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次上小学29

那一天从这个国营百货商店出来在我印象里应该是下午将近16:00左右了,母亲在这个商店的行政楼那边办事再加上看看室外的橱窗,然后再进去买东西加上结账什么的也差不多得这个点儿出来。母亲先把我送回家了,因为她还要去我已经说了不止一次的十六门那里去买菜去。

回到家以后母亲把从这个国营百货商店里买的东西都放在了位于大屋的床上,然后她就出门走了。我把那个布制三角兜儿打开,拿出来了给我买的钢笔水,但是结果我还是有些小小的失望,因为又是蓝黑色的,其实我是非常希望母亲购买那种纯蓝颜色的钢笔水的。然后又把母亲给她买的那个东西也拿了出来摆弄了一会儿以后就放在床上了。

因为上午已经把当天的暑假作业写完了因此我在家里也没有什么事情做,本来想出去但是又怕母亲回来看到我在外边玩儿不高兴,所以就放弃了这个念头。但是我知道肯定过几天又得把我送到姥姥家那边儿去,于是自己把那些我喜欢看的小人书儿,还有少的可怜的几本少儿书籍提前装到了里。

这个时期我的那些小玩具基本也没有多少了,就连大的玩具也只剩下一个玩具钢琴,一个推的时候后面会产生火花的铁皮火箭,一个用气压方法的一按就会叫的玩具狗,还有一个推的时候可以产生那种机械声音的铁皮坦克,这四个玩具除了铁皮坦克在小学期间坏掉扔掉以外,其余的三个玩具可以说陪着我进入了中年。如果不是在2019年现在所居住的这个房子要来个彻底的装修的话,可能还会陪伴我更长的时间。

那个时候的小玩具如果说没有多少了也是昧着良心,应该是拥有的数量不是那么多了,同时期的可能别的孩子有好几把黄豆枪和水枪,我可能只各拥有一个,后来连黄豆枪都没有,基本上就是暑假就是玩水枪。当然我这里指的是玩具,但是至于玩的东西还是挺多的,什么洋画,玻璃球,冰尕儿还是在小学期间没有断过的。

那天除了在里装了那些书籍之外就是装了一些洋画和玻璃球,因为到姥姥家也没有什么多余的地方可供玩的,就是洋画和玻璃球也都是到那个大院子里和别的孩子玩。当然水枪肯定得带着,但就是普通压力的水枪了,高压的水枪父亲是不可能给我买了。

当我一切收拾好了以后就回到自己的屋子里把格尺夹在自动铅笔的笔夹上,然后就把这支笔想像成是一驾飞机,拿着它满屋的飞行,把写台当成一个机场,把母亲放在我这个屋里的缝纫机当成另一个机场,模拟成自己是一个飞机员兼机场领航员。其实那个时候距离我家并不太远的一个室外市场里已经有买各种儿童小玩具的摊床了,这里就有一些飞机的小玩具,小的时候特别喜欢这种小飞机的玩具,但是父母的收入也实在有限,不可给我买这些质量相对来说并不太好的小玩具,后来在班级里听别的同学说在家里这么玩以后,我才跟风用笔夹夹着格尺当飞机玩的。

当母亲回来的时候我基本上也玩的差不多了,那个时期的十六门的蔬菜供应好像已经不向以往那样了,因为母亲无论什么时候去好像都能买到菜了。因此母亲基本上每次去连半个小时都用不上就会回来的,反正我只要听到有用钥匙开门的声音就马上把格尺和笔分离开,这样母亲进屋的时候就不会发现我有什么玩的痕迹了。

在家里也就呆了能有一个星期的时间,在母亲第二天就要上早班的头一天下午就如同我之前所预料的一样领着我坐车来到姥姥家里了。

到的时候连下午14:00都没有到,但是我很是奇怪的就是母亲每次领我去姥姥那里的时候姥姥准保在那个屋子里,她也不怕姥姥外出买什么东西。不过话说回来我在姥姥家居住的时候除了姥姥有的时候去市场买菜之外姥姥平时少有不在家的时候,除了上一次假期的时候姥姥难得的在早晨去那个公园锻炼之外,在以后的假期的时候真的很少见到姥姥外出,如果非要说还要什么事情需要外出的时候也就是冬季里买煤了,但那是寒假时候的事情,现在距离寒假可是太遥远了。

如果家里有菜能吃一个星期的话,那么姥姥能做到一个星期不出这个屋子,这个我实在有些太难以理解了,那时我一个小孩子别说在这个屋子呆上一个星期,就是那个院子我一天不出去一次的话都感觉特别难受。

跟以往一样母亲在领着我刚刚下车的时候也会在姥姥家附近买些菜拿过去,当然还有一些新鲜的猪肉。姥姥见到我反正是挺高兴的,而我每次去的前几天还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当中,因为毕竟姥姥看着我写作业的话不会像母亲那样看的那么紧张。因此在姥姥家写作业的那处频率完全由我自己来掌握了。不过写的再慢的话基本上一上午也就能保证写完,而有的时候假期去打工的表哥下班以后也会偶尔的检查一下我的作业,反正那个假期里因为在之前有副校长的那种上课方式和四个六年级女生的辅导,因此数学作业竟然破天荒的头一次没有让表哥检查出什么问题出来,当然也有可能表哥也就是大概的看了一下假期里单独留的数学作业的完成程度,而没有去认真的看运算过程和结果。举个例子假如老师让每天写几道数学题,那么表哥可能就是看我是不是真的完成了这个任务量,至于对不错可能没有看的那么仔细。

虽然之前我已经说过了整个小学假期里在姥姥这里是怎么大体度过的,但是毕竟每次假期在姥姥这里都会有着不同的生活感受。

好像是很多这个院子里的孩子经过了半个学期的学习都成熟了吧!总之给我的感觉在这个院子里同龄孩子或者上下相差不大的孩子如同以前那样疯玩的少了,并且给我的另一个感觉就是挺多之前可以看到的孩子在这个假期里竟然看不到了。后来经过询问别的孩子才得知有的是搬走了,而更多的是父母居住在这个院子里,但是可能是工作时间的调整或者别的原因不能照顾孩子了,因此有的孩子在假期里送到姥姥家的,有的把孩子送到奶奶去了。当时我也感觉挺奇怪的,人家父母是假期把孩子送出这个院子,而我的父母则是假期里把我送入这个院子里生活。

并且同时又见到很多眼生的大孩子,我之所以说大孩子是因为这些大孩子在当时应该最起码上初中了,第一因为是这些大孩子长的个头就挺高的,第二是因为平常我们这些相差年龄不大的同龄孩子在一起玩的时候,这些大孩子基本不会来找我们玩。他们基本上是找他们年龄段的人去玩。但是说实话这些大孩子在学校里可能也不是那种爱学习的孩子,但也不是那种特别老实的孩子。因为我经常能够看见院里的两三个大孩子骑着自行车出去,但是每次出去的时候都满口脏话的出去,那意思不是要砍这个就是要砍那个的,好像打架多厉害似的。不过后来表哥告诉我这两三个大孩子中间以后还真的出了一个大混子,但是就是因为太张扬的原因好像没有到2000年的时候就因为暴力犯罪给判处死刑了。所以在这里我很想对现在的一些学生说,可以学习学不进去,但是绝对不对在社会上混,学一个手艺在社会上立足才是正确的选择。

那个时候基本上这个院子里孩子能分成好几帮在同时玩,但是如原先打水枪等游戏玩的越来越少了,反而玩拍洋画和玩玻璃球的越来越多了。因为院子里场地有限,而出了大院的门洞又是那条主干道,因此以前还经常能见到的滚铁环的游戏从这个假期开始就很长时间没有见到了。

拿到姥姥家的水枪等于白拿了,因为从假期开始到最后走的时候一次打水仗的游戏都没有玩,但是这只限于我们这个年龄段和比1978年出生还要早的孩子,但是那些没上小学的孩子可是玩的挺尽兴。

可能呆了也就是没有一个星期的时间,二舅和二舅妈把表弟也送去了,于是我和表哥以及表弟又开始了在吊铺上的生活,之前我就说过了姥姥居住的那个屋子里有一个大吊铺,并且上面还摆放了箱子,表弟管那个几个箱子叫火车车厢,每次他来的时候就睡在这几个箱子上,那个时候除了表哥之外我和表弟都是小孩子呢!因此在表弟没有来表哥又出门干临时工作的时候我也曾经不止一次的在中午的时候睡在那几个箱子上面。

可能那个时候我所在的省城在供电方面出现了什么问题,或者是供电太紧张的原因,自从这次到姥姥居住开始一直到小学六年毕业的时候感觉动不动就停电,有的时候是甚至一停就停一天的电,这在现在在城市里上学的孩子看来可能都有些不可思议吧!

因为动不动就停电的原因,因此我通常起来以后第一时间所做的事情就是在还没有停电的时候坐在写字台的前打开台灯马上把假期作业给写完了,可能就是为了赶在停电之前把作业写完吧!那个假期的字给自己看都难看的不行,但是如果想一笔一画的写的话可能一样作业还没有写完呢就停电了。

那个时候写日记还是一件比较头痛的事情,因为有的时候编都编不出来什么内容了,通常写的都是什么今天我到谁谁家里去了,看到了谁谁我特别高兴之类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千篇一律的题材,但是那个时候我还是遵守太爷爷和我说过的事情,一些事情绝对不往日记本上写。甚至最感到没有什么可写的时候连什么陪姥姥上街买菜之类的都写了上去,但是就是这样每天还是不知道写些什么,我当时都有些奇怪为什么原先假期的时候没有这种苦恼呢?怎么现在就感觉日记这么难写了呢?

后来表哥看我实在没有什么可写的内容了就在一个星期天的上午准备带着我去那姥姥家那里看一下有没有什么可以干的事情好让我有些写日记的素材。结果那天刚准备走的时候表弟死活是不让我走呀,并且说道如果去的话就一起去。其实我们三个人的心里都明白是怎么回事,那是因为表弟其实也在姥姥的这个房子里呆的有些腻了,他来才几天就有这感觉了,就可想而知我一呆就将近一个假期是什么样的一个状态了。

那天反正表弟是连哭带闹加上满地打滚,姥姥见状也只能让表哥自己一个人去他姥姥家了,把我留下了。看到我不走了刚才还闹的不行的表弟立刻就停止了所有的行为变的一切正常了。

可把我愁的够戗,因为本来好不容易有机会可以和表哥到远一些的地方去看一看,找一找写日记的素材,结果被表弟这么一闹泡汤了,弄的我还得靠编故事来应对写日记的这项作业。这写日记最后愁的比写用钢笔每天写一页大原稿还要愁,大原稿虽然字数多,但是好歹可以知道什么时候写完。但是日记这个假期作业有的时候真的不知道啥时候能写完,以至于在没有停电的日子里在电视里看到了节目了,看到了哪些比赛了全都成了写日记的素材,但就是这样有的时候还是没有什么可写的。不过得承认编日记编不出来的原因也是我看课外书太少了,虽然在以往的假期里和这次假期在我写完当天的所有的假期作业的时候我还是会经常去姥姥家附近的那个新华书店去看书,但是毕竟不是自己家里看,更多的时候都是走马观花的看。因此我编日记就不像那些家里课外书特别多的那些同学写起来特别顺利,那位学习特别好的那位同学就不说了,他家的课外书多的没数,那些什么专业类的书就不说了,那些非专业类的书籍感觉也特别多。

唯一去他家的那次进门第一感觉就是他家的书柜特别多,并且所有的书柜里面全都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我们平常感觉也就学校里发卷子,但是他家的书柜里竟然有数不清的卷子,并且现在想一想上边的试题都有一些难度的。有这些其实也没有什么,毕竟人家的学风特别的重,只是让我感觉到奇怪的是那些卷子是从哪里买的呢?反正那个时期的书店里是没有销售的。

专业性书籍那天对我的吸引力其实并不大,对我有吸引力的其实是那些装有各种课外书籍的书柜,那天在时间不算太富裕的情况下我感觉就看到了《小灵通漫游未来》《三国演义》《红楼梦》等科幻以及各个的古典名著,反正有书名是我知道的,有的书名是我以前都没有听说过的。

而我那个时候的所谓校外知识来源最多的就是太爷爷给我讲的那些中国古代故事,如果不是小时候太爷爷给我讲的那些古代故事的话,那么上小学的时候连和同学之间对话都不知道说什么了,因为那个时候有的同学可能说一个故事,然后就问有谁知道,如果说知道那就要把这个故事的前因后果都要说出来才行,那个时候可不是吹牛的时候。

我的一些课外知识来源除了太爷爷给我讲的古代故事另外的一些来源就是那些每次假期都要来回拿的小人书了,但是当时我好像有一个不太好的习惯,那就是我只拿我喜欢看的小人书,至于不喜欢看的那些小人书拿都不拿。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看不懂,因为有的小人书面对的就不是孩子而是大人,里面的人情世故什么的孩子看了也看不明白,比如太爷爷曾经给我买过一套《红楼梦》的小人书,但是我看了第一册的几页就看不下去了,感觉有些特别难以看懂。但是我母亲和父亲就特别喜欢看这套小人书。但是对于针对孩子的小人书我可是特别喜欢看的,《西游记》就是我特别喜欢看的一套小人书,可是我家的不全,那是因为父亲是看到了这套小人书出了哪一本就买哪一本,而不是特意的去买,因此那套西游记我手里其实也只有几本而已,为什么说这套小人书是针对孩子的呢?那是因为事隔这么多年我现在都记得里面的人物画面按照今天的话来说都是卡通造型的,让孩子看了就感觉喜欢看。而像《红楼梦》之类的古典的人物画面就是那种成人造型,看上去抓不信孩子的眼睛。当然我说的只是我的感受,同时期我身边的一些同龄人有的还看那种章回体的东周列国以及史记等书籍呢。

也就是因为课外书我看的太少,导致了在写日记的时候很多时候编都没有什么可编的。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