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孙权的决断

“说曹操曹操到”是暗指曹操为人多疑的一种说法,可实际上里面还藏了一层曹操行事果断迅捷之意,这回孙权就好好领教了:派鲁肃去荆州探访时曹操已经兵入襄阳;如今欲与刘备缔盟时曹操又抢先写了封信来。果真是事事都被曹操抢在了前头。

曹操在信中说:“近日我奉天子之命讨伐罪臣,旌麾南指而刘琮束手。今治水陆八十万众,欲与将军于吴地会猎。”傲慢之情、威胁之意,溢于言表。孙权把书信交给众幕僚传阅后,问:“诸公以为如何?”大部分人都不觉露出了惶惶之情,却又怕一言不慎变成众矢之的,于是只好默不作声地把目光投向了张昭。

张昭此刻的内心极为矛盾,他自然希望孙权霸业有成,可又觉得眼下与曹操对抗无异于以卵击石,于是很难让其不联想到孙策临终前“战局不利时可率众西归”的嘱托。挣扎了片刻后,张昭还是出列说:“曹操势若豺虎,挟天子以征四方,动辄借朝廷为名,若与其争锋,则名不正而言不顺。且我江东唯赖长江天险方可抗拒中原,今曹操已得荆州,又囊括刘表治下水军及数以千计的蒙冲斗舰。如此曹操将战船与步兵水陆俱下,便是长江天险已与我共有,而我方又与曹军兵力差距悬殊,故以我愚见不如弃战相迎。”一听张昭表态之后,许多人也开始出声附议,一时之间屋内都是主降派的声音。tehu.org 火鸡小说网

孙权并不知道孙策留给张昭的遗言,更不清楚张昭内心的想法,只是对他劝自己降曹的说法非常失望,便借口如厕想一个人离开先静一静。这时先前一言不发的鲁肃尾随孙权追到了房檐下,听到脚步声而转身的孙权知道鲁肃有话要说,甚至猜得出很可能要说与张昭完全相反的话,内心有些激动的他直接拉住了鲁肃的手,问:“子敬有什么话要和孤说?”

鲁肃说:“依我之见众人之论只会贻误至尊,不足以图大事。我鲁肃可以迎降曹操,但至尊却不行。我归顺后,仍可乘犊车、带随从、交游士林,未来至少可以做到郡守、刺史。可您迎曹后,又会被如何安置?难道还能像今日这般北面称孤么?请早定大计,不要听信众人之议。”孙权叹息道:“子布他们的话太让我失望了,只有子敬廓开大计,正与孤同。”孙权许是确对张昭失望非常,连提及他时的称呼都变了。孙权又说:“孤已经派人去请公瑾来商议对策,估计不日就到。子敬可先去与公瑾会见,若他也赞成抗曹,再让他来说服众人。”鲁肃笑着说:“至尊不必多虑,依着公瑾的性情必是要与曹操决一胜负。”

果然如鲁肃所言,周瑜坚定地表达了自己主战的立场,于是孙权又一次召开军议,这回不仅集合了谋臣,还叫来了所有身在柴桑的重要武将。当着江东群英的面,周瑜慷慨陈词道:“曹操名义上虽为汉相,其实是窃国之贼。至尊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粮足,英雄乐业,正当扬鞭天下,为汉室除残去秽。如今曹操自来送死,哪有反而要去迎降的道理?依我看,曹操此行犯有四大忌,请告于至尊:其一,现在北土未平,马超、韩遂尚在关西,是为后患;其二,舍弃鞍马,反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是以北人之短击南人之长;其三,正值盛寒,马匹缺乏草料,难以保障供给;其四,驱中原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既然曹操冒行此诸多用兵之患,那不趁此时将其擒拿更待何时?请拨给我精兵数万人,进驻夏口,保为至尊破曹!”

与孙策有着金兰之义与连襟之亲的周瑜在江东地位超然,不久前破杀黄祖的大功更是让他基本坐实了武将第一人的身份,加之周瑜的分析直击要害,且自请出战,让主降派升不起与他对辩的勇气。即便是张昭,在听了周瑜的话后也立觉眼明心快,内心的天平开始向主战倾斜,毕竟只要有一丝保全江东的希望,他便绝不愿就这样向曹操俯首称臣。孙权听了周瑜的话后更觉振奋,起身说:“老贼久存废汉自立之心,只是忌惮二袁、吕布、刘表与孤罢了。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公瑾主张迎击曹贼,正合孤意,这是天以公瑾助孤啊!”孙权说罢呼出了一口浊气,就势拔出孙氏家主代代相传的古锭刀,砍去面前桌案的一角后,厉声道:“如有再敢说要投降曹贼的,如同此案!”于是孙权当场任命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又以鲁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欲全江东之力逆击曹操。

孙权的用人颇有深意,以周瑜为主将理所应当,又辅以江东资历最老的程普居于他之下,使得无人再有心质疑周瑜的权威。事实上早年间周瑜因德才兼备在江东几乎无人不服,惟有程普仗着自己年长资深一直与周瑜不睦,甚至多番出言不逊。但是周瑜总能折节容下,从不与程普计较。多番相交之后程普终对周瑜敬服而亲重,还常对别人说:“与周公谨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

决心与曹操一战后,孙权立刻修书一封让鲁肃交于诸葛亮,并让他转告已备好舟车次日就送诸葛亮回樊口,今日得空时可以去会见一下久未谋面的兄长诸葛瑾。虽然内心对兄长很是思念,但诸葛亮觉得在当下这个危急而又微妙的关口有必要避一避嫌,于是就留在房内弹琴消磨时间。恰好周瑜有事途径别馆,听到有琴音传来便不自觉地寻声到门口驻足聆听。爱音如痴的周瑜初听此悠扬琴曲时如有耳目暂明之感,可不久却听出了接连几处的误弹,让他忍不住直接推门走了进去。周瑜见琴师是一副儒雅的生面孔,且眉宇间与诸葛瑾有几分相似,就猜到定是诸葛亮无疑,便作揖致歉说:“足下想必就是诸葛先生了吧。我是舒城周瑜,因先生所弹《蔡氏五弄》中的《坐愁》,琴声如诉,委婉连绵,不由心驰神往。可琴曲中似乎有几处与先生的琴艺不相称的错音,故不禁推门而入叨扰了先生,还请见谅。”

诸葛亮一听来人竟是威声远著的“江左周郎”,忙起身还礼,恭敬地说:“原来是周将军,今日得见,大慰平生。人道‘曲有误,周郎顾’,在下琴技拙劣,实在是污了将军之耳。”“先生过谦了。瑜年幼时曾有幸听蔡伯喈以焦尾琴亲奏《蔡氏五弄》,琴声之妙平生仅闻,而先生的琴音仅稍在其之下,实在令人钦佩。以瑜浅见,先生不过是心有所念才会使琴有错抚,如我所料不差,恐是担心孙讨虏与刘豫州结盟之心还不够坚定,怕事有反复吧。”周瑜谈笑间就点破了诸葛亮的心事,令他大为吃惊,还没来得及回应,周瑜又说:“我今晚本就有意再与孙讨虏一见,届时定会坚定其心,先生只管自去回复刘豫州便是。”说完周瑜走到诸葛亮身边,随手在琴弦上拨弄出了一小段《蔡氏五弄》中的《游春》,琴音如春风绿过田野,又如雨笋落壳竹林,似蛙声应和,又似拍岸涛声,听得诸葛亮沉迷如醉,仿佛置身幻境。等琴音终止,周瑜笑着离开后许久,诸葛亮才回过神来,暗叹这琴艺高妙当更在琴曲的作者蔡邕之上,当世无二。

是夜,周瑜又单独面见了孙权,对他说:“众人只见曹操信中说有水、陆军八十万而各自惊恐,却不去分析其中的虚实,就贸然提出向曹操投降的意见,实在是毫无意义。我据实而算,曹操原本所率领的部队不过十五六万人,而且长期征战,早已疲惫;新接收的刘表部队,至多有七八万人,尚处在人心未定、相互猜忌的态势。以疲惫之卒御狐疑之众,人数再多也不足惧。瑜请得五万精兵,便足以制敌,望至尊勿虑!”孙权听完向周瑜挪近,拍着他的背说:“公瑾之言甚合孤意。子布、元表等人各顾妻儿夹带私心,深失所望,只有你和子敬与孤同心。五万精兵一时难以集结,孤已挑选了三万人,战船、粮草及军械都已备齐。你和子敬、程公率兵先行,孤继续调集人马,多运辎重、粮草,以为后援。你若有胜机就当机立断;若不如意就退到孤这里来,孤当与曹孟德决一死战!”下定决断的孙权,终有了惟战不退的觉悟。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