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绝境玄踪 1

10

贴着孟瑭脖子的匕首,忽然抽走了,孟瑭脖子上顿时没了冰冰凉的感觉……

忽然,一股冷风朝孟瑭的头部袭来,孟瑭只觉得后脑勺被一个坚硬的东西,狠狠地打了一下,便昏厥了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孟瑭感觉浑身湿透,似乎自己置身于雨中,冰凉的雨水,淋得自己瑟瑟发抖!孟瑭睁开眼睛,发现头套仍旧套着,双手也一样被绑缚。

这一次,孟瑭使出全身力气,将身子猛地一团,用双膝夹住头套,“呼”下一下,将头套扯了下来。

四遭黑蒙蒙的,雨哗哗地下着,孟瑭的脑袋有些懵,一时间竟分不清现在是黎明还是黄昏了。孟瑭两只胳膊相互上下交错,绑缚着的绳子,渐渐地松动了些,这使得孟瑭的身体活动相对自如了一点。于是,一鼓作气,将身子一再朝后靠去,再靠去,使双手从屁股下套了过来,大腿朝上一抬,双脚猛地一收,便使反剪的双手,伸到身前了。孟瑭用牙齿咬住绳结,三两下便将绳子解开了。

经过这一番折腾,孟瑭消耗了大量体力,加之好长的时间里,自己水米未进,现在只感觉整个人软乎乎的。

孟瑭站起身来,在雨中走了两步,又滑到在地。孟瑭索性仰面躺着,张开嘴巴,喝了几口雨水,才感觉身体舒服了些。

孟瑭判断出了:现在,自己正处在黄昏时分的翠栩山深处……

湿漉漉的裤管贴在腿上,鞋子里也灌满了泥水,每走一步路,都十分难受。孟瑭决定:先得找个避雨的地方,好好地休息一下。

孟瑭走了一阵,草木茂盛起来,滑溜溜的草,踩在脚底,一不留神,就会摔上一跤,而树叶缝隙里渗落下的雨水,似乎更加的冰凉,顺着衣领,一直滑到了胸膛上,寒意遍传全身。

前方有一面岩坡,岩坡上突兀出一块巨石,巨石下面的地方,青苔似乎没有被雨水打湿,看来是个适合暂时避雨的好去处。

孟瑭只顾着一步紧一步地朝岩坡走去,却未顾及脚下,走了一段之后,一团狗尾草簇拥的地方,居然隐藏着一条地缝,孟瑭一脚踏空,整个人滑进了深深的地缝中……

孟瑭的衣裤被地缝里的石棱,划成了一条一绺状,鲜血浸出,粘了些毛乎乎的絮状草渣,愈发火辣辣的疼。

躺在地缝的底部,孟瑭用目光丈量了一下,地缝至少有4、5米深,雨水淋浸过的岩壁,异常湿滑,看来是不容易爬上去的……

雨渐渐小了,孟瑭从岩壁上揪下一截藤蔓,放在嘴里嚼了嚼,感觉身体似乎才多了些气力。地缝呈“S”形延伸着,孟瑭摸黑在地缝中寻找着合适的攀爬位置,好几次都被斜凸而出的岩石,撞到了头部,而且孟瑭感觉地缝越走越窄,几乎要侧身前行了。

孟瑭仰着脸,伸出舌头,感觉雨已经完全停了,但地缝上方的天空,被逼挤着,黑糊糊的……看来,只有在这地缝里过上一夜,待明天天亮再想办法出去了!

天光大亮……孟瑭的膝盖处隐隐有热乎乎的感觉,迷迷糊糊睁开眼,发现鲜亮的阳光,自地缝上方斜射而下,像抖动着一根四棱五彩的水晶棒。

孟瑭爬起来,活动了一下浑身筋骨,开始顺着地缝走去,寻找能够攀爬而上的地方。越朝前走,地缝两侧岩壁上的植物愈见茂密,斜搭而下的草茎,摇动着金色阳光。孟瑭伸手去抓了一把,又感觉它们根基不稳,根本无法将其当做攀爬的依附物,而两侧岩壁又陡如菜刀劈斩开的豆腐一般……

绕过一截斜倚而出的尖棱巨石,孟瑭的眼前忽然开阔起来,地缝似乎变成了地沟,继而地沟变成了小峡谷,谷底的树木葱郁,亦有鸟儿飞来觅食。清晨的淡淡白雾,笼罩着半空,又被愈来愈明亮的阳光刺穿,分散开去,徐徐升腾……

一条小溪,从一侧岩壁的缝隙里蜿蜒而出,白浪花一蹦一跃,溅起玉珠点点,水声亦渐渐增大了。孟瑭俯下身子,观察了一下溪水,而后猛喝一阵,顿觉神清气爽!水绕岩,岩阻水,顺水而行,应该是能寻到一条出路的吧!孟瑭这样想着,便顺着溪水一直朝前走去,前处有凉丝丝的风吹过来,孟瑭断想:也许地势有变,可以就此走出谷底了……

而当孟瑭一直走到前面,才发觉峡谷在一面山崖上撕开了一条大豁口,溪水流到此处,奔流而下,哗哗哗地形成了一道小瀑布了。

瀑布潭四周的一些松树,自上看下去,形如盆景一般,由此可见山崖之高。

孟瑭从溪水中捞起一块青石,朝崖下的瀑布潭丢去,过了好久,瀑布潭里溅起了老高的水花——看来瀑布潭并不是很深,若是从此处飞身跳下的话,只怕是性命不保……

无奈之下,孟瑭只得返身朝回走,希望能发现一处能回到地面的攀登点。

返身朝回走了一截,孟瑭看见一株弯似虬龙的老树,树身现出一个大的空洞,树皮斑驳干裂,似乎要死了过去,但老树顶部的枝条上,新叶却又发生而出,一簇簇的绿意,在山风抚弄中,晃动着蓬勃生机。

老树右侧横卧着一块巨石,老树的一条枝干,横伸过来,掩映互衬之下,仿佛巨石是一头大象,那枝干便是大象的鼻子了。

孟瑭爬到巨石上,想借助巨石的高度,尝试一下朝上攀爬,却惊异地发现:巨石背后的岩壁上,居然有一条一米多宽的岔道,曲曲折折,朝岩石中蜿蜒伸去,岔道口的棱岩上,竖写着三个丹绿色魏碑体大字:“断玉谷”。

孟瑭在几年的地质勘察工作中,游历各地,餐风露宿,见识了不少人文名胜之地,天然风光所在。许多的破败庙宇,荒冢残坟,神秘符垒,古城遗迹,均给孟瑭留下吁叹与思考,使他在地质专业工作之余,留心钻研起了历史、人文、书法、美术、考古等诸多知识。现在,孟瑭看见“断玉谷”三字,好奇之感陡增,须臾间,暂时忘却了身体疲惫,以及困身之苦,竟猛地一跃,跳下巨石,向“断玉谷”里走去……

才走几步,孟瑭便看见岔道岩壁上刻有文字。孟瑭捏着一块尖棱小片石,轻轻刮去崖壁上的暗苔、鸟屎及粉尘,一番辨认,看清了“蹈和履中福善并作,依天倚地坚固不倾”几个正书大字。这像是一幅对联,上下两句看似相互偏颇,细品之下,方感到实则对仗奇妙。十六个字,个个遒劲苍然,笔意老辣,有《爨龙颜碑》的朴茂之处,又多出几分《魏灵藏造像》的开合天然,大方超度。喜欢书法碑刻的孟瑭,欣赏了许久,对笔划之功赞叹不已,却无法判断这对联究竟切指何意……

再朝前走,岔道底部有渐渐下坡之势,与地面之距离越来越高了,岔道内升腾着幽幽雾气,在阳光刺照下,炫目而又诡异。孟瑭抬头朝上看去,上方的天空,被岔道割分成一道,浓密的草木相互搭错相联,构织光斑迷离的天光。

孟瑭走走停停,见石壁之上,又有一处石刻文字——“耀此声香虽远犹近,纳我镕笵有实若虚”。相较前面的对联,这一幅石刻书法,内容愈见高古玄幽,品赏之间,却有无法道尽言明的况味。

石壁上的书法,逐渐密集起来,孟瑭又看见“清以自修忠以自厉,敬而不怠淡而不盈”的隶书书法,蚕头燕尾,结体扁平,有从容淡雅之逸趣,很有些《乙瑛碑》的运笔之态。

根据以往各处游走,探勘古迹的经验,孟瑭判断着:这条人迹罕至的地缝岔道,很有可能会通往神秘洞穴或古墓,而岩壁上的文字书法,极大可能是在缅怀称颂某个人,或追忆怅叹某一个事件……

再朝前走,孟瑭又看见一处行楷书法“被珠怀玉遨游嘉国,典册法书藏阁兰台”。孟瑭细细品悟,隐隐中,觉得与翡翠赌石有了些许冥冥牵系,但究竟如何,一时又无法说清……

岔道忽然呈“丫”字型分做两条,左侧的岔道上刻着“绝境自忘千里远,放怀还与一尊同”,右侧则刻着“凤凰在左麒麟为右,朱鸟道引灵龟○○”,最后的两个字,由于岩石破损,孟瑭辨认许久,仍无法认出。

孟瑭下意识地抬头看,见岔道到此,恰好延伸至一面山坡前,两条分岔道就此钻入了山体之中。依据经验,孟瑭知道:但凡不见天光的封闭环境,往往潜藏着不可预知的危险!比如墓穴、山洞、甬道……

前年秋天,孟瑭与同事在甘肃某地勘探铅锌矿时,在一座山中,发现了一个洞口极小的洞穴,有同事用应急灯朝里照去,里面却是别有洞天。于是,几个人摩拳擦掌,一番准备,要进洞去一探究竟。谁知愈朝里走,怪石愈多,不但头顶狼牙交错,脚下亦是乱石铺就,使人打着趔趄,几欲跌倒。洞穴内的蝙蝠,受了惊扰,扑棱棱乱飞,灰尘扑簌簌往下掉,令人在恍惚中,感觉洞穴似要坍塌一般。而大家纷纷退回之时,照明用的应急灯又突然熄灭,顿时伸手不见五指,大家慌乱不堪,跌跌撞撞,相互拉扯推挡,狼狈不堪……

现在,孟瑭没有任何照明设备,而且孤身一人,就此钻入分岔道中,会不会有性命之忧呢?

孟瑭深吸了一口气,看着岩壁上的书法文字,一种强烈的冲动与好奇,驱使着他,使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进去探看一番。

可是,先左进呢?还是右进?很多时候,选择的正确,会使人逢凶化吉,左右逢源,眼看山重水复疑无路,却又能柳暗花明又一村;但若选择错误,则很可能危机重重,时时凶险,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是百年身……

孟瑭蹲下来,朝左手的手背上吐了些唾沫,涂了涂,使其均匀,而后将手背分别放到两个甬道中去感受。若是手背无甚感觉,则说明该甬道极为封闭严密,危机就重;反之,若手背上有凉丝丝的感觉,则说明该甬道里能透出风来,相对来说,危机便小。

试验的结果,左侧甬道都有透风之意,右侧甬道则相对封闭。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