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收复扶风

第三百零八章 收复扶风

秋风吹动下,马云禄身上的长袍紧紧贴在了身上。

修长的双腿从衣袍下露了出来。

纤细的脚腕,柔美的线条,将她的女子身份展露无疑。

然而此刻众人的目光,却看在了刘辨的身上。

魏延的建议,和周围将士心中的想法相同。

甚至连马云禄也觉得,应该一鼓作气拿下弘农。

张济叔侄一路逃亡,八千残军疲惫不堪。

趁此良机,三千骑兵加上赶来支援的一万虎贲,至少有五成可能攻克城池。

“本官不是赌徒。”

刘辨地回答非常干脆。

他看着众人郑重解释:“张济叔侄穷途末路之下,任何疯狂的事都能做出来。”

“我军缺少攻城器械,数日内未必能攻下弘农。”

“百姓只需断粮三五天,就会有许多老弱妇孺饥饿因此丧命,到时天下人会如何看待朝廷,如何看待本官?”

刘辨从敌我攻守心态,战争时间,以及战争带来的不利影响解释了他的决定。

听完刘辨的解释,马云禄立即转变了阵营。

魏延摸着自己的脑袋,满脸惭愧。

庞德收到刘辨的军令,带领三千骑兵,火速撤回了难民营。

刘辨没想到的是:八百余名难民刚乘坐辎重船前往京兆尹不久,黄河岸边就涌来了更多的难民。

经过粗略统计,黄河岸边的难民人数,超过了十万……

庞大的数量,几乎占了弘农郡一半人口。

运粮船日夜运送着老弱妇孺,身体强健的男子则在军队的护送下,沿河行进。

不到一月时间,弘农郡西部城池为之一空,数百里空无一人。

“有些人明明口粮充足,为什么还要举家迁往京兆尹。”马云禄站在船头,小声嘀咕了一句。

饥寒交迫的难民,为了生存举家迁移,她完全能够理解。

可身穿锦服,骑着骡马的富人也来添乱,她觉得有些荒唐。

刘辨笑道:“难道你就不觉得,这事和我的个人魅力有关吗?”

马云禄:“……”

眨了眨茫然无知的大眼睛,马云禄咯咯笑了起来:“我明白了!他们一定是吓得。”

刘辨脸上露出了赞赏的表情,看来自己的这位夫人还有点脑子。

左邻右舍都走了,城内只剩下了几百家富户,他们不走,等着被张济叔侄洗劫吗?

“你是不是派人威胁他们了?”马云禄看了看周围,低声向刘辨问道。

刘辨听了直翻白眼。

看来马云禄这种一出生,就含着金汤匙的豪门贵女,完全不明白底层百姓的想法。

“夫人,真是……聪明极了。”

刘辨哈哈一笑,转身回了船舱。

马云禄站在船头,得意道:“看来灵宝城百姓,一把火烧了灵宝城,全城老幼西迁的事情,果然和你有关。”

刘辨听着她的话,嘴角高高翘了起来:“马云禄,你想象力可真丰富。”

马云禄:“……”

十余日后,大船载着最后一批难民,来到了京兆尹。

刘辨领着马云禄等人,前往难民营视察。

十余万难民分散成上百个小营,有序排列在京兆尹南部。

荆州来的粮草,一天内就送到他们手上。

单此一项,就能省下不少运输费用。

最先搬来京兆尹的六万难民,还能找到搭建茅草屋的竹木、茅草等物。

后面迁来的难民们,不要说搭建草屋,连生火做饭的草屑都找不到了。

十余万难民,加上本地二十余万饥肠辘辘的百姓,严重超过了朝廷的赈济能力。

刘辨命人在土坡旁试着挖了一个窑洞,发现本地土壤干湿适度,窑洞上方没有坍塌的可能,立即让难民依照此法挖掘临时住所。

难民进入窑洞,感受了一下里面的气温,惊喜道:“大都督的办法真是太好了,住在这里,比住在草屋还舒服!”

他们的要求很低,只要能遮风避雨就足够了,进了窑洞才发现,结果好地超过了他们的想象。

上千上万的窑洞,意外解决了难民们的居住问题。

庞德摸着自己的脑袋,乐滋滋道:“用这个办法,就是再来一百万难民,我们也安置得下。”

陈群被他的话吓了一跳,十余万难民已经快把朝廷吃穷了,再来一百万,估计就要发生抢粮混战了。

扭头想到今天前来见刘辨的目的,他恭敬道:“主公,右扶风苏茂,决定归附朝廷。朝中百官认为主公才德俱佳,能力出众,将收复的事情委托给了主公。”

说完,陈群从袖筒中拿出了一卷圣旨。

朝中百官本想让刘辨尽快返回长安,但见他将京兆尹内的事情处理得极为稳妥,便将右扶风的事情依然还是委托给了他。

刘辨摇头苦笑,自从离开荆州,他似乎就没闲着。

接过圣旨领着庞德等人,动身赶往了右扶风。

刘辨到来后,苏茂领着五十余名官吏跪在城门外,以示归服之心。

“大都督,这是罪臣的印绶,请大都督收回。”右扶风苏茂,双手托着一方木盒,语气恭敬。

“苏将军深明大义,城内官吏在下暂不调动,右扶风一职还请苏将军继续担任。”刘辨客气回应,亲自率领三千骑兵进了城池。

查看过府库内的存粮,刘辨失望地发现右扶风九万百姓,虽然不需要朝廷赈济,但是也无法为京兆尹和弘农郡的百姓提供粮草。

“只有五千石存粮,看来朝廷还要继续从荆州购买粮草。”

刘辨合上簿册,轻轻呼出一口气。

“拟旨,命右扶风官吏轮流入长安学院,进习新学。”

陈群得了吩咐,拿出一卷早已加盖御印的圣旨,快速写下旨意。

宫里面的那位只是个女扮男装的假皇帝,为了方便行事,陈群特意带了几卷圣旨。

文武百官猜测皇帝陛下心思深沉的时候,哪里知道旨意并非来自宫里面的那位。

为了安抚人心,右扶风和京兆尹的官吏刘辨暂时都没有变动。

在右扶风只待了两天,刘辨就处理好的一切琐事。

魏延怀抱铁刀守在刘辨的房门外,只等天亮便随大军返回长安。

最近听过、见过的一切,让他如在梦中。

这段时间见过的高官,比他在荆州一年见过的都多……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