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次上小学35

如果说辅导员讲述的都是少先队员在假期的好人好事的话,那么对于非少先队员的好人好事的讲述主要是由校长和副校长来进行了。反正那次的所讲的没入队的学生好人好事竟然还有六年级的学生,当时我可真的是想不明白,因为我的表哥也好表姐也好都对我说过他们在上小学的时候基本上在四年级的时候班里的学生都会入队的。所以当我听到还有六年级没有入队的学生在假期里做了好人好事的时候我真的有些怀疑这些事情的真实程度。直到后来我也上小学六年级以后班里竟然还有那么几位没有入队的同学我才相信了在六年级还没有入队的同学竟然是有可能的。

另外还有就是学校是如何知道这些学生做了好人好事的,这让我也感觉到很是困惑,真到小学六年级的时候班里的一个同学也是做了好人好事以后我才知道的,那就是做了好人好事以后,通常受益人都会不停的追问孩子是哪个小学的,叫什么名字等等情况。当时我们班这位同学只是说出了小学的名称之后就马上离开了,而后来有一天我们学校突然来了很多在穿着上看上去比我们省城大多数人的穿着要好很多的人,这些人在校长的陪同下一个班级一个班级的看着(当然我也是听别的班级的同学这么说的)。直到来到我们以后看到了那位同学才露出了笑容,用着很不标准的普通话和校长说道那一天就是我们班的这位同学帮助了他。

可能是那个时候的小学生还都是很朴实的,做了好事之后基本上没有说出自己的姓名的,通常都是如果受帮助的人问的话只说自己是哪所小学的学生,而不会说出自己的姓名。并且那个时候的很多小学生认为做好人好事的话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学校的荣誉。当然大多数受帮助的人其实并不会主动去寻找帮助过他们的小学生,通常来说主动寻找帮助过他们的小学生的人都是那些事情非常大的当事人。比如我们班的那位同学就是在放学的路上看到了一个黑色的文件包,他打开一看里面有挺多的票证还有现金,于是站在了当地等了半天以后也没有看到有人来找的时候就走到派出所交给了警察。其实那一天我们挺多同学路过那个地方都看到了那个黑色的文件包,但是都没有去关注罢了,因此有的时候好人好事的话真的是需要留心的。至于警察怎么找到的那些广东的失主我就不知道了,反正是当场要给这个同学500元现金,我的这位同学并没有要,后来其中一位广东失主从自己的身上取下了他随身带的一支钢笔,跟那位同学说什么那支钢笔是一个什么品牌的钢笔,要把那支钢笔送给这位同学。并且说道希望以后这位同学用这支笔考取更好的学校。后来六年级的班主任说道那个黑文件包里装的东西可是太贵重了,里面有很多对于那些广东失主非常重要的票据,至于到底都是哪些票据我可就不知道了。

因此当小学六年级以后我才相信了在开学仪式上的那些高年级还有不少没入少先队的同学,并且也知道了学校方面是如何知道学生在假期的时候做好人好事的。

那一天的开学仪式上当少先队辅导员和学校领导讲完假期里学校学生所做好人好事之后,就开始了文艺表演。这个文艺表演是各个班级自愿报名的,原先的开学仪式我们一班基本上就是观看别的班级的表演了,虽然我们班级的一些文艺骨干也曾经不止一次的报名,但是基本上都在预演的时候就刷了下去。开学仪式的预演通常都是在期末考试之后,家长会之前的那段日子里进行,假如通过了的话那么基本上学校的领导就会叮嘱学生在假期里一定不要忘记了自己的文艺表演所报的项目的练习。但是这次我们班转来了两位特别有才艺的学生,因此应该是当天孟老师就通知这两位同学准备好文艺表演的准备,果然在集合的时候一位同学拿着装有小提琴的箱子来了,而另一位同学则是让母亲拿着电子琴陪着一起到的工人文化宫。

前边的节目其实已经有几个很不错的节目了,其中有的同学表演了武术,有的同学表演了拉二胡,也有的同学表演了一些比较炫目的一些小杂技,反正在我们班这两位同学表演之前台下就已经是一片掌声了。

等好不容易轮到我们班的同学的时候,我们班级是掌声最为热烈的。第一个上场是弹电子琴的同学,由他的母亲把电子琴在主席台上摆好,并且几个高年级的同学也帮着把麦克风调整到一个合适的位置,他那天用电子琴弹的有《让我们荡起双浆》以及《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这部电影的片头曲。当这两首歌曲弹完之后整个观众席里的学生全都沸腾了,因为以前虽然这两首乐曲也能时不时在电视里和广播当中出现,但是这一次是在现场听到的,并且还是一位刚上三年级的小学生弹的,简直是太难以置信了。我当时可是注意观察了,可不光是我们学生在一个劲的鼓掌,连老师有的都站了起来热烈的鼓掌,可见这位同学的表演十分的成功。

当第二次同学拿着小提琴走上主席台中央的时候,台底下更是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因为那个时期西洋乐器我们要不就是在电视机上看那种交响乐团演出的时候能见到,要不就是在国营百货商店里卖乐器的那里可以见到,反正那个时候西洋乐器距离我们这些大多数同学非常遥远,而这次有一位学校里的同学拿着西洋乐器走上舞台,并且是第一次给我们的感觉我们距离西洋乐器是那么样的近,所以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也就不奇怪了。

那一天这位同学也是表演了两个节目,一个节目是《洪湖水浪打浪》,一个节目是《梁祝》。说实话当时我就感觉他拉的真的非常的棒,因为中间完全没有什么跑调呀或者是卡顿之类的,两个节目都是特别连贯的表演下来的。当这两个节目表演完毕之后会场里更是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这回不光是学生和老师,就是那些工人文化宫在会场里帮助学校活动的一些职工都给鼓掌了,可见这位同学的节目更受欢迎。

并且当这位同学表演完毕下台以后,舞台上面竟然一下子空场了,不见学生主持人上去,也看不到有表演的学生上去。那种感觉可是让我感觉有些不太妙,但是当时更多的同学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因为每表演完一个节目以后在下一下节目表演之前大多数坐着的同学都会不停的说着话,到现在我都不知道这些同学哪里来的那么多话题,会不停的说并且内容还不重样儿。

舞台上可能过了能有1分钟的时候,只看到几位高年级的同学帮着工人文化宫的工作人员又把刚才已经搬走的主席台上的桌椅再一次摆回了舞台的中央。

只看见学校领导又一次出现在了我的眼里,这一次在主席台的领导没有过多的讲话,只是听见少先队辅导员说道此次开学仪式结束,现在送队旗,全体少先队员起立敬礼送队旗。

只看见男旗手和两名女护旗手再一次在鼓号声中走下主席台,在全场起立敬礼的少先队员的注视当中走出了会场。有一点我真的是挺佩服旗手和护旗手的,因为在将近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这三个人基本是一动不动的,一直站到主席台上的领导宣布送队旗的时候才会再次活动。

本来我还天真的认为等我们这个班级到了高学年以后就会问一下我们班级被选上的旗手或者是护旗手一站那么长时间是怎么站下来的,但是假设毕竟就是假设,因为等我们真的上高年级以后这种担当旗手和护旗手的这种光荣的使命我们班上的同学从来没有得到过。那个时候好像担当旗手和护旗手的同学好像都要求身高和成绩的,我们班里学习好的身高不行,而长的高的学习基本上都是一般,比如我就是一个典型。如果说以学习成绩为主的话,那么我们班里那位学习最好的同学肯定会入选的,可是历史没有给我们班里任何一位同学这个机会。

因为担任国旗升旗手和护旗手的机会相对来说多一些,毕竟每个星期一都会升旗。但是担当少先队队旗的旗手和护旗手的机会太少了,我在上小学的时候基本上就是五年级和六年级的同学担任,并且是次数少的都有些可怜,因为少先队队旗只有在开学式和休学式才会展示出来,平时基本上都是放在少先队辅导员的办公室里的。想一想就可以知道一个年级分上学年和下学年,并且都有开学式和休学式。但是五、六年级都算上也只有四次机会能有当上少先队队旗旗手和护旗手的机会,因此这个光荣的使命的竞争特别残酷。就算是男生个头高,长的精神,学习还好的情况都未必有机会能当上旗手,更何况一般的学生了。

至于护旗手也是女生尤其是各班里面漂亮的女生最爱争取的,但是学校对女护旗手有三个条件就把大多数女生给拒之门外了,第一是要求一定的身高,第二是学习成绩也要优秀,第三就是要有一定的容貌。就这三个要求基本上我们在五年级和六年级的时候我们班的女生是和少先队护旗手没有缘分了。

和以前的模式基本差不多,当旗手和护旗手离开以后在主席台上的学校领导宣布休息,其实休息就等于上卫生间。不过说实话那个时候的我反正对于参加学校活动期间是能不上卫生间就不上卫生间,因为学校领导也没有个计划安排,所以在宣布休息的时候那些想上卫生间的男女生基本上是在同一时间往卫生间的方向冲去,弄的里面的人特别多,反正我是不愿意去。

回来以后和以往一样是放映电影的环节,这个环节期间才是众多学生最为喜欢的环节,因为不知道为什么在我第二次上小学以后父母就基本上不太领着我去看电影了,说白了就是不愿意花钱去看电影了。如果说偶尔母亲会领我去看电影的话,那么肯定是母亲单位发的电影票,如果不发电影票的话肯定就不领我去看了。我想这种体会肯定不光是我一个人有的,应该会有很多网友有我这种体会的。那就是虽着上小学以后,原先父母很多的生活习惯都改变了,或者说是消失了。

那天看的电影早就忘记是什么内容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不是当时电影院正在放映的电影,而是针对于我们这些小学生特意放映的。如果说还有什么意外的话,那就是在我们开学式和休学式上所放的电影也都是我没有在电视上看到过的,否则可真的不知道如何度过看电影的那段时间。

其实不管是开学式也好还是休学式也好,很多时间我们都不知道主席台上的学校领导在讲些什么话,更多的时候都是想着一会儿看电影的环节。其实就算到了看电影的环节,我在观众席里也看不好电影,那是因为小声说话的声音自打进入会场开始就始终没有断过,虽然说在看电影的时候学校领导会拿着那种手持喇叭随时的对一些说话声音大的方向发出一些警告,但是基本上没有什么作用。那种说话的声音始终都在耳边没有断过,就算电影里有什么精彩的镜头的时候也没有中断过。我真是太佩服那些小声说话的同学了,自始至终都在说个不停。其实也别光说别的班级,就是我们班级一样也有不停的说话的,有的时候可能孟老师站起来说几句会安静一会儿,但是一会儿说话声又起来了。可想而知在这种氛围下看什么电影都不会有什么好的心情了。这种感觉我想也不会是我一个人的经历,我想各位都会或多或少的有过这种看电影的感觉。

一切都结束以后,一二三年级的学生都由老师领回了学校,因为回到学校以后还要布置作业,当然也就是表面上的作业,比如写写对于开学仪式的感想之类的作文,虽然开学式的这一天基本上也是正式开学的第一天,但是基本上这一天在课堂上不会讲什么。

回到学校以后孟老师叮嘱第二天就要正式上学了,要马上把作息时间改回正常的上课的时间,不要还以为是在放假呢!还有就是叮嘱大家第二天要早早的到校参加国旗升旗仪式。其实升国旗本来应该在开学第一天进行的,但是因为考虑到很多学生还没有从假期的作息时间适应到上学的作息时间,怕很多同学在7:00到不了学校,所以就向后延了一天。

第二天我反正是早早的去了学校,来到教室的时候里面有很多同学已经早就到了。我说是早早到学校去其实进教室的时间应该都快6:55了,这个没有办法我是真的想早起但就是起不来。

孟老师过了一会儿也来到了教室,没有想到安排我和另几位同学简单的布置一下教室,所以就不用参加升旗仪式了,其实这样更好因为虽然操场地面已经按照每个人的位置画好了一个个的小圆圈,但是每次就算站的无论怎么整齐,学校的领导都会再喊几问什么半臂向前看齐之类的命令。所以布置教室比去外边强多了,反正我是这么认为的。

其时所谓的布置教室也就是把上学期那个教室里属于我们班级的光荣榜和学习榜给揭下来然后重新粘贴在这个学期的教室里。因为新光荣榜和学习榜还没有让那位学生的家长制作出来,所以暂时先用上学期的。那天留下布置教室的加上我可能也就是三个人,我们去原先的教室把光荣榜和学习榜给揭下来然后又来到了现在的教室用浆糊重新把这两样粘贴到孟老师之前指定的位置上,这一切能完成以后其实也就不到10分钟的时间,但是通过喇叭我们可以感觉到距离升旗还早着呢!虽然学校领导不再对各班级发什么队伍指令了,但是讲话也会占用很长的时间的。

那一年我们教室窗户依然是冲着那条主干道,也就是说还是可以看到十六门房顶的那个方向,所以我们在粘贴完以后就来到了可以看到操场方向的走廊里,好家伙没想到别的班的同学早就在站在走廊的窗户旁边向外瞧了。好在有好几个扇窗户都可以看到操场因此没有因为看操场而与别的班级同学发生什么口角。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