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藏书阁

乌云墨色渐淡,气空明亮不少,雨线依然淅淅沥沥,绿植夹道几个人影往来,往内里去有两个高矮不一的少年撑着油纸伞向着前方的藏书阁走去。

曾明军一手撑着油纸伞,精壮面容神色似是想起了什么,看向矮了自己半头的张须,语声粗犷却十分缓和地道:“俺想起来了,我那里也就是青山镇靠近镇上的清溪村有一个猫公庙,不过好像没有人知道它的真正来历,即便是年高百余的老人,也就常年无人奉香祭祀。”

“现在十分破败,怎么你知道猫公的来历?”曾明军神色十分好奇,显然对于这类故事杂谈是极感兴趣的,道。

张须听到青山镇,心想倒是离他的家乡水流镇不远,以后假期有暇可以去看看,一边点头道:“是上个纪元潜龙一位深受百姓崇敬爱戴的真修大修士,相当于我们源修的成源上境顶峰。他的家族遗址就是我们马郑道院的前身。”

曾明军闻言十分讶异地道:“那按理说应该十分有名才对,说书杂谈,正文野史应该都会有所载录流传才对。我怎么没有听闻过?难道是在纪元末时的清算中因为忌讳被人刻意隐去了?”

张须微微一怔,这倒也是有可能的,与自己原先的猜测并不冲突,只是此事并没有明确的载述,也就无从通过时间的比对确定,沉吟了一下道:“据我所知,猜测他是在出外寻求破境机遇时得罪了什么大势力,因而祸及家族,惨遭灭门,其事迹也因此被抹去。也只有上个纪元存活下来的人物有着少许的记述。”顺便把自己所知跟他大概讲了一下。

曾明军听完,想了想道:“猫仙法相的样子俺好像有印象,那个庙宇里供奉的就是这个。你这一说再想想咱们道院的猫公山,若是把那供奉的猫仙金像换成青山之色,与俯视猫公山的形貌是极像的。”

张须若有所思地道:“那这猫公山的形貌是原先就是如此还是修士以大神通改造的呢?”

曾明军也没有听闻过相关的东西,但却是神色兴奋难掩,似乎对此兴趣十足,想了想道:“到藏书阁再看看就是了,不说道书的品质如何,单说丰富却是咱们道院藏书阁不能比的。咱们道院藏书阁找不到的载录,也许这里会有,等下找找看。”

张须微微点头,嗯了一声,往旁边看了一下,正走过两个传道楼后面的道场,往前看已能望见位于正中的气派堂皇的藏书楼阁,形制就与马郑道院藏书阁大为不一样了,主体都是玉石结构,更具这个源修独领风骚的时代的风格。

张须两人走入宽敞的门槛,进到内中,四处观望了一会,一应式样都是与他们道院相差不多,中心圆柱内架楼梯通向二层,围一圈柜台,往外便是面面书墙排布,高处修有栈道,区别比较大就是此地整体四方,色泽玉白为主,而马郑道院的藏书阁内里浑圆,漆色朱红泽润。

此时或许是因为雨天,周围和悬空栈道人影只有星星点点,但不管怎样两人感觉这里风气相比还是要比自家道院的藏书阁要差一些,大体都是觉得览阅道书求见大道的韵味不够浓厚,相互交谈了一下都是认为这应该是和自家道院传承悠久形成的独特气度有关。

张须和曾明军在此分开,他是要去翻阅杂书史录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相关的载述,而张须则稍稍辨认了一下朝着源修道书的高空栈道走去。

一面玉白书架书墙承载着缝隙不过小指大的本本道书有序排列,张须与另外一少年正立其前,他在观望寻找,另一人则在捧书伫立细看。

不过多时,张须抽出了一本与心照有关的道书,跟恶灵相关的载述根据之前在马郑道院藏书阁翻找的经验很可能是没有那本道书会单独论述,故而他还是打算从与其密切相关的心照、元灵类道书寻起。

张须这次并没有如上次那般根据字眼按照索引看,而是对于每页的内容都有大致览阅,虽然他自身功行离摘取心照功果很远的距离,但因为在冬江灾变剧场入域境演卓必宁得到那个境界的许多感悟,所以参悟起来并不难,甚至说得上顺畅。

看到末尾时,他发现存在一篇附论,大致看了一下,目中显露惊奇之色,这是一篇对心照之本和摘取观点与主流大相径庭的论述,按其所言心照与外化和源息都不同,并非是修为达到一定程度的体现,故而在任何修为阶段都是可以摘取的。

之所以被主流与外化和源息并列,只不过是因为心照摘取的法门运功的条件之一是修为罢了。

张须细细揣摩,静心参玄,觉得其人说的还是契合心照本质的,因为不比外化是源力强大充盈到一定程度的显现,也不同于源息是源力强大充盈到一定程度的更深层次凝练,心照是将本源照入心神,与修为并无直接的关系。

不过这只是在法理上阐述,并没有给出不到修为该如何实现的法门,只是言道这一部分是源修体系的一个缺陷,目前探索不多,希望后辈能勇于做那启路先行之人,完善源修蕴源期的修行。

张须摇摇头,连方向都没有给出,如何让人去尝试,不过也可以理解,这般求未明之道是有一定危险性的,不会轻易让人尝试,这更多也是各大上道院或道法楼以及大司业要做的事情。

又陆续翻看了一些道书,始终没有找到想要的缓压恶灵之法,思索了一阵,觉得元灵并不在蕴源期的修行范畴,似乎结构期也没有涉及,那么在蕴源期学生和结构期师教为主的下道院与元灵相关的道书恐怕并没有引进藏书阁。

要想找到这类道书,很可能要到原初道去找了,如此的话岂不是体修之法也找不到。

不禁有些郁闷,便兴趣缺缺地将道书放回,走向曾明军所去的杂记和史志地理类书籍区域。

曾明军正在翻阅一本杂记,看到张须走来,惊讶道:“怎么怎么快就找到你想要的东西了!”

张须无奈苦笑,随口说了一下原因,便想问问他有没有找到跟猫公有关的记载,却看到他笑道:

“你要找的专门论述的道书这里如你所想应该是没有的,但有些道书肯定会有涉及。”

张须微微一怔。

曾明军耐心解释道:“就是修行总纲类和旁门左道类以及传记异闻。像元灵应该是更高层次修行会遇到,源修的修行总纲不可能没有涉及,至于恶灵怎么特殊的东西肯定有不少故事,传记异闻应该会有记载,而体修是比较小众的修行体系,道修总纲和旁门左道的道书应该都能找到。”

张须不禁产生恍然大悟之感,感叹道:“你想的真细致!”

曾明军只是嘿嘿一笑,转而说道:“那猫公的事情还真是奇了怪了,竟然除了你说的云山道人游记就没有找到任何有关的记载。

不过我想了想,既然他在古潜龙百姓心中地位如此高,那他的庙宇很可能不止怎么一个。果然我找了找,发现有些游记有载录一些颇为偏僻的地方的庙宇,只不过没有注明猫公庙罢了,其内中景象跟我家乡那个基本一致。

但都十分破败,好像比我家乡那个还要差劲,到了现在估计找都找不到了。还有就是你说的沱城宗祠了,我没有从有关沱城的书册里看到任何相关的记述,也不知道你是从哪知道的。”

张须愣了一下,杜俊飞和刘成道的事情自然不方便跟他说,所以只是嗯了一声,没有多说什么,按照他所说去翻找道书。

直到星月高照,灯火通明,他才与曾明军一同回往院舍,收获不小,心满意足,对恶灵入侵有了更多的了解,由此可有一些法门进行缓压,也顺利找到了体修的修行总纲,还翻阅了一些体修前辈的传记,得到了不少经验之谈。

到得第二天,与第一天没有太多差别,与可原学生进行了多门道学的各种形式的“交流”,而到了第三天,戴闻韶经过多番努力,拿到了部分不够详实的消息,大致是说可原会下发法护司委托的任务,组织两院学生参与,促进两院的交流合作。

这种任务本来是要到二年级才允许学生接取,不过可原会遴选相对合适的任务,不会超出学生的能力上限,但怎么也不会像高年级的学生那样实力一般要高出任务目标以确保任务执行的安全性,所以允许两院师教暗随。

而具体是什么任务,可原方面一直推说还在遴选,但戴闻韶自然是不信的,两院交流定下到现在的时间是绝对足够可原完成缜密的安排了,所以仍在努力打听更详尽的消息。

同时叮嘱他们最近几日多注意提升斗战方面的实力,因为对于两院这次交流的意义来说,综合性任务是最合适的,这就必然少不了斗战。

而苏超勇在这一天找上了张须,谈好了妥善的办法,约定在明天斗法。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