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计取庐江

袁术死后,他的堂弟袁胤、儿子袁耀和女婿黄猗畏惧曹操和孙策的势力,不敢再回寿春,就率领余部,抬上袁术的棺木,带着袁氏家小,去投奔袁术的故吏庐江太守刘勋。张绣与曹操在宛城激战后,两方都没有再派兵进驻,此地被近水楼台的刘勋占据,打造为战备重镇。此次袁氏后人来投,刘勋便将他们都安顿在了宛城。而袁术手下的大将军张勋和长史杨弘则收拢部众,准备向南投靠孙策。

刘勋本想向袁耀讨要袁术留下的传国玉玺,可袁耀表示自己也不知玉玺在何处,于是刘勋就怀疑玉玺被张勋和杨弘带走了,便派兵截击,将两人及其部曲全数俘获。刘勋找遍了张勋和杨弘随军运送的珍宝也没有发现玉玺,恼怒之下将二人斩首,兼并了他们的队伍。把袁术的两股主要余部尽数收归手中之后,刘勋成了江淮一带不可小觑的势力。

庐江是孙策的一块心病。当年围城数月,逼死太守陆康和陆家几十口人,可最后言而无信的袁术却让刘勋顶了孙策太守的位置,让他白白背了口巨大的黑锅,直接导致如今和江东士族之间的紧张局面。对孙策来说,唯有将庐江收入囊中才能彻底除了这块心病。不过现在刘勋的实力日益壮大,正面夺取并非上策。孙策料想刘勋刚接盘袁术的大批余部,粮草必然紧缺,就派人给刘勋送去厚礼,还亲自修书一封,说:“上缭之地的宗民,多次侵扰我的领地,我想要出兵讨伐却苦于道路不便,故想请将军代为出兵。上缭是富庶之地,粮草储备丰沛,攻下了足以富国。”tehu.org 火鸡小说网

刘勋见鼎鼎大名的孙策面对自己都谦卑有礼,不禁有些洋洋自得,又确实急需补充粮草,便准备出兵。此时客居庐江的刘晔劝谏说:“上缭虽小,但城坚池深,攻难守易,短时间难以夺下,将成兵疲於外,而郡内空虚的局面。如果孙策乘虚偷袭,势必后方失守。到时将军进不能克敌,退又无家可归,岂不是陷入了死局?因此一旦出兵,则祸事将至。”正值志得意满的刘勋对刘晔的话不以为然,依旧起兵攻打上缭。

不出刘晔所料,孙策探得刘勋出兵后,迅速与周瑜一同率步骑两万,连夜绕袭宛城,武名在外的袁术旧将纪灵在孙策手下走了不过二十合便被一枪扎了个透心凉。随后孙策不仅一举攻破了城池,还尽得袁术部曲及家眷。孙策念及父亲与袁术的旧情,不仅善待了袁术的妻女,还任命其子袁耀为主记。

而远在上缭的刘勋遇到了守军的强力阻击,随征的袁胤甚至中流失丧命。正当刘勋苦思破城之计时,宛城失守的噩耗给了他一记闷锤。意识到被孙策算计的刘勋火速回军,企图挽回损失。可是孙策料敌先机,早让孙贲和孙辅率领八千人埋伏在刘勋行军的必经之地彭泽。毫无防备的刘勋军遭遇了大败,损失惨重,不得不渡过长江退到寻阳置马亭一带。此时坏消息再次传来:孙策自宛城出兵已经一鼓作气取下了庐江。刘勋只好继续逃奔到沂县安营筑垒,同时向自己的故友江夏太守黄祖求援,黄祖遣其子黄射领五千水军前来相助。

得了外援的刘勋将兵力集中到濡须口,准备渡水反攻庐江。孙策一心想要组建起的水军只是初具规模,不仅战船数量有限,兵士的水战素养也还有待提高,面对黄射带来的名声在外的荆州水军显然处于劣势。为了破解这一不利的局面,周瑜献计说:“江边多长有芦苇,可采集起来编成竹筏,让士兵趁夜划竹筏渡江,在黄射的水军行至半道时突袭其陆上营寨,诱其回援,随后我方水军再以战船追击必可破敌。”孙策依计行事,命黄盖和蒋钦各领五百人渡江,看准时机在刘勋的军营附近放火,同时发起突袭。在黑夜中不辨敌人数量的刘勋军乱作一团,甚至发生了相互踩踏。黄盖和蒋钦两人各持长枪左右冲杀,所过之处皆血流成河,刘勋以为孙策亲至,吓得丢下大军只身逃窜。江上正在行船的黄射望见岸边一片火光,暗叫不妙,忙指挥水军回援。在对岸瞭望了许久的周瑜见机会来了,便让精于水战的凌操带领仅有的十余艘艨艟在前破开水道,其余走舸在后以雁行阵跟随,周瑜也亲身立于走舸之上指挥作战。孙策军的战船虽小却快若飞箭,在一簇簇白帆的带动下,于激流中穿浪疾行。刚刚掉转船头的黄射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在敌军的一通齐射之下落水无数。周瑜令艨艟以撞角冲击对方最大的一艘大翼船,随后以钩拒锁住,再抛出接舷跳板搭在敌船舷上后,让凌操带领水性最好的士兵通过跳板跃上敌舰夺船。凌操挥起长矛先登上船,打翻了数名敌兵后直扑主将黄射,后者提刀迎上,战不十合就抵挡不住,只好跳入船尾系着的走舸逃走。黄射军见主舰被夺,愈发慌乱,拼命向岸边行驶,可是岸上战火连天一时之间寻不到可以登陆的位置,被从后赶上的孙策军又是一阵冲杀,五千水军几乎全军覆没。

输光家底的刘勋只好去许都投奔曹操,而夺下庐江的孙策任命汝南人李术为太守后,觉得该好好收拾一下有父仇在先又助刘勋与自己对抗在后的黄祖。不过张昭进言说:“将军已坐拥江东四郡,地域辽阔,如不及时管理恐有后患。故应当暂时止戈,休养生息。”孙策觉得张昭言之有理,便停下了出兵攻打黄祖的计划。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