环节。

而获得漂亮国客户发送过来的卡密后,海外售卡公司,则可以将卡密售卖给架设在国内的充值公司。

充值公司再使用卡密向目标客户进行充值,收取充值费用,完成了整个业务。

但是,斯文森可以通过这个方式,成功的将国内的资金,全部合法的转移到了海外公司,形成了一个外汇资金库。

而卡密交易是先于漂亮国用户花完这笔钱完成的,中间有个时间差,也就是说这个资金库是有大量的沉淀资金存在。

基于这个外汇资金库的沉淀资金,斯文森又可以进行一系列的骚操作。

比如中小企业的外汇配额问题、信用证问题,都可以通过这个来解决。

实际上,斯文森建立了一个合法的地下钱庄。

这中间的利润可就远超卡密交易的本身了。

看着笔记本上面的交易结构图,吴楚之沉吟了片刻,在上面画了了两个圈,“老爷子,这个模式还是有两个漏洞。

我先说第一个,游戏公司为什么要接受神舟付?

以《神话》为例,胜达获得的收入要切掉30%付给高丽的游戏开发商,30%支付给渠道,剩下的40%才是他们的毛利。

对他们而言,无论是使用神舟付还是说电信运营商的渠道,都是30%的渠道费。

而且据我所知,各个游戏公司都在自建销售渠道,以扩大利润。

虽然印制点卡或者通过网吧代销也有不少的渠道费用支出,但可以从30%下降到18%,这才是未来几年游戏公司的着力方向,更不用说再过几年的在线支付。

的确,这里面有我们所说的适用人群因素,但游戏开发商也不还是傻子啊,有的是其他办法来规避这点。

售卖点卡的是终端,又不是他们,这样法律风险完全没有。

我确实没弄明白,神舟付到底是怎么说服游戏公司的。”

斯文森笑了起来,再怎么妖孽,到底还是个年轻人啊。

他回归了教学模式,“账期。同样是30%,神舟付的支付是即时的,只要玩家完成了交易,神舟付与游戏公司的交易也同时完成。

玩家在神舟付提供了充值卡的卡密,5-30分钟内便会获得神舟付发送的游戏点卡卡密。

而100元的游戏点卡,神舟付是直接70元拿到的。

这样的模式,游戏公司、玩家、神舟付三方的交易也就是在30分钟内完成资金的结算。

对于游戏公司而言,这比电信运营商一月一结,或者一季度一结划算太多了。

再说说游戏公司自建销售渠道的问题。前期不是没有阻碍,比如他们在进入网难时,就遇到过麻烦。

当时神舟付的负责人孙海涛,给丁三石发了整整一年的短信,才谈下来的合作。

丁三石之所以前期完全不接招,他是担心,神舟付的介入会破坏网难自有的实卡渠道,这涉及神舟付所处市场存在的必要性。”

见吴楚之略有所悟的样子,斯文森继续说着,“在神舟付出现之前,游戏公司以发行自己的点卡为主。

通过总代理、分代理一家家地批出去,早期各大网吧就是胜达、网难等公司的终端渠道。

但是这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网点渗透率还是太低,真正能将游戏点卡发行到华国几十万、上百万个报亭不太容易;

二是对于代理商而言风险太大,总代理一下子要拿出大笔的预付款来买点卡,万一这个游戏火不起来,怎么办?

所以真正有能力发行自己点卡的游戏公司屈指可数,当然企鹅、网难、胜达另当别论。

反之,手机充值卡的渗透率要高得多。

2007年,华国整个游戏行业的收入是60亿元,而三大运营商一年的话费收入超过1万亿元。

相比之下,话费充值卡的渗透率和普及度与游戏点卡的市场差距很大。

所以,游戏公司在自建渠道的同时,也会选择与神舟付这样的第三方支付工具合作,这就是神舟付存在的合理性。”

吴楚之点了点头,这点他理解了。

对强势的大公司还可以采取适当的让利,有了账期优势,再加上特定人群的购买因素,只要和电信运营商的渠道费存在一点点价差,大公司入局的可能性非常高。

对小的游戏公司就更是如此了,神舟付还具备他们不具有的销售网点优势。

“第二个漏洞,这个模式太过简单,可复制性很强。赚钱的东西不管从哪个角度都有人来抢。

当神州付不再是行业内唯一的玩家,也面临着竞争的压力,其毛利一定会随着价格战的开展快速下降。”

面对吴楚之问出的第二个问题,斯文森笑了,“确实如此。这个模式说穿了一钱不值,就是一个稳定的无风险套利。

只要左右手的资源一直处于需求大于供给,这个模式就能一直持续下去。”

说罢,他顿了顿,大笑了起来,“小子,你别忘了,这是基于互联网的商业模式。

在互联网的前提下,有句话叫做‘赢家通吃’。

当你和游戏公司建立起稳定的合作时,别人想要更换你,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而你只要熬过那段时间,整个市场都是你的。

这个模式我们现在看起来很是简单,但真正能够在外面将这模式看懂的,少之又少。

不然当年也不会出现IDG那一帮人,几个月都弄不明白的情况。

何况,你是傻子吗?闷声发大财不好吗?

当年的神舟付便是如此,运行了好几年,都没人看明白他们是怎么玩儿的。

直到他们上市。

而我个人认为神舟付最大的败笔,就是上市。

上市他必须要将交易模式说清楚,白纸黑字下,这个模式也就不神秘了,被公之于众。

cxzwwcxzww

于是后面才出现了竞争者,复制者,导致他的毛利下降。

当然,我也必须承认一点,上市这也是当时我的诉求。

他不上市,我没法退出,也就没法将我的收益快速高溢价的变现。

但你不同,你压根不存在投资人,没有成为公众公司的顾虑,可以长久的玩下去。

虽然,十几年后,你会被手机支付和实名认证给彻底打败。

但是你又不损失什么,该挣的都挣了,这个模式也不是重资产的方向。”

斯文森也不得不承认,吴楚之其实天生就比孙海涛更适合做这个模式。

孙海涛的短板在于前期的资金和需求资源都不足。

而吴楚之压根就不存在这个困难,无论是天晶公司的流水还是自拍杆随后的收入,都可以在其发展中提供助力。

而需求资源也可以通过他便宜岳父秦援朝那边,迅速的打开局面。

吴楚之心悦诚服的点了点头,“那现在的问题就是技术问题了。我得构架一个完整、可靠的交易系统。”

话音刚落,吴楚之的手机便响了起来。

望着屏幕上面闪烁的‘孔昊’姓名,他和斯文森都笑了起来。

一个在平行时空能牵头做出万物互联系统的天才程序猿,做这玩意儿,不是跟玩似的。

“行了,我回去补眠去了,剩下的是你自己的事了。”斯文森中断了链接。

吴楚之接起了电话,告诉孔昊地址后,便坐在位置上等待着。

华清大学,他又进不去,麦当劳里面吹空调不香吗?

……

手串里的金色小人,惆怅的盘坐在空中,表情郁郁的看着外面的一切。

斯文森包藏的祸心他倒是没有看出来,压根儿没往那边想。

他担心的是,外面的吴楚之搞这个玩意儿,会打开一个潘多拉魔盒。

神舟付,其实就是一个数字产品的分销平台,而且其模式本身就天生带有地下灰色的成分。

它解决的痛点是什么?

撮合了本不应该出现在这个市场上的人群,和本不应该售卖给这部分人群的产品的交易。

最简单最直观的例子,就是使得未成年人获得了一个向游戏充值的渠道。

而这个渠道的本身,却不仅仅可以用在游戏的充值上面。

相比起其他的用途,游戏,可能是它危害性最小的一个方面了。

比如某些邪恶网站或者软件,其用户的付费也是通过这个方式,只不过更加隐秘。

但无论套了多少架构,其核心架构还是通过手机话费来实现搭桥。

金色小人想起了一个老熟人。

那个被他逼上绝路最终滔海自尽的世叔,颜义山。

这个模式,如果被掌握了大量手机号码和话费资源的卡商得到,像颜义山这种人,是可以玩出花来。

比如暗网的资金来源。

通过一头在内一头在外的交易模式,资金很容易流出到境外地下黑庄中。

金色小人认为有些钱是不能赚的,比如这个神舟付。

但他现在也没办法阻止,无论是外面那个吴楚之对他的信任,还是自身实力,他远远比不上斯文森。

此刻门口走进来一个大男孩,金色小人只能无力的看着这一切的发生。

不过此时的孔昊,却把吴楚之吓了一跳。

唏嘘的胡茬子、鸡窝似的头发,一脸写满了憔悴。

最关键的是,眼睛里没有了光。

“昊昊,你爪子了哦?”吴楚之塞过去一杯快乐肥宅水。

这是孔昊的最爱,不过此时的他貌似没什么心情。

孔昊沉默了一会,一丝澹澹苦意出现在他的嘴角,“楚楚,我要退出基地班了。”

吴楚之闻言蹙起了眉头,“怎么回事?上次我不是还听你说,你在做一个什么光子前瞻试验?被退了?”

基地班是末位淘汰制,孔昊是大二完毕时替补进去的,但他一直处于中流位置,要退了也轮不上他啊。

孔昊白了他一眼,“光电子!不是光子!是基于光电子研究的基础在石墨烯材料上的聚合物电光调制器!

就是带宽可以达到……算了!跟你这个文科生也解释不清楚!”

看着一脸懵逼的吴楚之,孔昊撇了撇嘴,自己也是醉了,和一个纯粹外行讲这个做什么。

他吸了吸鼻子,“基地班现在主要的研究方向和资源,全部倾斜在量子计算机物理装置上面……”

见吴楚之眼神都涣散起来了,孔昊叹了一口气,“好吧,这样说吧,我的长项是软件,基地班现在要玩硬件。

虽然说这是一个软硬件结合的学科,但是我的长处发挥不出来,所以我决定退出基地班。”

吴楚之皱起了眉头,一脸的不解,“这不是好事吗?干嘛愁眉苦脸的?

你没有去盲从,而是朝着自己的人生方向去走,我觉得这是个值得庆贺的事情。”

“名声有点不好听,毕竟是从基地班回到普通班上。”孔昊耸了耸肩膀。

吴楚之无语的瞪了他一眼,“死要面子活受……不对!你要个鬼的面子!你娃有事瞒着我!”

他突然反应了过来。

作为他吴楚之不是亲兄弟的兄弟,孔昊会要脸?

开什么国际玩笑!

而且吴楚之对孔昊的心理素质也是极其佩服的。

那年高考,孔昊实际上已经拿到了华清大学的保送函,他参加高考的唯一目的便是拿到状元。

在孔昊眼里,状元就是他的囊中之物。

他也有这个底气,考前的三次诊断考试,他甩开第二名至少10分。

换句话说,第二名和他已经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学生,无论竞赛还是考试,孔昊都是那一届的绝对霸主。

但是,同样因为高考考场听力设备故障,孔昊丢了18分,而当年的理科状元,也只比他高4分而已。

在那年前往华清大学报到的火车上,那位理科状元,还专门越过几节车厢,拿着基地班的录取通知书来嘲笑孔昊。

孔昊没说什么。

于是,在基地班的替补时,孔昊替补掉了那位状元。

这种心理素质,会怕丢脸?

孔昊顿时垮下了肩膀,“楚楚,快救救我,我好像失恋了。兮兮姐已经一个月不理我了。”

吴楚之拍了拍额头,一脸无语的看着他。

作为学生,孔昊可以算是五边形战士,唯一短腿的,只有体育。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任谁有个孝喘的毛病,这体育都不可能有多好。

当然,如果说把整个考量拉长到人生的角度来看,孔昊还得短腿一条边。

情商。

彷佛是智商方面用完了所有的天赋点,在情商方面,孔昊非常的感人。

特别是感情方面。

当然,也可能是读书年龄小了点,84年3月出生的孔昊,在同年级里面永远是最小那个。

小了别人至少一岁,就注定了他在班上,永远是那个弟弟。

无论男生还是女生,甚至是老师,都把这个读书聪慧的孩子,当做家庭里的幺儿一样看待。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孔昊,学生时代,哪里会有情感上的经历?

所以,当他遇见自己喜欢的女生时,是完全的手足无措。

“拜托!清醒点,你恋爱都没谈过,哪来的失恋!”吴楚之有些恨铁不成钢的看着孔昊。

特喵的!姓孔的都是这样吧,跟他宿舍里的老幺孔子骞一个德性。

明明只是暗恋而已。

不过孔昊和孔子骞是完全两回事。

孔子骞是完全的单相思。

而孔昊则是和对方互有好感,只是一直没捅破。

“说说吧,你这次又怎么把那个兮兮姐给惹到的。我真是上辈子欠你的!”

吴楚之有些无奈。

知道平行时空的两世经历后,他总觉得他就是一个工具人,专门来拯救身边人的。

特别是孔昊。

彷佛他才是真正的男主角。

……

【推荐票】通道~

【月票】通道~

求收藏~

求订阅~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