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高中毕业已经有好几个月了,然而,张慧芳还待在家里吃闲饭,妈妈王玉珍对她说:

“你爸在二汽当厂长,如果我们全家都搬去,虽然你也免不了要到农村去插队,可是,在那里插队离家比较近,因此,我想:我们还是全家都搬去吧。”

“我同意!”弟弟张越峰笑着对姐姐说,“到那里插队你可以随时回家,如果留在长春,你就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插队,想回家可就难喽!”

“曹春福和韩素梅两家都已经决定搬到十堰去了,我们家也跟着去吧!”

于是,他们三家就一起从长春搬到了十堰。

一天,张慧芳正在家里看书,韩素梅来了,她对张慧芳说:

“过几天,我就要和曹春福到农村去插队了,你能不能和我们一起走?

“我的病还没好呢!现在离过年只有一个多月了,我想过了年再去。”

“好吧,那你就好好地在家里养病吧!”韩素梅笑着对她说,“我听说我们要去的那个茶场有一个叫陈文海的和你一样爱看书。”

“那他一定看过不少长篇小说。不知道这个陈文海是不是喜欢看《红楼梦》?”

“男孩有几个喜欢看《红楼梦》的?”

天好不容易晴了!guxu.org 时光小说网

这天,万里无云,一轮红日高高地悬挂在蔚蓝色的天空中,知青们正在山上筑梯田,忽然,从山下传来了一阵汽车的鸣笛声,陈文海连忙对知青们说:

“一定是曹春福和韩素梅他们来了!”

“那我们还不赶快下山去迎接?”陈雅丽笑着对大家说道。

于是,他们向场长请了假后一路欢笑地向山下跑去。

刚走到半山腰,他们就遇到了正向山上爬来的大队书记田向阳。

“你是不是又给我们带来了好消息?”王雪纯笑着问道,“是曹春福和韩素梅他们来了吧?”

“对!你们几个是不是下山去迎接他们?”

“是啊!我们就是去迎接他们的!”

“那你们就赶快下去吧!”

来到山下后,他们沿着溪边小路向前跑去。刚走到半路,就遇到了迎面走来的曹春福和韩素梅。

“热烈欢迎!”陈文海满脸笑容地伸出手和曹春福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然后,又笑着问韩素梅,“你和曹春福都是东北人吧?”

“对啊,我们俩都是东北人。”韩素梅笑着问他,“你是怎么知道的?”

“听别人说的呗!张慧芳怎么没跟着你们一起来?”

“她病了!”

“那她什么时候才能来?”

“过了年吧。”

知青们和几个当地农民正在烤火,团支部书记田大亮和团支部委员王春燕来了。

“外面好冷啊!”王春燕扑了扑身上的雪花,跺了跺脚,笑着对大家说。

“快来烤火!”王雪纯连忙让出一个座位,“你有好长时间没到我们这里来了。”

“今年过年,我们团支部准备搞几个节目。我想:除了回乡知识青年,你们下乡知识青年也参加。不知道你们是不是愿意?”

“我愿意参加!”团小组组长陈雅丽连忙笑着说道,“上学的时候,我在宣传队里待过,参加文艺汇演还得过奖呢!”

“我什么也不会,就不参加了吧?”王雪纯往火盆里添了几根树枝,“上学的时候,我从来就没参加过什么演出!”

“我也不想参加,我什么都不会!”韩素梅边摆弄着辫梢边对大家说。

“还有我!”陈文海用火钳捅了捅树枝,“我既不会唱歌也不会跳舞。”

“不行,每个人都要参加!”田大亮生气了,严肃地朝大家看了一眼,“这是团支部交给你们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都去吧!”陈雅丽笑着说道,“你们可以再旁边看我们排练节目,反正晚上待在家里也没什么事。”

“那我们就去凑凑热闹,给你们捧捧场!”陈文海笑着说道。

田大亮和王春燕走后,陈雅丽笑着对陈文海说:

“你是大作家,帮我们改改稿吧!”

“没问题!”陈文海和她开玩笑,“你是音乐家,为歌词谱曲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你有这个资格吗?你现在还不是团员呢!”

“就是!”韩素梅和陈文海开玩笑,“你就是爱管闲事!”

“这怎么能说是爱管闲事呢?我这是对社会主义文艺事业负责! m..coma

到了晚上,茶场的几个知青来到了王春燕家。

“欢迎大家到我家来做客!”王春燕笑脸相迎!

“我们可不是来做客的!“陈文海一本正经地对她说,”我们是来执行一项非常重要的政治任务!”

“干吗要这么严肃?”韩素梅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我们又不是来参加政治局会议!”

“你严肃一点行不行?你怎么对什么事情都严肃不起来?”

“你得了吧!”韩素梅笑得更厉害了,“我看你怎么像一个大政治家呀!”

“好了好了,都别闹了!”陈雅丽笑着问王春燕,“我们是不是该开始排练节目了?”

王春燕拿着节目单,扫视了大家一眼,“下面,我们开始排练节目。”天才一秒钟就记住:(

在排练节目的过程中,陈文海发现:陈雅丽、杨冬生和曹春福都很有文艺天分,吹拉弹唱样样都行!

“你那翩翩起舞的样子很迷人!”韩素梅笑着对陈雅丽说。

“你别无耻地吹捧我了!我长得不漂亮,舞也跳得一般!”

排练了一会儿,王春燕对大家说:

“今天先练到这里,明天晚上再接着练。茶场的几个知青明天还要上山干活呢!”

走在回家的路上,寒风一阵阵地迎面扑来。

“外面真冷!”说罢,王雪纯连忙解下围巾裹在头上。

陈文海抬起头看看天上,一轮明月正悬挂在茫茫夜空中。

陈文海边走边想:虽然寒风刺骨,但是,这乡村的夜晚还真美!

第二天晚上,刚吃过饭,二队的知青们就来了。

“昨天晚上,你们俩怎么没去?”陈雅丽笑着问谢继红和李雅芳。

“我病了,她有事。”谢继红边回答边指了指李雅芳,然后,又对大家说道,“姐妹们,我们现在就走吧!”

“着什么急?再坐一会嘛!”王雪纯笑着说。

“早点去早点回来,不然的话,明天早晨又起不来了!”

“把男孩们也叫上吧!”陈雅丽对姐妹们说,“让男孩陪我们,路上会更安全一些。”

于是,陈雅丽叫上男知青们和她们一起上了路。

“你是不是特别爱看书?”在路上,谢继红笑着问陈文海。

“你是不是也爱看书?”陈文海笑着点点头,然后反过来这样问她。

接下来,他们两个人就边走边聊起来,各自谈了自己读过哪些书,读了那些书以后有哪些感想、体会和收获。

拐过小路的转弯处,他们就远远地看到了王春燕家的门口亮着一盏汽灯。在这漆黑的夜晚,这盏汽灯发出的雪亮灯光显得有点刺眼。

跨进王春燕的家门,他们看到,来参加排练文艺节目的回乡知识青年已经比他们先到一步了。

“这么多的人到你们家来参加排练文艺节目,都快要把你们家的屋子给挤破了!”王雪纯和王春燕开玩笑。

“人越多越好!”王春燕笑着说。

“为什么?”

“因为快要过年了嘛!”王春燕满面笑容地对她说,“人越多越能给即将到来的春节增添喜庆气氛!”

过了一会儿,王春燕笑着对知青们说:

“大家抓紧时间排练,在排练的过程中态度要更认真一些!”

“这还用得你嘱咐吗?”陈雅丽笑着对她说,“我们大家一定会抓紧时间,更加认真地排练节目!”

有了王春燕和陈雅丽的这番对话,知青们排练得更认真了,屋子里的气氛也显得更热烈了。

2021年10月31日修改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