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别怕做白米饭上的黑芝麻

“平面设计是让信息清楚地传达出去,而广告是用概念和策略将商品卖掉。”

英文称那种大家庭中的捣蛋分子、不肖分子为“blacksheep”(黑羊)。设想雪白的羊群中出现一只黑羊的画面,就像是白米饭上的一粒黑芝麻。

我就是那一粒黑芝麻。

不知道是不是我将“要和别人不一样”内化得太成功,还是自己天生叛逆,爱唱反调。我不但在作品的表现上常常想要独树一帜,与众不同,甚至在概念上都常常异想天开。例如,我对广告的情有独钟,就和大部分同学的品位有所差异。

在罗得岛设计学院时,我最有兴趣、最想要学的,就是广告设计和如何将设计应用在商业上。因此,在学校里,我喜欢将各种与商业、广告、设计相关的问题提出来,向老师请教;或是在课堂中提问,希望能和同学相互讨论、切磋。

但是,有关“广告”的话题,在罗得岛设计学院却不太受欢迎。事实上,大概每4个师生当中,就有3位认为,平面设计和广告并无重要的交集。大家普遍的看法是,广告太商业化,广告设计几乎是粗制滥造,没有格调。

这得回头来解释一下本校对于设计的理念。基本上,这所拥有古老优良传统的学校注重的平面设计是“纯”设计。以一份平面设计稿为例,除了图片摆放的位置外,标题及内文字的大小、字体、间距,整体版面的编排、平衡、留白等等均需斟酌推敲。总之,就是要做到漂亮、完美,让信息清楚地传达出去,让读者赏心悦目。

一名专业的平面设计人员,要有一眼就看出版面上字体选择是否正确、大小是否适当,以及间距是否理想的能力。因此,注重正统专业训练的本校师生,对于报纸、杂志上广告充斥的种种字体、排版、留白等错误,基本上都觉得,这些广告都不够漂亮,“有内容,但是太丑”是普遍的看法。

被他们认为“没格调”的广告人,也不甘示弱,反讽平面设计人是“没概念”、“只是平面的橱窗设计师”而已,根本不会影响商品的销售及营销。

在美国,这两种人的看法南辕北辙,虽然都有批评过火之嫌,但其中或多或少有其真实成分。对平面设计师来说,他们很少会受到销售及营销策略的挑战,他们的主要责任就是将设计工作做得漂亮。

他们也对广告人“没概念”的说法嗤之以鼻,完全不承认广告人的说法。他们当然有他们的“概念”,只是和广告人的概念不一样罢了。在我日后接触的众多广告人中,他们却显得对于平面设计的吹毛求疵十分不屑。因为他们认为,这种认真其实对广告的效果影响不大。“广告的效果怎么会因为用字的字体不同而有差异?重要的是广告里面的信息!”广告的信息,就是广告策略的重点,也是广告人认为广告所以奏效,广告可以卖钱的地方。而这些概念和策略,是来自广告人的创意。

这两者的说法似乎都有些道理,但都不足以抹杀对方的贡献。我开始思考:“为什么不能将富含意义的广告也做得漂漂亮亮?”“为什么一幅漂亮的广告设计不能也有清楚的营销策略?”在思考的过程中,我忽然发觉,广告和设计之间的这条裂缝,好像正是自己能够好好发挥作用的地方。

有趣的是,我在罗得岛设计学院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讲究学术的校园,公开表露自己对广告的喜爱及对设计在商业应用上的兴趣。然而,我在进入美国首屈一指的设计学院——位于洛杉矶的设计艺术中心学院攻读硕士学位时,在非常实际、重视商业用途的学习环境中,我却开始讲究平面设计和广告的纯粹性及理论。

这就像我从休斯敦到了罗得岛,在一片新英格兰风味的环境中,我有意地保持一种来自现代大都市孩子的调调儿;而当我到了美国西岸的大都会如洛杉矶、旧金山时,却又有意无意地显露出经过美国东岸人文风格洗礼的样子。

不管是黑羊、黑芝麻……都只不过是一种保护色。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